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的肺癌介入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4:Snyder希望理论护理)与对照组(34: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数据对比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弹性评分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Snyder希望理论护理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提升护理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预警管理预防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在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一般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预警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MARSI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实验组MARSI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警管理在预防PICC置管部位MARSI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MARSI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小儿肺炎的患儿18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93例,使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93例,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护理后均有一定好转,但实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新突变致早发型痴呆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2019年9月26日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表现为额颞叶痴呆样症候群的早发型痴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采集,并对先证者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结果先证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第154位密码子发生p.R52C纯合突变,家系中4名成员为杂合携带者,1名有类似临床表现者已故,无法检测。先证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额颞叶萎缩、双侧白质高信号、胼胝体变薄,双手、足部平片未发现有骨囊变改变。结论患者表型为额颞叶痴呆样痴呆、癫痫,不伴有骨囊变,基因检测显示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该突变很可能为致病突变。对早发型痴呆,尤其当伴有癫痫发作、共济失调不典型表现时,应进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良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良性子宫肌瘤患者,将9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2组,45例/组。单月就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双月就诊--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的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良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分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的良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