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早孕期胎儿NT检查时,发现NT增厚(NT值≥3.0 mm)的1 261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胎儿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单纯组(n=1 017,单纯NT增厚胎儿)和合并组(n=244,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胎儿)。其中,1 164例胎儿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以明确胎儿染色体病发生情况,按照其分属的单纯组与合并组,将其分别纳入单纯亚组(n=965)与合并亚组(n=199)。对单纯亚组及合并亚组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以及这2个亚组胎儿不同NT值范围的染色体病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①合并组244例胎儿中,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前3位依次为:囊性淋巴管瘤45例(18.4%)、心脏发育畸形44例(18.0%)及脐膨出23例(9.4%)。②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合并亚组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为52.8%(105/199),显著高于单纯亚组的16.9%(163/96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00,P<0.001)。③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合并亚组胎儿,NT值范围分别为3.0~3.9 mm、4.0~4.9 mm、5.0~5.9 mm、≥6.0 mm的染色体病发生率分别为34.8%、60.9%、56.3%、67.3%,均分别高于单纯亚组胎儿的10.8%、20.9%、31.4%、42.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0、P<0.001, χ2=29.453、P<0.001,χ2=5.676、P=0.028,χ2=6.854、P=0.014)。结论早孕期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胎儿,或者NT值≥6.0 mm胎儿,其发生染色体病的风险均较大。早孕期发现胎儿NT增厚时,应进行胎儿心脏结构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鼻骨缺失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发现胎儿NT增厚和(或)鼻骨缺失的488例单胎妊娠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孕母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单纯NT增厚、单纯鼻骨缺失、NT增厚+鼻骨缺失、NT增厚+其他结构畸形、NT增厚+鼻骨缺失+其他结构畸形5种情况胎儿的染色体病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接受产前诊断的NT增厚、鼻骨缺失胎儿的染色体病发生率分别为17.6%(46/262)和14.3%(29/203)。②本组单纯NT增厚、单纯鼻骨缺失、NT增厚+鼻骨缺失、NT增厚+其他结构畸形、NT增厚+鼻骨缺失+其他结构畸形5种情况胎儿的染色体病发生率分别为8.5%(17/200)、3.9%(3/77)、53.5%(23/43)、43.5%(10/23)、42.9%(6/14)。单纯NT增厚与单纯鼻骨缺失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90);NT增厚+鼻骨缺失、NT增厚+其他结构畸形、NT增厚+鼻骨缺失+其他结构畸形3种情况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7,P=0.658);但是这3种情况的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NT增厚胎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0、23.716、16.101,均为P<0.001)。结论建议对早孕期孕妇进行胎儿超声检查时,将鼻骨缺失筛查列为胎儿染色体病筛查的有价值指标之一,中孕期对鼻骨缺失胎儿的影像学追踪亦很重要。早孕期胎儿NT增厚合并鼻骨缺失和(或)其他结构畸形时,强烈建议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以了解胎儿染色体病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累积和控制图(CUSUM)对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的测量值进行质控分析,建立NT测量的质控体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中国南方人群的胎儿NT中位数值作为参考,将本中心的NT测量值转换为NT中位数倍数值(MoM值),计算每位操作者每天的NT MoM值的中位数和SD值,用CUSUM控制图建立NT测量质控系统。对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近20 d的NT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失控的病例与在控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本质控体系的有效性。从第一位超声医师的NT测量数据中,选取累积和(cumulative sum)为0的该日的所有NT数据,人为的将该日所有NT值±1.0 mm及±0.5 mm,进行CUSUM质控分析,检验质控体系的有效性。采用本质控系统对1位初学者的NT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有入组NT图像进行评分,验证CUSUM控制图的有效性。不同组NT图像评分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中心早孕期胎儿NT MoM的中位值为1.1 MoM,SD为0.23 MoM,建立CUSUM控制图。对1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的近20 d的NT测量结果进行质控分析,结果提示第8、13天的NT测量值出现明显偏倚,通过对这2 d所有的NT图像进行评分,发现图像满意率仅38.9%和40%。当NT测量数值误差超过±1.0 mm时,本CUSUM控制图可以发现数据偏倚。对第2位超声医师的数据进行质控分析,发现数值明显偏小,此结果与图像评分结果一致。结论CUSUM控制图对NT测量质量进行评估是有效的超声质控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预后。方法收集产前超声提示NT增厚(≥ 3.0 mm)的胎儿815例,根据NT的厚度将其分为3.0~3.4 mm组、3.5~4.4 mm组、4.5~5.4 mm组、5.5~6.4 mm组以及≥ 6.5 mm组,又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为单纯NT增厚组和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其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的结局。结果CMA检测共发现178例胎儿携带致病性CNVs,总体检出率为21.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38例,占77.5%;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4例,占7.9%;其余26例(14.6%)携带非综合征性致病性CNVs。