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探究早期识别策略与护理防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870例行PCNL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相关信息,并且与无尿潴留并发症的患者建立匹配对照,通过构建赋值模型、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CNL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开展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评估,明确其防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PCNL术前患者体重指数(BMI)越高,术后发生尿潴留风险越大;患有糖尿病、既往有尿潴留史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尿潴留;术中选择椎管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会显著增加术后尿潴留的风险;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也会明显增加术后尿潴留风险;术后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PCNL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论对于PCNL术后患者,术前BMI高、患有糖尿病、既往有尿潴留史、术中选择椎管麻醉、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均是术后拔管后出现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需有所警惕,而拔管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PCNL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保护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4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2)和研究组(n=32),常规组利用常规手段穿刺,研究组利用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对两组患者肾功能、穿刺成功时间、置管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NGAL为(4.70±0.60)μg/L、Cys-C为(746.00±32.00)μg/L、KIM-1为(95.30±6.80)ng/L,常规组患者NGAL为(4.13±0.61)μg/L、Cys-C为(640.00±29.00)μg/L、KIM-1为(82.40±6.10)ng/L,研究组患者肾功能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成功时间为(57.80±15.11)s、置管成功率为100.00%、结石清除率为96.88%,常规组患者穿刺成功时间为(154.96±18.69)s、置管成功率为90.63%、结石清除率为81.25%,研究组穿刺成功时间、置管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炎症和细胞凋亡是否参与了大潮气量(VT)损伤性机械通气所致大鼠右心室功能障碍(RVD)的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小VT通气组(LVT组)和损伤性通气组(HVT组),每组10只。CON组保持自主呼吸,LVT组和HVT组分别给予VT为6 mL/kg和20 mL/kg机械通气4 h。右颈总静脉及左颈内动脉置管连接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期末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位移(TAPSE)及心肌性能指数(MPI)。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大鼠,取右心室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给予大鼠VT的增加,HR、MAP、+dp/dt max有逐渐下降趋势,RVSP有逐渐升高趋势,LVT组与CON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HVT组与LVT组和CON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397.6±5.7比433.0±4.8、441.6±7.8,MAP(mmHg,1 mmHg≈0.133 kPa):102.0±2.4比108.5±2.2、110.6±2.1,+dp/dt max(mmHg/s):2 357.65±62.80比2 661.27±55.62、2 679.43±75.13,RVSP(mmHg):28.8±1.0比22.6±0.8、21.9±0.4,均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随着VT的增加,RVEDd/LVEDd比值和MPI逐渐增加,TAPSE逐渐减小,LVT组与CON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HVT组与LVT组和CON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VEDd/LVEDd比值:0.36±0.02比0.26±0.01、0.23±0.02,MPI:1.23±0.03比0.84±0.04、0.86±0.03,TAPSE(mm):1.65±0.03比1.88±0.02、1.91±0.04,均P<0.05〕。右心室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CON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LVT组心肌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HVT组心肌细胞排列明显紊乱,结构明显破坏,较多炎症细胞浸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HVT组IL-6、TNF-α、caspase-3、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LVT组和CON组〔mRNA表达(2-ΔΔCt):IL-6为1.97±0.07比1.09±0.02、1.02±0.03,TNF-α为1.69±0.10比1.10±0.03、1.05±0.04,caspase-3为1.82±0.09比1.08±0.02、1.06±0.03,Bax为2.19±0.14比1.07±0.03、1.04±0.03;蛋白表达(灰度值):IL-6为0.64±0.02比0.38±0.03、0.31±0.04,TNF-α为0.50±0.04比0.16±0.01、0.15±0.01,caspase-3为0.58±0.02比0.29±0.01、0.25±0.02,Bax为0.50±0.03比0.21±0.01、0.26±0.02,均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LVT组和CON组〔mRNA表达(2-ΔΔCt):1.23±0.05比1.43±0.05、1.50±0.08,蛋白表达(灰度值):0.42±0.02比0.62±0.03、0.65±0.03,均P<0.05〕。结论心肌炎症和细胞凋亡可能参与损伤性机械通气诱导的RVD。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在术后接受个案管理式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两组。对照组中30例接受常规结石手术护理;观察组中30例接受个案管理式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在术后接受个案管理式延续护理干预,可帮助改善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MR(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6月COVID-19患者康复出院3个月后接受CMR检查的15例患者(9例普通型、6例重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另外选取11名健康志愿者的CMR资料作为对照组。CMR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钆延迟对比增强成像(LGE),测量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心肌初始T1值及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参数值的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15例COVID-19康复患者LGE均为阴性,普通型(27.9%±2.7%)和重型康复者(30.0%±3.7%)左心室ECV均高于对照组(23.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与重型康复者左心室E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普通型康复者、重型康复者及对照组左心室初始T1值及其余左心室、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的左心室ECV在COVID-19康复者中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心肌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调查过程当中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患者,选择其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穿孔(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erforation)属于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发病率有所升高,临床对其关注度极高。