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讨论后制定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MDT讨论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T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MDT总计为1 95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4 535人次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553例患者肝转移灶和111例患者肺转移灶被认为可切除。另有261位最初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以及介入等综合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建议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手术。实际上总计772位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肝转移灶切除,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581例,而接受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的患者有248例。肝切除手术中仅有87例患者(11.3%)实施解剖性肝切除,绝大多数实施非解剖性肝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手术中联合射频消融的有62例(8.0%)。术后病理提示R1切除的有18位(2.3%)。结论复杂结直肠癌病例推荐行MDT讨论。扩展手术适应证、应用二步肝切除术、联合射频消融等局部毁损治疗可以扩大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人群。初始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如状况耐受,建议给予强烈的个体化转化治疗,争取转化后手术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操作方式在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行NOSES手术治疗的42例低位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操作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arks组和改良组,其中20例行Parks法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组),22例采用两步翻出直肠法联合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术(改良组)。选用SPSS 2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个指标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Wexner失禁评分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Parks法组(P<0.05);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Wexner评分改良组均优于Park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操作方式在低位直肠癌NOSES手术中均安全可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行两步翻出直肠法联合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收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等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在术后并发症和心理状态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加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用于结肠癌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3.31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4例,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以1:1的比例划分至两组,42例/组。对照组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不同术式治疗下两组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进流食、进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用于结肠癌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