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诊疗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19例,女4例。中位年龄53(34~84)岁。初发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20例,其他症状包括尿中有黏液排出2例,尿频、尿急4例,下腹痛1例;无症状者2例,均为体检发现腹部肿物。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3例存在钙化,肿物中位最大径为3.5(2.0~7.0)cm。23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均发现膀胱前壁或顶壁肿物。手术方式: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管切除(不包括脐)1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管全切(包括脐)5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12例术中同期清扫盆腔淋巴结(清扫组)。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脐尿管腺癌21例,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2例。病理Sheldon分期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1例。淋巴结清扫组Sheldon分期为Ⅲ期11例、Ⅳ期1例;未清扫组为Ⅱ期2例、Ⅲ期9例。淋巴结转移1例。切缘阴性22例,可疑阳性1例。术后5例接受辅助治疗,其中1例应用5-氟尿嘧啶(5-FU)+顺铂,2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1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例单纯接受盆腔局部放疗,5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2~68)个月。3例随访中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15、40、49个月,均为肿瘤转移所致。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13个月出现复发,复发后随访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25个月,均存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23例的2、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4.1%和74.9%。清扫组死亡2例、肿瘤进展3例;未清扫组死亡1例,肿瘤进展2例。清扫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1.73±3.85)个月和(50.91±5.61)个月,未清扫组分别为(47.00±7.16)个月和(48.88±5.73)个月。结论脐尿管癌早期诊断困难,加强体检时对脐尿管局部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对于局限性脐尿管癌可以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通过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强病理精确分期、强化术后早期辅助治疗可能改善脐尿管癌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输尿管修复重建术后效果评估和指导后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多中心尿路修复RECUTTER数据库中69例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9例,应急总医院22例,北京健宫医院18例)的病例资料,男39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4±12.7)岁。左侧输尿管狭窄34例,右侧27例,双侧8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中段狭窄10例,下段狭窄33例。术前肌酐(92.3±26.9)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5.1±23.2)ml/(min·1.73m2)。上尿路修复重建术式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25例(36.2%),肾盂成形术8例(11.6%),输尿管膀胱再植术9例(13.0%),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6例(8.7%),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9例(13.0%),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3例(4.3%),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4.3%),球囊扩张术6例(8.7%)。术后3个月拟拔除肾造瘘管前行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即:根据测压和显影结果分为3型,Ⅰ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在基线附近保持稳定,灌注过程中重建输尿管显影良好,肾盂绝对压力≤22 cmH2O(1 cmH2O=0.098kPa);Ⅱ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升高,但输尿管蠕动尚且存在,压力可降至正常水平,检查结束时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2O,肾盂绝对压力≤22 cmH2O;Ⅲ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增加,始终>15 cmH2O,同时输尿管蠕动微弱或消失。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处理策略和治疗效果。手术成功定义为无需进一步治疗、无积水相关症状、肾积水程度减轻或保持稳定。结果本研究69例均顺利完成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8例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2O,中位压力差37(19~54)cmH2O。10例肾盂压>22cmH2O,中位肾盂压63.5(24~155)cmH2O。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Ⅰ型60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Ⅰ型拔除肾造瘘管后无需其他处理。Ⅱ型拔除肾造瘘管和双J管后嘱患者避免憋尿。Ⅲ型4例中,2例定期更换双J管,1例长期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接受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中位随访时间为24(18~42)个月,Ⅰ型均达到手术成功标准,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88.71±23.09)μmol/L和(88.75±23.64)μmol/L(P=0.9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88.06±22.66)ml/(min·1.73m2)和(87.97±23.01) ml/(min·1.73m2)(P=0.969);Ⅱ型超声显示3例肾积水程度较术前改善,2例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97±7.75)μmol/L和(97.63±7.56)μmol/L(P=0.216),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9.08±14.74)ml/(min·1.73m2)和(75.95±14.02)ml/(min·1.73m2)(P=0.243);Ⅲ型患者接受再次治疗后超声显示肾积水程度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14±44.34)μmol/L和(101.49±57.02)μmol/L(P=0.6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5.32±19.85)ml/(min·1.73m2)和(73.42±27.88)ml/(min·1.73m2)(P=0.316)。结论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检查的灌注测压及显影结果可辅助评价输尿管重建术的手术效果,根据分型对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连续收治的48例PNH合并IDA患者,男29例、女19例,中位年龄32(1~62)岁。评估口服/静脉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PNH合并IDA患者中,30例仅口服补铁治疗,18例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2例初始即静脉补铁治疗,6例口服补铁治疗无效后再应用静脉补铁治疗)。48例患者中位粒细胞PNH克隆大小为90.2%(38.5%~99.9%)、红细胞PNH克隆大小为69.7%(27.6%~98.1%)。30例口服补铁治疗患者中,56%(20/36)获得血液学反应,HGB较基线中位升高为21(10~52)g/L。18例静脉补铁治疗患者16例(89%)获得血液学反应,其中6例口服补铁治疗未获血液学反应者,静脉补铁治疗后5例获得血液学反应。补铁治疗后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尿色加深,余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血栓并发症及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NH合并IDA患者经补铁治疗可有效提高HGB水平;口服补铁治疗疗效不佳时,静脉补铁治疗仍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补铁治疗合并铁缺乏经典型PNH不良反应轻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护理体会。方法患者于术中放置三腔喂养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营养指标。结果术后10天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天。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可促进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