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病情严重、病情进展快速,多数患者会继发腹膜炎体征,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伴有冷汗、恶心、呕吐等病症,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治疗期间,配合治疗采取围术期护理,加深患者对治疗理解,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围术期护理配合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护理服务,近年来关于其相关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VC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及负性心理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66例,并按照单双数随机抽取原则将其均分为以下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变化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结合使用头孢类药物与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AECOPD病人取样63例,均为我院2019年09月至2021年07月收治,双盲信封法分为联合组(头孢类药物+阿奇霉素治疗,n=34)和参照组(头孢类药物治疗,n=29),比较肺功能指标、总有效率、IgG抗体滴度、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PEF(75.17±2.34)mL/min,FEV1/EVC(71.02±5.26)%,比参照组(62.80±3.55)mL/min、(64.16±5.49)%高,总有效率97.06%比参照组75.86%高,IgG抗体滴度(241.64±47.58)mg/ml,比参照组(326.57±60.83)mg/ml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结合使用头孢类药物与阿奇霉素可提升药效,改善肺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及药学价值。方法:2019.07~2022.04纳为研究样本收集时间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样本资料,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临床应用价值,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30(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比患者(1)肺功能指标;(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明显优化价值,(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干预,可积极对患者多种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提升患者肺功能指标,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油酸(OA)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右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ARDS模型组(n=20)、小VT组(n=10)和大VT组(n=10)。经大鼠颈总静脉注入OA 0.15 mL/kg制备ARDS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RDS模型组制模后2 h取10只大鼠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值(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以确定模型制备是否成功。小VT组和大VT组于制模后2 h分别给予大鼠VT为6 mL/kg或20 mL/kg的机械通气4 h;对照组和ARDS模型组保持自主呼吸。机械通气4 h后,测定大鼠心率(HR)、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和血压(BP),同时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FiO2〕。结果制模后1 h,ARDS模型组大鼠即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制模后2 h,大体观察可见肺脏外观有明显点片状出血;对照组无上述改变。ARDS模型组大鼠PaO2/Fi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Hg(1 mmHg=0.133 kPa):294.3±5.9比459.0±4.4,P<0.01〕,肺W/D比值和肺损伤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W/D比值:8.24±0.25比4.48±0.13,肺损伤评分(分):0.60±0.03比0.12±0.02,均P<0.01〕,提示ARDS模型制备成功。ARDS模型组大鼠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恶化。机械通气4 h后,小VT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ARDS模型组和大VT组〔pH值:7.36±0.02比7.24±0.02、7.13±0.01,PaO2(mmHg):92.4±2.1比61.8±2.3、76.6±2.2,PaCO2 (mmHg):49.6±1.7比61.8±1.8、33.6±1.3,PaO2/FiO2(mmHg):440.0±10.2比274.3±21.4、364.7±10.5,均P<0.05〕;小VT组HR、BP和dp/dt max明显高于ARDS模型组和大VT组〔HR(次/min):346.9±5.4比302.3±10.1、265.5±12.2,BP(mmHg):125.4±2.2比110.0±2.5、89.2±2.8,dp/dt max(mmHg/s):1 393.3±30.3比1 236.4±20.5、896.1±19.5,均P<0.05〕,而RVSP则明显低于ARDS模型组和大VT组(mmHg:31.3±0.4比34.0±1.0、38.8±0.9,P<0.05)。结论小VT机械通气可改善ARDS大鼠右心室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保护右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共选取2023.2.21-2023.12.30内入组患者总计108例,对患者进行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并记录入院时期,康复运动后初期和出院后复查时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经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后,心肺功能提升效果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测试结果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结论: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有着积极有效的提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康复水平及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临床上应重视其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急性脑梗死(ACI)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8例)和非END组(98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估FIB与END的关系。将老年ACI合并DM患者分为END组(18例)和非END组(26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匹配调整后将年龄、性别、高血压、TOAST分类和FIB进行Logistic回归多元分析。结果136例ACI患者中,有38例(27.9%)出现END,有98例(72.1%)未发生END。136例老年ACI患者中,END组在年龄[(62.3±2.4)岁和(59.2±1.8)岁,t=2.035,P=0.044]、高血压病史(76.3%和57.1%,χ2=4.295,P=0.038)、糖尿病史(47.4%和26.5%,χ2=5.433,P=0.020)、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8.5±5.7)分和(6.1±4.6)分,t=2.548,P=0.012]、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65.8%和40.8%),心源性栓塞(5.3%和10.2%),小动脉闭塞(23.7%和23.5%),其他(2.6%和20.4%),不明原因型(2.6%和5.1%),χ2=10.314,P=0.035]、血糖[(8.89±1.28)mmol/L和(7.36±1.64)mmol/L,t=6.048,P=0.000]、FIB[(3.57±1.33)g/L和(3.07±1.14)g/L,t=2.236,P=0.027]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END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FIB水平与END无关(P>0.05)。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44例老年ACI合并DM患者,匹配前END组患者高血压病史、NIHSS评分、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ND组(均P<0.05),匹配后END组患者FIB水平高于非EN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IB与END显著相关。结论FIB水平增高与ACI合并DM患者的END的风险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