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OC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点以及与肾嗜酸细胞瘤(RO)、嫌色性肾细胞癌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3例)病理确诊为HOC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随访,并与同期诊断的27例典型RO 和17例嗜酸型嫌色性肾细胞癌(eChRC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结果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9~75岁(中位年龄56岁)。均为散发性。7例因体检发现,1例因腰痛就诊。7例获得随访,时间8~96个月(平均37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大体检查:7例单发,1例单侧多发。肿瘤直径1.4~5.7 cm,平均3.6 cm,切面灰红、灰黄色,边界清楚。镜下观察:瘤组织边界清楚,6例与周围肾组织直接相邻,2例有纤维性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分隔,3例瘤组织边缘可见内陷扩张的肾小管,1例瘤组织呈巢团状浸润包膜。瘤组织主要有2种组织学形态:Ⅰ型(4例),由所占比例多少不一的典型RO区与典型eChRCC区混和组成;Ⅱ型(4例),瘤组织具有RO和eChRCC两肿瘤共同的组织形态学特点,3例呈巢团状、梁索状或片状排列,具有显著的水肿性间质,瘤细胞胞质嗜酸,有边界,核小圆形、核周空晕明显;1例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水肿性间质不明显,胞质嗜酸、浅染或透明,核小圆形,部分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肿瘤波形蛋白阴性、Ksp-cad弥漫性强度不等阳性,6例(6/8)CD117弥漫阳性,6例(6/8)CK7斑片状或散在着色,S-100A1(4/8)、cyclin D1(6/8)和claudin7(5/8)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但范围和强度较单纯的RO和eChRCC均有缩小和减弱趋势。结论HOCT是一种兼具RO和eChRCC形态特点的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联合应用CK7、CD117、Ksp-cad、cyclin D1、claudin7和S-100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作用。该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生物学行为上可视为恶性潜能不能确定的肾上皮性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套管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造影增强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头皮针穿刺静脉并配合高速注射装置注射造影剂,实验组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静脉并配合高速注射造影剂,记录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发生脱管、造影剂渗漏、肿胀的情况明显更佳,形成的静脉通道很可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静脉,可靠地保障了造影剂可以顺利的注入,并且可以保证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增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共40例,均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应用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证明循证护理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式注射方法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 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注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皮下注射,实验组应用改良式注射方法。结果:实验组无皮下出血人数高于对照组( x2=3.2458,P=0.0012)实验组总出血量率低于对照组( x2=4.2010,P=0.0002),( P< 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注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子宫广泛性切除术(RH)是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自2018年美国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路径研究(LACC)结果发布以来,腹腔镜手术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备受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首次实施腹腔镜RH至今,腹腔镜RH的发展已有30余年历史。本文就腹腔镜RH在早期子宫颈癌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肿瘤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以收缩末期NC/C值>2.0、舒张末期NC/C值>2.3为阳性节段(NC节段),记录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NC节段数和诊断结果,并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对照。结果在2DE基础上联合LVO,与2DE相比,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增多(P<0.001),但分层节段数、NC节段数无明显提高(P>0.006),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观察3种节段数明显增多(均P<0.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观察分层节段、NC节段显示数与c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6),诊断的敏感性(88.9%)和准确性(85.7%)最高,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结论在2DE基础上,联合应用LVO能够显著提高对NC节段的显示,且应用舒张末期NC/C值诊断LVNC的准确性高于收缩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