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活性氧簇(ROS)响应型纳米药物对活体小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影响。方法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含有缩硫酮键的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siVEGF)的ROS响应型纳米药物(ROS-TK-5/siVEGF)。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纳米药物在高ROS环境中的siVEGF累计释放量。选取39只6~8周龄VEGFR2-luc-KI转基因荧光标记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ROS-TK-5/NC组、ROS-TK-5/siVEGF组和雷珠单抗组,每组6只,采用NaOH滤纸贴附角膜中央的方法构建小鼠右眼CNV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另外9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建模后7 d组和建模后14 d组,每组3只小鼠,采用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测定小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组织内ROS含量。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照相与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观察小鼠角膜碱烧伤后7、14、21 d应用纳米药物对CNV形成的影响。结果在无ROS环境中,仅5%~10%的siVEGF从纳米复合物中释放出。与10 mmol/L H2O2共孵育10 h后,约70%的siVEGF从纳米药物中释放。建模后7 d和14 d,角膜基质层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5.403±0.306和2.930±0.255,较正常对照组的1.003±0.015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建模后不同时间CNV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9.855,P<0.01;F时间=65.556,P<0.01),其中建模后7 d和14 d,ROS-TK-5/siVEGF组和雷珠单抗组的CNV面积较PBS对照组和ROS-TK-5/NC组明显减小,ROS-TK-5/siVEGF组CNV面积较雷珠单抗组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ROS-TK-5/siVEGF组和雷珠单抗组的CNV面积较PBS对照组及ROS-TK-5/NC组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小鼠建模后不同时间小鼠角膜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7.193,P=0.003;F时间=51.062,P<0.01),其中建模后7 d和14 d,ROS-TK-5/siVEGF组和雷珠单抗组的角膜荧光信号强度较PBS对照组及ROS-TK-5/NC组明显减弱,ROS-TK-5/siVEGF组角膜荧光信号强度较雷珠单抗组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ROS-TK-5/siVEGF组和雷珠单抗组的角膜荧光信号较PBS对照组及ROS-TK-5/NC组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OS-TK-5/siVEGF可以有效抑制小鼠碱烧伤后CNV生成,且早期治疗效果优于雷珠单抗。

  • 标签: 活体成像系统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活性氧簇 纳米药物
  • 简介:摘要术者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擅长角膜病及屈光手术、白内障、眼外伤、疑难眼病的诊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多部。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角膜伤口愈合涉及复杂的级联反应,伴随着细胞死亡、增生、迁移、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分布在角膜不同层次的microRNA异常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因子及下游通路,多种microRNA同时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形成复杂而精确的微调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角膜损伤愈合的各个级联过程,同时,因为其表达的改变导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血管生成,也提示microRNA对角膜病理性修复的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46-250)

  • 标签: 微小RNA 角膜损伤 损伤修复
  • 简介:摘要31岁女性因右眼角膜移植术后5个月热泪涌出3 d就诊。患者4年前因盆腔炎性反应静滴头孢呋辛钠及甲硝唑后出现双眼红痛、干涩、畏光,伴有高热及全身皮疹及表皮剥脱,指甲脱落,眼、口腔等多处黏膜溃烂。后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全身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局部药物治疗,眼部干燥并逐渐加重,尽管局部给予持续人工泪液及绷带镜等治疗,仍先后发生双眼角膜溃疡穿孔。经多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药物治疗无法阻止溃疡和角膜融解,因双眼角膜穿孔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5 cm手动,眼压中度降低,结膜囊狭窄,角膜广泛混浊水肿,溃疡直径约8 mm,下方近角膜缘约2 mm×5 mm的角膜穿孔。左眼视力无光感,角膜中央溃疡直径约8 mm,后弹力层膨出,无前房,眼球萎缩。B超显示右眼脉络膜脱离。行右眼眼内探查、玻璃体切除、异位角巩膜载体BostonⅡ型人工角膜植入术、青光眼阀植入术、自体耳软骨植入术、结膜遮盖术,左眼板层角膜移植、结膜遮盖术。术后右眼-6.50 DS矫正至0.12,眼压正常,眼表稳定。左眼视力无光感,眼表稳定。

  • 标签: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角膜穿孔 角膜移植 假体和植入物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的患者就诊于眼科,入院诊断为双眼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左眼黄斑裂孔;右眼人工晶状体眼。患者及家属在沟通后同意行左眼无内皮移植的角膜后弹力层剥除术(DWEK)。术后1年复诊左眼角膜透明,可见中央直径4.0 mm后弹力层缺失边界,裸眼视力0.1,矫正不提高,说明DWEK对于轻度FECD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角膜移植 角膜后弹力层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反射强。术后1个月,上皮基底细胞恢复,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反射进一步增强,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5.75)、2.50(1.00,5.75)、79.00(64.25,94.00)个/mm2,与术前的347.00(345.00,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1.01;P=0.259,0.351)。结论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 标签: 圆锥角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基质
  • 简介:摘要角膜病是全球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所导致的角膜混浊严重损害视功能,如发生角膜溃疡可导致穿孔,甚至可丧失眼球。尽管角膜移植是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但我国不仅角膜供体严重缺乏,与临床需求差距巨大,同时移植手术后的各类并发症难以避免。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角膜组织在内的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诸多方面为角膜病治疗和角膜盲复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对间充质干细胞在各学科的诱导方法及角膜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再生
  • 简介:摘要人工角膜植入手术是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最后手段,为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带来希望。我国角膜盲患者较多,且其中高危患者或无法进行角膜移植复明的患者比例较高。正确认识不同种类人工角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提高医师对相关技术和知识的了解,应对我国人工角膜植入手术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安全和高效地进行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对提高我国角膜盲复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并使我国人工角膜技术稳步走向世界。(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30-734)

  • 标签: 角膜疾病 人工器官 角膜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