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和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性肝病组45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性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们考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分析,同时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此项护理措施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为配合本次研究,笔者特别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选取100例在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两组展开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延续性护理干预)、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分别调查各组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关治疗依从性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优势,总依从率96.00%显高,参照组76.00%显低,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统计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后发现,研究组4.00%,发生率低,参照组24.00%,发生率高,组间数据统计学检验发现有意义,以P值<0.05表示。结论 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率非常高,促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故此项护理措施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子测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轻微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进而优化PHES。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发起,参与单位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家医院,包括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门诊和住院无显性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相同顺序接受数字连接试验(NCT)-A、NCT-B、数字符号试验(DST)、轨迹描绘试验(LTT)、系列打点试验(SDT)共5项PHES子测试,并计算分值。以PHES总分<-4分作为诊断MHE的界值。比较MHE组与非MHE组子测试得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HES各子测试单独、2项联合、3项联合检测对MHE的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DeLong检验。结果共纳入581例肝硬化患者,457例诊断为MHE,MHE患病率为78.7%。MHE组NCT-A、NCT-B、SDT、LTT、DST测试结果分别为60.00 s(47.01 s, 88.00 s)、90.45 s(69.32 s, 125.35 s)、74.00 s(57.65 s, 96.60 s)、74.72分(60.00分,98.61分)和27.00分(20.00分,36.00分),与非MHE组的34.00 s(29.15 s, 44.48 s)、50.00 s(40.98 s, 60.77 s)、50.00 s(41.07 s, 63.03 s)、46.23分(38.55分,59.42分)和42.00分(34.00分,50.7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37、12.98、9.83、11.56、10.66,均P<0.001)。PHES单项子测试NCT-B、NCT-A、LTT、DST和SDT诊断MHE的AU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80(0.849~0.910)、0.862(0.828~0.896)、0.838(0.799~0.877)、0.812(0.772~0.851)和0.788(0.743~0.832)。子测试两两组合显著提高了对MHE的诊断效能,其中NCT-B+LTT诊断效能最优,AUC(95%置信区间)为0.924(0.902~0.947),特异度为91.9%,灵敏度为79.2%,优于PHES单项子测试(NCT-A、NCT-B、SDT、LTT和DST),且优于《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推荐的NCT-A+DST[AUC(95%置信区间)为0.879(0.847~0.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3.83、5.57、5.51、5.38、2.93,均P<0.01)。将NCT-B+LTT与PHES 3项子测试联合对比,仅有NCT-B+LTT+SDT[(AUC(95%置信区间)为0.936(0.916~0.956)]诊断效能优于NCT-B+L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0)。结论综合PHES各项子测试及其组合的诊断效能和可执行性,推荐使用NCT-B+LTT组合用于诊断MHE。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一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性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针对性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针对性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氧氟沙星治疗,静脉滴注,一天 2次,实验组患者给予 0.2g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静脉滴注,一天 2次。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皮疹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对照组中,进步患者为 9例,所占比例为 30.0%,显效患者为 6例,所占比例为 20.0%,痊愈患者为 6例,所占比例为 20.0%。实验组中,进步患者为 6例,所占比例为 20.0%,显效患者为 9例,所占比例为 30.0%,痊愈患者为 12例,所占比例为 40.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发生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隐痛及头晕等不良反应患者为 9例,实验组中, 1例患者发生皮疹, 2例患者恶心食欲不振。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0.0%与 10.0%,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妇科盆腔炎患者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够延长护理时间,在患者出院以后进行相对有效的跟踪性护理,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对患者的护理方案,稳定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儿科护理中采取风险因素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78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儿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与风险因素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风险发生率: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采取风险因素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1~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滨州市6所综合医院的221名口腔专业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2018年度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护士、医生和实习研修人员等不同职业、级别医院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结果共有166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9次,发生率为75.11%(166/221),上报率为37.55%(101/269)。其中,锐器伤占89.59%(241/269),致伤锐器主要为注射器/必兰麻针头(35.68%,86/241)、手术缝针(16.60%,40/241)、车针(16.18%,39/241);暴露操作环节主要为拆卸/处理针头或器械(37.17%,100/269)、手术缝合/协助缝合(22.30%,60/269)、注射麻药(17.84%,48/269)。不同职业人员暴露次数、上报率、致伤锐器类别、暴露操作环节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年限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在标准预防依从性、安全操作、暴露后上报和预防以及接受职业防护培训等方面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上报率低,自我防护薄弱,应加强标准预防、安全使用及处理锐器、暴露后积极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