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SM)中减影图像灰度值(GV)测量对乳腺钙化病变良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因乳腺X线摄影检出以钙化为唯一可疑征象而接受CESM检查的连续性病例95例,均为女性,年龄34~76(48±7)岁。患者均接受头尾(CC)位及内外斜(MLO)位CESM。2名医师根据目标钙化剪影图像上有无强化作出良、恶性主观判断。另由2名医师在减影图像上分别测量MLO及CC位的钙化病变区GV,并以乳腺腺体、胸大肌、皮下脂肪等区域作为背景实质测量GV,计算病灶/背景灰度差值(DGV)及病灶/背景灰度差值比(DRGV)。以变异系数评价GV稳定性,以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测量的一致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性与恶性钙化不同区域GV值的差异;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V鉴别钙化良性与恶性效能。诊断效能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纳入的95例患者中共97个钙化,其中良性62个,恶性35个。2名医师测量MLO及CC位钙化病变区GV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恶性钙化病变区GV、DGV、DRGV均高于良性钙化(P<0.05)。MLO位和CC位钙化区域GV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799、0.843,以CC位钙化区域GV=2015.5为阈值,其诊断准确度为76.8%,与有一定CESM阅片经验的医师主观判断的准确度(82.1%,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M减影图像上进行钙化区域的GV测量可帮助鉴别乳腺钙化的良性与恶性,尤其CC位测量的诊断准确度高。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钙化 对比剂 灰度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肠道微生态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t=-3.134,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χ2=22.45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t=2.817,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t=-2.67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OR=2.249、P=0.015);增龄(OR=1.099、P<0.001)、心力衰竭(OR=1.786、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OR=1.960、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4、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衰弱 左心房前后径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圳市啮齿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采用笼日法布点捕鼠,收集鼠肺标本后研磨提取RNA。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检测,进一步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部分M片段G2区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共捕获200只鼠类动物,包含褐家鼠189只、黄胸鼠9只和小家鼠2只。汉坦病毒检出率为21.0%(42/200),均为汉城病毒,其中宝安区鼠肺检出率最高,达45.7%(χ2=25.60,P<0.05)。从阳性鼠肺标本中分别扩增出25条汉坦病毒M片段G2区和S片段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3%~100.0%和97.6%~100.0%,与来自广州市的参考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此次研究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S基因编码的核衣壳蛋白中存在1个位点突变,为BA-111第973位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结论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与深圳市历年以及周边省市汉坦病毒代表病毒毒株相比变异不大。

  • 标签: 汉坦病毒 汉城病毒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前后径(LAD-ap)对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AD-ap中位数将患者分为LAD-ap较大组和LAD-ap较小组,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ACD)和心血管原因死亡(CV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心衰患者558例,年龄(74±12)岁,女性220 例(39.4%)。LAD-ap中位数为44 mm,其中,LAD-ap>44 mm组265例(47.5%),LAD-ap≤44 mm组293例(52.5%)。与LAD-ap≤44 mm组比较,LAD-ap>44 mm组体质量指数较大,收缩压较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较多;新发心衰和冠心病比例较低,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肺动脉高压比例较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较高。随访28(14,60)月,203例(36.4%)患者发生ACD,131例(23.5%)患者发生CVD。LAD-ap>44 mm组ACD(44.2%比29.4%,log-rank P<0.001)和CVD(29.4%比18.1%,log-rank P=0.002)的发生率均高于LAD-ap≤44 mm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协变量后,LAD-ap仍是ACD(调整的风险比HR=1.035,95%可信区间CI 1.013~1.056,P=0.001)和CVD(HR=1.043,95%CI 1.017~1.069,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D-ap是心衰住院患者ACD和CVD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这些患者的危险分层。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房前后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信号增强幅度定性诊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可疑残余强化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168例患者的168个残余可疑强化灶,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无残余癌组(59例)和残余癌组(109例),再对168个残余可疑强化灶根据分子分型与基线强化形态进行分层。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记录残余可疑强化灶在新辅助治疗前(基线)MRI上病灶强化形态、肿块样强化边缘及非肿块样强化分布;以动态对比增强MRI第2个时相(注入对比剂后1 min 45 s~2 min)作为早期时相、第5个时相(注入对比剂后5~6 min)作为晚期时相,测量患者动态增强早期和晚期的残余可疑强化灶信号强度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计算信号增强幅度比值(SE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比较残余癌与无残余癌组的临床特征及SER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R区分残余可疑强化灶为残余癌与无残余癌的效能。结果无残余癌组与残余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级别、激素受体状态、基线MRI病灶强化形态及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残余癌组增强早期SER[31%(23%,61%)]、晚期SER(72%±43%)均低于残余癌组[分别为49%(28%,71%)、88%±38%,Z=-2.26、t=-2.43,P=0.024、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素受体阴性合并单肿块样残余可疑强化灶中,无残余癌组增强早期SER(33%±16%)和晚期SER[64%(42%,74%)]均低于残余癌组[分别为59%±30%、84%(77%,106%),t=-2.86、Z=-3.17,P=0.008、0.001]。增强早期和晚期SER区分可疑残余强化灶为残余癌与无残余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606和0.637,Z=2.16,P=0.031)。结论对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MRI上主观难以定性的可疑残余强化,尤其是激素受体阴性合并单肿块样病变,SER可以作为辅助判断方法且增强晚期的分析是必要的。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治疗 残余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新发急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慢性心衰(AD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心衰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新发急性心衰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和ADCHF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收集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心衰患者562例,其中新发急性心衰组292例(52.0%),ADCHF组270例(48.0%)。新发急性心衰组中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较高,舒张压较高、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χ2=12.999、15.018,t=-2.088,Z=-2.727;均P<0.05)。ADCHF组患者中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比例较高,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左心房内径较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较高(χ2=16.565、15.688,t=2.714、5.029,χ2=15.274;均P<0.05)。随访28(14,60)个月,发生全因死亡205例(36.5%),心血管死亡132例(23.5%)。新发急性心衰组全因死亡率[33.2%(97/292)比40.0%(108/270),log-rank P=0.010]和心血管死亡率[18.8%(55/292)比28.5%(77/270),log-rank P=0.001]均低于ADCHF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较慢的静息心率、左心房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DCHF患者有所不同。结论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中冠心病比例较高,不良预后与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需早期识别基础病,积极规范化治疗,避免心功能恶化和再入院。

