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0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502例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8.86±16.79)分;3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觉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给药流程及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是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应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探索可行的患者参与方式,以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安全知识掌握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安全知识掌握水平高于对照组,以上P均<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安全中,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不佳,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是临床优质路径,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安全知识掌握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免疫靶向新辅助治疗单发中国肝癌分期(CNLC)Ⅰb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FOLFOX-HAIC联合免疫靶向新辅助治疗的20例单发CNLC Ⅰb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55.1±9.9)岁。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和改良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FOLFOX-HAIC联合免疫靶向治疗的疗效,同时不良事件评价标准4.0版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周期(1次FOLFOX-HAIC+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治疗为1个周期)后依据RECIST 1.1评估疗效,20例患者客观缓解率70.0%(14/20),疾病控制率100.0%(20/20)。依据mRECIST评估疗效,20例患者客观缓解率90.0%(18/20),疾病控制率100.0%(20/20)。经过治疗后有12例(60.0%)患者接受了肝肿瘤手术切除,均达到R0切除,2例(10.0%)进行放射治疗,3例(15.0%)停药待手术,2例(10.0%)拒绝手术,1例(5.0%)因免疫性肝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根据病理结果,3例(25.0%)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4例(33.3%)获得主要病理学缓解。在安全性评估中,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20/20),其中7例(35.0%)发生3级不良事件,1例(5.0%)因5级免疫性肝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3级不良事件予以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FOLFOX-HAIC联合免疫靶向新辅助治疗是安全的,具有较高的肿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为肝癌新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但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获益,有待后续研究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医院嘉和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以及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构建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并实施。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资源,根据肿瘤患者的诊疗特点及个案管理工作的全流程信息管理的需求,由护理部与信息中心共同设计研发以个案全程管理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并由个案管理师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构建了包括患者的收案、诊断期、治疗期、随访期及结案在内的全流程个案管理信息系统;2018年1-12月应用于对肿瘤患者的个案管理,共收案3 901例,结案2 396例,组织多学科会诊(MDT)讨论2 744例;通过个案管理的实施,既定治疗方案遵循率为96.85%(3 756/3 878),随访及时率95.60%(4 501/4 708)。结论个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对肿瘤患者从就诊到随访期的全流程管理,为个案管理师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捷实用的信息管理,也为个案管理师岗位工作质量的督导提供了量化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取我院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前后的院前急救患者共103例,以质量控制路径的实施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实验A组与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51例,实验B组52例,实验A组的患者为实施前阶段者,应用传统的急救护理管理,实验B组患者为实施后阶段者,应用质量控制路径。结果:与实验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血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血糖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血糖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疼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掌握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发展有针对性的疼痛培训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4—6月采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对来自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4个自治区的29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6份。276名护士的KASRP问卷正确率为(59.2±11.0)%,正确率范围为31.7%~85.4%。不同地区、肿瘤临床护理年限、有无接受疼痛培训经历、有无参与癌症疼痛管理实践、月均护理癌症疼痛患者例数的护士的KASRP问卷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护士年龄与KASPR得分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参与疼痛管理实践、接受疼痛培训经历是影响护士癌症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因素(P<0.05)。结论我国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疼痛管理的态度仍存在误区,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提示对临床护士开展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应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与疼痛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改善护士在癌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态度,从而使护士在癌痛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质量改进干预应用于介入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并探讨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法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质量改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质量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质量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质量改进干预应用于介入手术室中,可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改善其患者质量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工作满意度,对优化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