614例成功随访,排除CMA检测阳性以及结构异常后,不良妊娠结局者仅占2.7%。不同NT厚度组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29,P=0.000);合并与未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2,P=0.005);不同NT厚度组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46,P=0.000)。结论CMA可作为一线检测技术应用于早孕期NT增厚的胎儿,致病性CNVs的总体检出率高达21.8%,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NT厚度与合并超声结构异常、致病性CNVs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尤以NT ≥ 4.5 mm者为甚。胎儿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时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5 mm伴或不伴颈部淋巴水囊瘤(cystic hygroma,CH)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NT≥5 mm且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31例胎儿资料,按照囊肿内是否存在分隔将所有病例分为NT增厚不伴CH组(囊肿内未发现分隔,74例)和NT增厚伴CH组(囊肿内可见分隔,57例)。比较2组胎儿遗传学检测结果、胎儿超声结构畸形发生率以及出生后健康存活率。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增厚不伴CH组与NT增厚伴CH组胎儿遗传学检测结果异常发生率[(67.6%(50/74)与61.4%(35/57),χ2=0.54,P=0.464]、超声结构异常发生率[21.6%(16/74)与33.3%(19/57),χ2=2.26,P=0.133]、健康存活率(12/14与3/8,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增厚伴或不伴CH胎儿,虽然两者疾病谱不同,但合并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发生率均高,出生后都有一定的健康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采用单纯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心脑血管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库,并提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复方专利,经数据筛选、数据录入、数据规范等步骤后,建立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中药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87条中药复方专利,包含213味中药,其中核心用药为大黄、柴胡、枳实、甘草、厚朴、延胡索、黄芩、木香、芒硝、黄连等,药性以温、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居多,归经以脾、肝、胃为主;聚类分析结果包含5类;关联性较强的对药包括柴胡-大黄、枳实-大黄、厚朴-大黄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成为大黄、柴胡、甘草、芒硝、枳实、延胡索、黄芩、厚朴。结论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大黄为主;通顺腑气法以枳实、柴胡等为主;攻下与通顺腑气兼治则可酌情合用厚朴、芒硝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替溴铵与双歧杆菌联合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肽Y(SPY)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D-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双歧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双歧杆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SPY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χ2=7.289,P<0.05。治疗后,观察组SPY为(72.93±9.17)ng/ml,高于对照组的(61.98±7.30)ng/ml,t=5.982,P<0.05;观察组IL-1β、IL-18、TNF-α为(10.40±1.81)、(5.38±0.78)、(12.89±3.21)pg/ml,低于对照组的(16.22±3.21)、(7.28±0.94)、(19.30±4.27)pg/ml,P<0.05。结论奥替溴铵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D-IBS具有理想的疗效,对炎症反应起到显著地抑制作用,可缓解腹痛,促进脑肠轴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清解化攻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合并胆石症(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20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例SAP早期合并胆石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解化攻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连续监测法检测GOT、GPT,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IL-6、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CT严重指数评分(CTSI)及改良Marshall评分评价SAP严重程度;观察并记录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15/16)、对照组为75.0%(12/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42)。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MS、WBC、CRP、PCT、GOT、GP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0、7.24、9.63、5.48、7.05、7.33、28.34,P值均<0.01);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2.91±0.12)d比(3.78±0.38)d,t=8.76]、腹胀痛缓解时间[(4.77±0.68)d比(7.13±1.55)d,t=9.52]、肠鸣音恢复时间[(3.90±1.80)d比(4.89±1.38)d,t=2.98]、总住院时间[(22.60±2.80)d比(30.37±3.89)d,t=7.88]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APACHE Ⅱ、CTSI及改良Marshal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82、12.72、7.71,P<0.01)。结论清解化攻汤结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SAP早期合并胆石症患者的炎症水平,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