  • 标签: 心力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新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新发急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慢性心衰(AD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心衰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新发急性心衰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和ADCHF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收集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心衰患者562例,其中新发急性心衰组292例(52.0%),ADCHF组270例(48.0%)。新发急性心衰组中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较高,舒张压较高、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χ2=12.999、15.018,t=-2.088,Z=-2.727;均P<0.05)。ADCHF组患者中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比例较高,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左心房内径较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较高(χ2=16.565、15.688,t=2.714、5.029,χ2=15.274;均P<0.05)。随访28(14,60)个月,发生全因死亡205例(36.5%),心血管死亡132例(23.5%)。新发急性心衰组全因死亡率[33.2%(97/292)比40.0%(108/270),log-rank P=0.010]和心血管死亡率[18.8%(55/292)比28.5%(77/270),log-rank P=0.001]均低于ADCHF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较慢的静息心率、左心房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DCHF患者有所不同。结论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中冠心病比例较高,不良预后与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需早期识别基础病,积极规范化治疗,避免心功能恶化和再入院。

  • 标签: 心力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新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肠道微生态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预测因子。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力衰竭(心衰)在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LVEF的基线值和变化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HFrEF组,入院时LVEF≤40%,复查时LVEF≤40%或LVEF>40%但上升幅度<10%)、HFrecEF组(入院LVEF≤40%,复查时LVEF>40%且LVEF上升幅度≥10%)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HFpEF组,入院时LVEF>40%)。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猝死)发生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各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VEF≤40%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改善的预测因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患者310例,其中HFrEF组91例(29.4%)、HFrecEF组38例(12.3%)、HFpEF组181例(58.4%)。三组间比较,HFrecEF组患者较为年轻,女性比例较高,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静息心率较快,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比例较高,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低(P均<0.05)。随访36.7(18.0,63.9)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FrecEF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最低(Log-rank P=0.047,HFrecEF组比HFpEF组P=0.017,HFrecEF组比HFrEF组P=0.016,HFpEF组比HFrEF组P=0.782);心血管死亡率由低到高依次为HFrecEF组、HFpEF组和HFrEF组(Log-rank P<0.001,HFrecEF组比HFpEF组P=0.029,HFrecEF组比HFrEF 组P<0.001,HFrEF组比HFpEF组,P=0.005);三组患者猝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5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OR=5.922,95%CI 1.685~20.812,P=0.006)、较高的舒张压(OR=1.058,95%CI 1.017~1.100,P=0.005)、较快的静息心率(OR=1.042,95%CI 1.006~1.080,P=0.024)、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R=5.343,95%CI 1.731~16.488,P=0.004)是心衰患者治疗后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HFrecEF患者临床预后较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较高的舒张压、较快的静息心率以及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心衰患者治疗后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通过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经济学作用未完全发挥、无统一表单及软件不能满足加速康复外科、中心工作、医联体工作需求等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提出完善付费制度、加快软件研发,贯穿于院前、院间、院后完整的诊疗服务过程,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统一临床路径表单等建议,促进临床路径的全面实施。

  • 标签: 临床路径 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经济学,医院 软件 医联体 付费制度 医院,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