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对于各领域的产品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医学用品方面以及药物方面,希望药物不仅可以达到相应的治疗功能,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近年来现在药物分析的检测技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在人们对药品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使用传统的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所以对现在药物分析的工作及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药物分析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灵敏性,而且应用范围相对较广,那么本文主要针对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现代药物分析 快速检测技术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医药行业也有着快速的进步,我国每年生产的药物及所使用的药物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药物的安全程度及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药品在进行生产加工的时候,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这样的情况下,患者服用就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对药品的鉴定与分析工作,在现阶段的医药行业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且高效。在现阶段中的药物分析和鉴定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手段就是热分析技术。在我国的临床药物分析与鉴定中,热分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就关于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和鉴定工作中的具体应展开研讨,分析其具体的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

  • 标签: 热分析技术 药材 药物分析 药物鉴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利用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总生存时间(OS)为从确诊一直到死亡或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结果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表现,例如腹泻、皮肤潮红等。8例食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有阳性表现,5例患者由于十二指肠降部占位行ERCP术或MRCP术,33例患者手术病理标准切缘为阴性,1例患者术后有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现,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大出血等问题。结论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并非罕见,对于无局部、远处转移的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来说,内镜下治疗是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的。

  • 标签: 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全口无牙颌患者开展下颌吸附性义齿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开展全口无牙颌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实施传统义齿制作并修复相关组织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实施下颌吸附性义齿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能力和佩戴舒适感同对照组相比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组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 )在本院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本院 2019 年 1月至 2020年 6月分离的 105株 CRE菌株,采用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以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 , LIS系统和 WHONET软件 统计细菌分布情况 , 并分析其耐药性。 结果 105 株 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 44株, 41.90%),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 35株, 33.33%),检出病区主要为重症医学科( 39株, 37.14%), 105株 CRE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 ,合计为 1.90%。 结论 CRE 菌耐药性高,应加强对 CRE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以及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遗传咨询及精准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G6PD筛查的63 60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制备干血斑。初筛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初筛阳性新生儿进行电话召回;进一步确诊采用G6PD/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法和基因检测,对初筛阳性新生儿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63 606例行G6PD初筛的新生儿中,检出G6PD阳性新生儿4 267例,初筛阳性率为6.7%。其中,男、女性G6PD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0.3%(3 508/33 988)、2.6%(759/29 618),男性初筛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 < 0.01)。对召回的同时行G6PD/6PGD比值法和基因检测的777例新生儿(男性519例、女性258例)进行比较分析,男性新生儿两种方法的确诊率一致,均为95.6%(496/519)。女性新生儿中,G6PD/6PGD比值法、基因检测分别检出确诊病例168、236例,确诊率分别为65.1%(168/258)、91.5%(236/258)。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表明,广西5种常见基因型分别为c.1388 G>A、c.1376 G>T、c.95 A>G、c.871 G>A、c.1024 C>T。结论广西新生儿G6PD初筛阳性率较高。对初筛阳性的女性新生儿建议同时行G6PD/6PGD比值法和基因检测确诊,以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