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编码X蛋白促进甲胎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评估肝癌患者HBV感染与否与AFP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在PLC/PRF/5肝癌细胞系中转染HBV、HBx及P53真核表达质粒,36 h 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HBV和HBx对P53和AFP表达的影响,以及P53对AFP表达的影响;在PLC/PRF/5细胞中转染包含AFP基因启动子和沉默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改变明确沉默子区域,再将包含沉默子的报告载体与HBV/HBx质粒共转染PLC/PRF/5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改变验证HBV/HBx对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作用;用ChIP实验验证P53在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结合,并证实HBx对P53与作用序列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发现HBV感染与AFP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HBV阳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值总体中位数为296.8 ng/ml,而HBV阴性患者的AFP总体中位数为71.5 ng/ml(P=0.02),HBV阳性肝癌患者的AF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V阴性肝癌患者;P53可以抑制AFP表达(P<0.001),而HBV和HBx均能抑制P53表达(P=0.0011、P=0.0027),并促进AFP表达(P=0.0014、P<0.001);HBV和HBx可以作用于AFP基因沉默子区域,促进基因转录(P<0.001、P=0.0019;P=0.0046、P=0.0015);P53与AFP基因沉默子的结合作用能够被HBx所够削弱。结论HBx可通过抑制P53表达,并且抑制P53在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结合,以此促进AFP基因转录,并进一步促进AFP蛋白表达。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配合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影响作为探究方向,分析护理改善措施。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收治的100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选患者检查时间在2017.08~2020.03中,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将常规护理干预为主,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为进一步的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将不同护理方案影响进行对比,以评价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分析护理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施加针对性护理护理后,通过更为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房护士集体宣教联合手术室专职护士术前访视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住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2019年5月收治的10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6月收治的104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实施病区常规手术宣教及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实施病房护士集体宣教联合手术室专职护士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度、膝关节镜手术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康复锻炼依从性、访视前及访视后焦虑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术前准备完成度、康复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膝关节镜手术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6.1%(100/104),对照组膝关节镜手术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81.7%(85/1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较访视前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区集体宣教联合术前访视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增强康复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切口感染(SSI)围术期危险因素,为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54例下颈椎损伤行颈前路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1例,女243例;年龄44~61岁[(50.2±5.1)岁]。骨折节段:C3 60例,C4 159例,C5 197例,C6 236例,C7 102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无感染组(72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合并症、饮食护理、备皮至手术时间、是否术前导尿、是否接台手术、参与手术人数、手术室层流级别、手术室温度、手术室相对湿度、手术时间、是否有上台实习护士及手术方式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SSI发生率为3.71%(28/7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ASIA分级、糖尿病、饮食护理、备皮至手术时间、术前留置尿管、接台手术、参与手术人数、手术室层流级别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分级(A级:OR=84.421,B级:OR=27.200,P<0.01)、糖尿病(OR=3.234,P<0.05)、未行饮食护理(OR=2.375,P<0.05)、备皮至手术时间≥6 h(OR=2.542,P<0.05)、术前留置尿管(OR=4.085,P<0.01)、接台手术(OR=2.894,P<0.05)、参与手术人数≥8人(OR=3.137,P<0.01)、万级及以上手术间(OR=5.380,P<0.01)及手术时间≥3 h(OR=2.405,P<0.05)与SSI呈正相关。结论ASIA分级(A级和B级)、糖尿病、未行饮食护理、备皮至手术时间≥6 h、术前留置尿管、接台手术、参与手术人数≥8人、手术室层流级别(万级及以上)及手术时间≥3 h是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SSI的危险因素。提示对于下颈椎损伤患者,应重视饮食护理,加强血糖监控,优化手术室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相关症状的特征与区别。方法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的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因急性腹泻就诊的门急诊病例,调查病例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共22种常见致泻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病原体导致患者腹泻的临床症状模式特征。结果共收集腹泻就诊病例38 950例。分别对5种致泻病毒核酸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8.29%),其次为诺如病毒(13.06%);对17种致泻细菌分离培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25%)。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粪便性状与便常规检验结果,但致病性弧菌感染与病毒性腹泻较为相似。结论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存在不同的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2019-nCoV易感的患者中近70%为5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患者的重症及病死率极高。而中老年人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高危人群。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在急、门诊对OVCF患者进行COVID-19筛选和防护,如何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的OVCF患者进行准确诊断、病情评估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诊疗全程防护措施等是骨科医师面临的困难。因此,专家组制订本共识,系统规范疑似或确诊COVID-19的OVCF患者在急、门诊的筛查与确诊流程及防护措施,对确诊COVID-19的OVCF患者按病情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分型并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6月对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辖区幼儿园进行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将15所幼儿园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获取学龄前儿童及父(母)基本信息、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的消费情况和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情况,最终将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结果纳入分析。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及父(母)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算中介效应的大小。结果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为(4.23±0.67)岁,其中男生占52.60%(1 692名),学龄前儿童中消费含糖饮料者占77.62%(2 497名)。3 217名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父亲和母亲分别占24.90%(801名)和75.10%(2 416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66.7(62.5,69.5)和69.5(64.6,71.4)分;父(母)中主动了解孩子含糖饮料消费情况、对限制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缺乏信心和购买食物前阅读营养标签的占比分别为74.08%(2 383名)、82.90%(2 667名)和36.24%(1 166名)。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学龄前儿童性别、年龄,以及学龄前儿童和父(母)体重指数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呈负相关[路径系数(95% CI):-4.69×10-2(-6.56×10-2,-2.69×10-2)]。父(母)对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48.71%[路径系数(95% CI):-2.28×10-2(-3.54×10-2,-1.10×10-2)]。结论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负相关,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发挥了中介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肺结核护理疾病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优质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5月接收诊治的 130例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优质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本医院将以上 13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合理的比较和探究。结果:依据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本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当中实验组有效概率高出常规组,并且其对本次护理更加满意。讨论:对于肺结核护理疾病的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化护理,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简介:摘要 : 目的:为了探讨 护理观察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方法: 选取 2019 年下半年在某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100 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护理观察手段,比较两组的病情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和实验组的强化护理观察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知晓患者、不知晓患者、总知晓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实验组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程度增加明显。而经过护理干预治疗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程度非常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