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26例PIBO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对纳入的26例PIBO患儿的研究结果如下。①主要临床表现:26例(100.0%)患儿表现为反复咳嗽及喘息,21例(80.8%)肺部闻及细湿啰音,14例(53.8%)合并活动后气促。②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为腺病毒9例(34.6%),肺炎支原体8例(30.8%),麻疹病毒3例(11.5%)。③辅助检查结果:对26例患儿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检查结果显示,26例(100.0%)均为马赛克灌注征呈阳性,合并支气管扩张为2例(7.7%),合并肺实变为13例(50.0%),合并肺不张为7例(26.9%);肺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患者中,20例(76.9%)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11.5%)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对11例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显示支气管内膜炎症。④治疗与转归:对26例患儿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15例(57.7%)病情好转,11例(42.3%)临床症状反复或持续存在,本组无一例患儿死亡。结论本组PIBO患儿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HRCT可见肺部特异性马赛克灌注征。腺病毒感染是该病患儿最常见病因。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治疗PIBO可能有效,本组PIBO患儿的总体预后欠佳。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个中国Smith-Lemli-Opitz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和致病基因变异,并探讨儿童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RNA进行反转录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和家系中另一例患儿均表现有智力和运动障碍、小头畸形、小下颌、鼻孔前翻、双足2/3并趾。先证者还有尿道下裂、单一上切牙、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的表现,其中单一上切牙为该患儿特有的表型;2例患儿均为DHCR7基因父源c.278C>T(p.T93M)变异和母源c.907G>A (p.G303R)变异,二个变异是已知的致病变异,表型正常的姐姐是p.T93M变异携带者。结论DHCR7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c.278C>T(p.T93M)和c.907G>A (p.G303R)是引起该家系患儿发病的遗传学病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年内新护士职业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新护士职业培训及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取样研究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386名3年内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士版(JSE)、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OSS)及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TSNGN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年内新护士职业转型冲击的主要影响。结果386名3年内新护士职业转型冲击总分(85.76 ± 25.14)分;共情能力得分为(81.24 ± 05.21)分,组织支持感得分为(45.74 ± 12.51)分。回归分析显示,目前是否热爱所学专业、从事护理工作时间、换位思考、共情能力总分及情感性支持是3年内新护士职业转型冲击的的主要影响因素(t值为2.068、2.324、4.155、2.137、3.938,P<0.05)。结论加强对刚从事护理工作7~9个月、护理工作抵触、共情能力欠缺的新护士的培训及情感支持性干预,以期降低其职业转型的冲击程度。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以此改变家庭生活状况,这在一方面来说促进了城市劳动力的增加,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将面临着农村家庭问题上的挑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夫妻双方长期两地分居,导致农村离异家庭逐渐增多;二是,夫妻双方共同进城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戚照看;三是,外出务工的父亲因公去世,母亲改嫁。这些问题尽管都是由家庭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但由于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就需要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其做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小学班主任的关怀和爱的教育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历史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地方就是除了可以学习历史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是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承载着对学生们进行德育与情感的教育重任。所以,当下对于正处在初级中学阶段的同学们实施德育情感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变的主题,同学们的德育情感得到提升后,进而使中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联合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1.0±5.6)岁]经穿刺病理证实的HE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18F-FDG PET/CT双时相及同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肝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和CT强化特征。结果6例HEH患者均为多发病灶,共30个病灶,其中16.7%(5/30)有包膜回缩征,33.3%(10/30)有靶征,13.3%(4/30)有"棒棒糖征"。CT增强扫描时病灶呈3种强化方式:轻度渐进性强化、延迟明显强化以及门脉期出现黑靶征、白靶征。30个病灶中20个(66.7%)表现为18F-FDG摄取程度高于肝实质,常规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18±0.64,延迟显像SUVmax为4.23±0.70,滞留指数为0.65(-1.88,4.60);10个(33.3%)表现为18F-FDG摄取与肝实质相似,常规显像SUVmax为2.75±0.52,延迟显像SUVmax为2.78±0.55。延迟显像后22个病灶SUVmax升高,8个病灶SUVmax降低。在18F-FDG代谢不均匀的病灶中,代谢相对较高的部位也是CT增强峰值较高的部位;代谢较均匀病灶的CT增强方式也比较均匀。2例患者同时伴有双肺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联合同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HEH的准确诊断,同时可显示肝外转移灶。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到的自1994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来自国内医疗机构的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发病年龄为生后14~30 d,发病至诊断时间1~34 d,均经过抗结核治疗,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本研究(4例)及文献报道(52例)共56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4.5 d(7.0~20.7 d);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0.5 d(7.5~22.0 d);54例母亲中(双胎妊娠2例),围产期有结核病史48例(88.9%),其中产前确诊1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发热82.1%(46/56)、呼吸窘迫69.6%(39/56)、嗜睡和/或易激惹57.1%(32/56)、发绀53.6%(30/56)、喂养困难53.6%(30/56)、肝脏肿大48.2%(27/56)、脾脏肿大41.1%(23/56)。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痰液或胃液中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最高33.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达7/12;胸部X射线:粟粒性结节占37.0%(20/54),广泛结节-斑片影占25.9%(14/54)。肝脾超声检查:肝肿大和/或脾肿大占52.4%(11/21),肝脏和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结节病灶占47.6%(10/21)。误诊率达28.6%(16/56)。总体病死率为51.8%(29/56),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死率为28.9%(11/38),未经过抗结核治疗者病死率为18/18。结论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低,误诊率、病死率高。需要对可疑先天性结核病婴儿的母亲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简介:【 摘要】 随着电力 行业 日益激烈的竞争, 使得更多 的电力企业开始注重发展电力计量技术 ,电力计量 作为一种电能计量工具, 在电力生产的 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 多年来不断致力于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并总结出采用此技术的突出优势, 使 电力 计量 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 【 关键词】 电力计量;技术应用 ;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的快速 发展,用电需求在 各行业与日俱增 。进入新的世纪, 电力计量技术在 电力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对电力计量技术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在实际运作过程 中,如何使 电力计量技术进一步 优化,实现科学化的计量技术,成为现代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创新电力计量技术,才能有效 推动电力 企业的健康 发展。
简介:摘要: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逐渐普及。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本身进行的模拟,而且还能对整个建筑环境进行预测和技术再现。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了建筑工程设计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二维仿真技术、实时交互技术和 3DS 虚拟仿真技术,为更好地使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