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5月-2022年5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98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祛痰、平喘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98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对进行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疗效提升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19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9.1月到2022.1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99例为一组。一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患者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联合噻托溴铵对患者进行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方案进行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明显改善,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保健中妊娠期高血压的筛查与早期防治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前者行常规保健干预,后者行综合保健干预,对比两组保健干预效果。结果:经保健干预后,B组孕妇的妊高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A组孕妇的14.00%(P<0.05);同时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4.00%、2.00%和2.00%,均显著低于A组孕妇的32.00%、14.00%和12.00%(P<0.05)。结论:综合保健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孕妇的妊高症发生率,从而在此基础上显著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份于我院接受围产期保健指导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前者行常规保健指导,后者在前者基础上额外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围产期并发症情况与微量元素水平。结果:B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A组孕妇的24.00%(P<0.05);同时,B组孕妇的铁、钙、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孕妇(P<0.05)。结论:在常规保健指导的基础上额外进行营养指导可显著降低孕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显著提升孕妇机体的微量元素水平,从而助力孕妇更好地进行妊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诊断中采取血清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与血清尿酸检测值。结果 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较高,血清胆红素各指标水平较低,P<0.05;血清尿酸水平>500umol/L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高于300-400umol/L、400-500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疾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主要指标,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后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为鼻咽癌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3—2009年间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IMRT的1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3、22、61、43、3例。中位剂量73.37Gy (66~85Gy)分33次;单纯放疗20例,同期放化疗11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晚期放射损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8个月(3~191个月),全组10、15年鼻咽癌局控率分别为86.0%、79.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3.2%,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2%、57.1%。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12.1%,远处转移率16.7%。共53例死亡,其中15例死于局部区域复发、20例死于远处转移、18例死于其他疾病(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等);10、15年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1.3%、13.6%。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吸烟史、乳酸脱氢酶、T分期、临床分期是鼻咽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示乳酸脱氢酶、T分期、同期放化疗是鼻咽癌OS的预后因子。1-2级晚期损伤(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较高)发生率为90.4%,3-4级晚期损伤(皮肤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8.5%。结论鼻咽癌患者IMRT后10、15年OS较好,但随着生存期延长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升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损伤主要为1-2级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
简介:摘要目的用高通量方法筛选口腔鳞癌放疗抵抗相关的激酶基因,为口腔鳞癌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慢病毒构建的短发夹核糖核酸(shRNA)激酶文库(含4 675个不同shRNA序列,覆盖709个人激酶基因)感染舌鳞癌Cal-27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去除未成功感染的细胞后,以光子射线进行照射(0、10和15 cGy),然后继续培养3 d,以增加不同射线抗性细胞的丰度差异。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PCR获得完整shRNA序列,同时每组引入不同标签序列,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二代测序,找出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shRNA,其对应基因即为影响射线抗性的基因。结果本次实验共筛选到5个影响口腔鳞癌放射线抗性的激酶基因,其中,PKLR和IPMK敲减后会增加射线抵抗,AURKB、ITPKB和DLG2敲减后会导致放射敏感,其高表达会导致患者对放疗耐受。结论本研究利用shRNA慢病毒文库结合二代测序方法筛选到3个口腔鳞癌放射抵抗基因,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AT(F/T)]和Gleason评分等因素与全身骨平面显像评价前列腺癌(PCa)骨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对单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93例确诊PCa患者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以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骨转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a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TPSA、RAT(F/T)和Gleason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TPSA的最佳临界值。利用感兴趣区域技术于平面图像上重复勾画病灶(T)和骨骼以外的本底区域(NT),计算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T-NT)/NT,采用ROC曲线明确其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TPSA和RAT(F/T)均与骨转移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SA和RAT(F/T)与骨转移有关(均P<0.01)。TPSA>92.82 ng/ml时,对骨转移诊断价值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81.0%。全身骨平面图像共计320个显像剂增高或浓聚灶,其中骨转移组194个,非骨转移组126个;骨转移组(T-NT)/NT为7.11±0.29,非骨转移组为2.69±0.20,当(T-NT)/NT>3.52时,对单发病灶的诊断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0.2%。结论Gleason评分、RAT(F/T)和TPSA为明确PCa骨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TPSA>92.82 ng/ml时诊断价值最佳;当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3.52时,对PCa单发病灶的诊断效能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二肝门旁肝细胞癌(HCC)热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34例第二肝门旁H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0例,女4例;平均年龄(53±14)岁;病灶最大径≤5 cm。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34例患者共34个病灶顺利完成消融治疗,其中射频消融28例,微波消融6例;单针消融病灶27个,双针消融病灶7个。所有病灶术中即时超声造影均显示消融范围完全覆盖原肿瘤病灶,并未见明确血管损伤征象。无发生消融相关死亡。1例患者术后第4天超声检查发现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内血栓形成,未做特殊处理。中位随访时间19(2~61)个月。术后1个月发现1例病灶残留,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3/34)。术后7个月1例局部肿瘤进展,局部肿瘤进展率为3%(1/34)。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采用合理的消融策略,超声引导下对第二肝门旁HCC进行热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高频 B超检查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率方法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 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 78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恶性病变者 34 例,良性病变者 44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 B 超检查,就其 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 44 例良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 0~ Ⅰ 级,占比达 97.73 %, 34 例恶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Ⅱ ~ Ⅲ 级,占比达 88.24 %,同时良性病变组患者 PSV 、 RI 等血流参数均显著小于恶性病变组( P < 0.05 ),良恶性病灶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作为良恶性鉴别的有力依据。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开展高频 B 超检查,通过病灶区域血流分级及血流参数评估,能够有效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较高。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分别对累年雷暴日数年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雷暴的日变化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天气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雨季(5月-10月)雷暴日数占年平均雷暴日数的82.7%,远远多于干季,其中又以6月-8月居多。雷暴平均集中出现在每天的05-10时(UTC),尤其以每天的09-10时(UTC)最高,这是由于午后08时(UTC)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对流发展最旺盛所至,此外12-14时(UTC)之间还有一个峰值,表明夜间冷空气南下有利于引发锋面雷暴。分析机场雷暴持续时间可知,持续时间短的(0-1h)雷暴次数多,随着持续时间增长,其平均次数逐渐减小。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中主要影响的是南支槽和切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