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29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测,并以手术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共发现早期肺癌患者1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7例,良性病变患者10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在多层螺旋CT所发现的12例早期肺癌患者中,发现中央型小细胞肺癌8例,中央型鳞癌4例,从影像学特征来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为坏死3例、病灶密度均匀2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结果发现平均增幅强度达到(17.35±0.85)HU,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中央型鳞癌检查,多层螺旋CT结果均发现肺门的不规则肿块或结节,包括病灶密度均匀1例、坏死1例、钙化2例,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技术具有可行性,该检测技术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数据差异不显著,且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状态等,为指导临床干预提供必要支持,是一种科学检测手段。
简介:摘 要: 人体 骨形成、骨吸收之间处于协调以及平衡,可以维持人体内骨重建正常进行。并且,由于人体常由于衰老、缺少雌激素等因素,极易导致人体内存在的氧化体系以及抗氧化体系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增加人体内的活性氧程度,致使人体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应激反应。随着医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这一内容展开研究,活性氧可以引起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对人体骨重建过程中,骨形成以及骨吸收环节都具有重要影响,极易导致人体内蓄积更多的活性氧,从而对人体的骨细胞以及骨重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氧化应激对骨重建的影响现状,促使大家更加了解氧化应激在骨重建过程中的生病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本文则主要从体外冲击波碎石该角度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用了120例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就排石颗粒(对照组,n=60)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n=6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临床针对泌尿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有着较高碎石成功率,可较大程度的保障预后,有着比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操作简单,治疗便捷,在临床治疗之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BPH合并OAB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索利那新5mg、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对照组给以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残余尿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均有1例急性尿潴留发生,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0.8%(25/12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5%(9/1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