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的50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10、60、12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排量、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分析围手术期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苏醒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镇痛有效率及围手术期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进食时间等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麻醉后10、60、120 min,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排量、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等指标无明显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心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60、120 min,对照组患者心排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体温持续下降,中心静脉压指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麻醉后10 min,2组患者上述所有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麻醉后60、120 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排量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观察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温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麻醉后眩晕及术后恶心和呕吐;另外,对照组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观察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0.51±2.28) min]低于对照组[(16.42±4.7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5),其苏醒评分[(5.58±0.46)分]与对照组[(4.71±0.8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P=0.016)。观察组疼痛等级(1.3±0.6)低于对照组(4.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P=0.024)。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3.60±1.05) d]、平均下床时间[(4.60±0.56) d]以及进食时间[(7.33±1.04) d]均低于对照组[(6.13±2.16)、(8.37±1.31)、(11.40±0.9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ERAS能有效减轻胃癌根治性切除中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 标签: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胃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根治性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急性跟腱断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21跟腱断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注射PRP将21患者分为PRP组(改良Kessler缝合法联合PRP注射治疗,15)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9个月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Victorian运动学会评分(VISA)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9~12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PRP组术后3、6、9个月跖屈角度(33.5°±1.8°、38.1°±1.2°、41.6°±1.6°)和背伸角度(10.3°、16.5°、21.5°)大于对照组[(26.9°±2.0°、31.5°±1.6°、35.6°±1.4°)和(5.3°、12.7°、18.2°)],PRP组术后3、6、9个月VISA评分[(41.2±6.5)、(78.7±10.4)、(91.0±4.1)分]和AOFAS的踝-后足评分[(75.5±5.4)、(88.6±5.2)、(95.2±3.5)分]高于对照组[(29.8±2.5)、(68.0±3.5)、(84.5±2.1)分和(66.8±4.8)、(82.8±3.6)、(90.7±1.1)分],PRP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1.7±0.9)、(1.3±0.4)分]低于对照组[(3.0±0.8)、(2.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可以加速患者足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可以认为使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联合PRP是一种安全、实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跟腱 富血小板血浆 创伤和损伤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高频方波电脉冲对大鼠肝癌消融治疗的影响。方法肝癌McA-RH7777细胞体外培养制备肿瘤细胞悬液,清洁级SD大鼠50只经肝内注射法建立肝癌模型。建模后1周,随机选取40只肝癌模型大鼠,按照简单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14)。实验组大鼠肝脏肿瘤在2 000 V/cm场强下接受电脉冲处理,对照组脉冲场强为0,频率均为1 Hz,脉宽为100 μs。2组大鼠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分别尾静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血尿素氮、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分别记录2组大鼠术前1 d,术后7、14、21 d肿瘤长径变化和术后60 d生存时间改变,记录治疗过程中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术后30 d分别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只大鼠,检测2组大鼠消融靶区肿瘤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原癌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术后30 d,切取2组肿瘤消融区域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分别计算肿瘤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凋亡率。对数据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及χ2检验。结果实验组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大鼠不同时相点ALT、AST、CK、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458、39.842、33.343、52.335,P值均小于0.05),大鼠不同时相点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02、2.429,P值均大于0.05);对照组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67、3.646,P值均小于0.05);大鼠不同时相点肌酐、血尿素氮、CK、L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85、1.100、1.773、1.338,P值均大于0.05)。术前3、1 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ALT、AST、肌酐、血尿素氮、CK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术后1、21、30 d,实验组和对照组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14、-9.993、-9.362, 4.345、-4.802、-7.159,P值均小于0.05);术后1、7、14、21、30 d,实验组和对照组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1、0.322、0.045、-0.760、-0.741,4.345、0.784、-1.835、-4.802、-6.415;P值均大于0.05)。术后1、7 d,实验组和对照组CK、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3、4.437,7.817、5.183,P值均小于0.05)。术前3、1 d及术后1、7、14、21、30 d,实验组肿瘤标志物AFP水平分别为(4.63±0.53)、(4.84±1.63)、(5.54±1.96)、(3.87±2.19)、(2.34±0.28)、(1.61±0.51)、(1.18±0.3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39,P<0.05);对照组各时相点血清AFP水平分别为(4.44±0.91)、(4.61±0.91)、(4.86±0.95)、(5.55±1.08)、(6.10±1.42)、(6.93±1.80)、(6.70±2.6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4,P<0.05)。术前3、1 d,实验组与对照组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2、0.501,P=0.414、0.619);术后7、14、21、30 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9.004、-10.809、-7.762,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术前1 d,术后7、14、21 d的肿瘤长径分别为(11.2±3.1)、(8.1±2.3)、(5.3±1.6)、(3.5±1.1) mm,而对照组各时相点的肿瘤长径分别为(9.8±2.1)、(14.1±2.7)、(17.8±3.7)、(14.4±2.7) mm;术前1 d,2组间肿瘤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6, P=0.135);术后7、14、21 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脏肿瘤长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0、-14.800、-18.244,P值均小于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Caspase-3、Bax较对照组表达水平增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组可见大量的组织坏死,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区,而细胞的管道结果保持完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破坏。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结构排列尚清晰,未见明显细胞破坏,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1+,中等染色);对照组可见细胞组织排列紊乱,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4+,强染色)。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结构排列完整,未见明显破坏,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1+,弱染色);对照组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可见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4+,强染色)。术后30 d,肿瘤组织行TUNEL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排列稍紊乱,管道结构不清晰,大量棕黄色阳性染色;对照组可见组织排列整齐,仅有少量棕黄色阳性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肿瘤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8±0.8)%、(43.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5)。TUNEL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强染色,而对照组呈弱染色或不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85±10.27)%、(2.5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6,P<0.05)。结论新型高频方波电脉冲可有效控制大鼠肝癌的局部进展。

  • 标签: 肝肿瘤 大鼠 消融技术 高频方波 电脉冲 疗效观察
  • 简介: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的重大问题,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土地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变,这其中涉及到土地权属、土地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为,试图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土地产权改革过程。我们从中发现,南海的农地产权改革实现了从最初农地产权权能相对单一、模糊和残缺的土地产权形态到产权权能相对多元、具体和丰富的产权结构形态的转变。

  • 标签: 还权赋能 集体土地 产权改革 土地股份合作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对照组实施口腔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美学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的牙体外形评分、色泽评分分别为(87.73±2.45)、(87.84±2.87)分,高于对照组的(84.13±2.82)、(82.78±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口腔修复的美观度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牙列缺损 固定义齿修复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鼓膜穿刺和置管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随机均分成两组,观腺样体切除伴鼓膜穿刺组50(60耳),腺样体切除伴鼓膜置管组50(55耳)。鼓膜穿刺组在术后2个月复查声导抗,同时鼓膜置管组通气管取出后1个月进行复查生导抗,进而对两组治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鼓膜穿刺组术后2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率是96%;鼓膜置管组在取管1个月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4%。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患儿在腺样体切除的基础上进行鼓膜穿刺和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相当。

  • 标签: 鼓膜穿刺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12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调强放疗结合诱导化疗与同期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10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诱导组55,同期组55。诱导组采用顺铂+5-FU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同期组采用顺铂、调强放疗同期放化疗加顺铂+5-FU辅助化疗,跟踪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治疗中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转生存率等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毒副作用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疗法中,同期加辅助化疗疗法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毒性更强,临床推广价值不大。

  • 标签: 调强放疗 诱导化疗 辅助化疗 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