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已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对城市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电梯定期检测的重要日益凸显。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电梯的潜在安全隐患,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从而保护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探讨电梯定期检测的重要以及实施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梯定期检测 重要性 实施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外伤眼内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旨在为外伤眼内炎早期诊断,早期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我院诊疗护理的60例外伤眼内炎患者,对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60例外伤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治疗和护理有效。结论外伤眼内炎一旦确诊后,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重症病例或药物不能控制者需及时手术治疗。配合优质化护理,可进一步取得患者配合和理解,提高治愈率和预后效果。

  • 标签: 外伤性眼内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术后行活动疼痛护理评估其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住院部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肺癌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研究组,每组人数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活动疼痛护理评估后给予相关疼痛护理,对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3%,对照组为83.7%,研究组满意度高,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疼痛评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临床对肺癌患者术后进行活动疼痛评估,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肺癌 疼痛 疼痛护理评估 活动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IT刀预切开辅助十二指肠乳头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9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52例行小IT刀预切开辅助插管(小IT刀组),另外38例行常规切开刀导丝插管(常规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IT刀组与常规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9,P=0.017),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IT刀组中位插管时间141.5 s,常规组270.0 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 268.0,P=0.022)。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1%(51/52)比94.7%(36/38), χ2=0.760,P=0.571]。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15.4%(8/52)比7.9%(3/38), χ2=1.148,P=0.345]、术后胰腺炎发生率[5.8%(3/52)比7.9%(3/38), χ2=0.159,P=0.694]和胆管炎发生率[1.9%(1/52)比5.3%(2/38), χ2=0.760,P=0.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术后穿孔。根据操作者熟练程度分层后比较,小IT刀专家组与常规插管专家组间的中位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0 s比258.0 s,Z=276.0,P=0.038),其余各组间插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IT刀预切开辅助插管安全、有效,并可能缩短ERCP插管时间。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插管 小IT刀 预切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误吸管理措施对降低老年高危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24年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化误吸管理措施。通过对比两组的误吸发生率、胃内容物反流及吞咽障碍情况,评估标准化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误吸、胃内容物反流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地,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为2.86%,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5.71%,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7.14%、20.00%和28.57%。结论:标准化误吸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高危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同时改善胃内容物反流和吞咽障碍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误吸 老年高危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8例,按照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7例)和氨氯地平组(61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血压变异性、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及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临床疗效为94.74%(54/57),高于氨氯地平组的81.96%(50/61),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夜间睡眠SBP与DBP最低值、晨起2 h内SBP与DBP平均值、24 h内SBP与DBP变异性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氨氯地平组24 h内SBP、DBP变异性均低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P均<0.05)。治疗3个月,两组HBV、LBV、PV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低于氨氯地平组(t=0.017、0.016、0.02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相对稳定,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液状态的改善效果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苯磺酸氨氯地平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