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方便有效的计算淋巴水肿脂肪抽吸减容术中失血量的方法,以建立术中自体血输注阈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淋巴水肿而进行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和手术相关信息,分析术中吸脂量、血性液体量、手术时间、患者体质量等因素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构建术中失血量拟合公式,比较医生记录和公式计算的失血量之间的差异,并建立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阈值。结果共收集1 136例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患者资料,男65例,女1 071例,未输血组年龄中位数56岁,输血组55岁。手术前后体质量变化、术中吸脂总量、血性液体量、手术时间均与术中失血量呈正相关(Spearman系数分别为0.590、0.584、0.560、0.520,P<0.01)。Hemoglobin balance公式计算的理论失血量为(753.0±418.2) ml,根据失血量计算值得到术中失血量拟合公式y(ml)=0.082×吸脂总量+365,根据公式计算出需进行自体血回输的吸脂量阈值为2 900 ml。结论该研究构建了一种便于应用的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术中的失血量计算方式,建立了脂肪抽吸手术进行自体血回输的阈值,从而确立了患者需要尽早输血的指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抽吸减容和淋巴静脉吻合方法治疗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联合应用抽吸减容与淋巴静脉吻合治疗的111例乳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和患肢治疗前后丹毒发作情况。结果患者患肢与健肢各径线差平均值治疗后第7天为0.2 cm(-0.8,1.1)、复查时仍0.2 cm(-0.4,1.0),均较治疗前的5.0 cm(4.1,6.9)显著减小(P<0.05);患肢与健肢体积差值治疗后第7天为26 ml(-120,155)、复查时37 ml(-66,165),较治疗前786 ml(632,1 200)显著减小(P<0.05)。联合治疗后患肢丹毒的发生率、患肢松软程度及坠胀感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抽吸减容术与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颈部淋巴管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成人颈部淋巴管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成人颈部淋巴管瘤患者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8~58岁。25例行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8例可见颈部肿物区域放射性增高表现;17例行直接淋巴管造影检查,14例发现颈段胸导管出口梗阻。手术治疗21例,随访6~47个月,无1例复发;未行手术治疗4例,1例失访,另3例随访16~48个月,颈部肿物有不同程度进展。结论成人颈部淋巴管瘤是一种淋巴管畸形疾病,完整切除肿物以及改善胸导管通畅性是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难治性乳糜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应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40例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体重[(57.8±13.2)kg]较术前[(65.9±13.1)kg]明显下降,术后腹围[(82.0±9.8)cm]较术前(94.3±10.8 cm)明显下降,术后24 h尿量[2 250(1 650,3 300)ml]较术前[750(500,1 000)ml]明显上升;术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5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154)、总蛋白(P=0.350)、白蛋白(P=0.11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完成随访,失访5例,死亡29例,带管生存时间16(7,37)个月,存活6例,带管生存时间28(6,124)个月。结论腹腔-静脉分流术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针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可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改善其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异常反流通路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3例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3.0±15.9)岁(范围:2~57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心包积液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及术后CT显示的淋巴系统结构特点。结果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甘油三酯水平更高[(9.67±5.11)mmol/L比(1.28±0.89)mmol/L,t=10.557,P<0.01],总胆固醇[(2.19±0.52)mmol/L比(4.12±1.06)mmol/L,t=-3.732,P<0.01]、总蛋白[(61.25±16.17)g/L比(68.26±8.30)g/L,t=-2.958,P=0.005]、白蛋白[(36.63±7.06)g/L比(42.32±4.73)g/L,t=-5.747,P<0.01]更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显示,胸导管颈段表现为迂曲扩张型和紊乱纤细型,造影剂回流入血障碍,造影剂的异常反流通路包括经支气管纵隔干反流型26例、经胸导管胸段异常通路型5例、未见反流通路型12例。术后CT显示,41例心包、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不同程度造影剂显影,2例未见显影。结论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表现为高甘油三酯、低总胆固醇、低总蛋白、低白蛋白。胸导管颈段结构异常造成乳糜回流障碍并形成异常反流通路可能与本病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症状为上肢淋巴水肿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世纪坛医院200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例以上肢淋巴水肿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年龄50~78岁。从发病到诊断时间跨度1个月至15年。常伴有皮肤肿物、淋巴结肿大、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6例均有肢体肿胀,局部淋巴结肿大4例,肢体感觉异常2例。病理诊断显示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3例,间叶组织2例,淋巴系统1例。结论首发症状为上肢淋巴水肿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结合病史以及辅助诊断指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4例胆囊切除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合并肝硬化,表现为术后新发腹水。腹水中含有肝脏淋巴系统产生的淋巴液和少量乳糜,表现为低甘油三酯(<1.25 mmol/L)。淋巴管造影均未见造影剂向腹腔漏出,均存在胸导管乳糜回流入血异常。1例行单独胸导管探查痊愈;3例胸导管探查+开腹结扎、封堵淋巴管漏漏点,其中2例痊愈,1例腹水控制。本研究显示肝源性淋巴漏应进行专业的淋巴系统影像评估,有助于诊治。早期积极手术,改善淋巴回流,结扎、封堵漏点,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