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原因,以及再住院对患者长期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剔除未能完成术后随访或无法准确测量体质量和完成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第1、2、3个月问卷随访再入院发生时间、原因以及转归;术后第1、3、6个月随访患者体质指数;术后1年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评估患者体质指数、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中营养状况采用体质指数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相关血液检查指标评估。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结果共纳入胃癌患者259例,全部病例完成3个月的随访,236例完成12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44例(17.0%),主要包括胃肠功能障碍16例(36.3%)、肠梗阻8例(18.2%)、吻合口狭窄8例(1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4分(OR=1.481,95%CI:1.028~2.132)、术后并发症(OR=3.298,95%CI:1.416~7.684)和切除范围(OR=1.582,95%CI:1.057~2.369)为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12个月,与未再入院患者相比,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患者体质指数存在下降趋势[-2.36(-5.13,-0.42)kg/m2 比-1.73(-3.33,-0.33)kg/m2,Z=1.850,P=0.065];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更低[(122.1±16.6)g/L比(129.8±18.4)g/L,t=2.400,P=0.017;(40.9±5.0)g/L比(43.4±3.3)g/L,t=3.950,P<0.001];生活质量中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降低[83(67,100)分比100(83,100)分,Z=2.890,P=0.004]。结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行全胃或近端胃癌根治术以及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为患者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应对此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患者可能造成远期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下降,应对已经发生再入院患者,进行营养跟踪,及时给予评估和干预,提高患者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再入院率 体质指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正在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围绕它的组织来源、分型和治疗存在很多争议和讨论。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流行病学、分型分期、诊疗方法等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手术"的全新辅助治疗模式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8—2020年间前瞻性纳入局部晚期胃腺癌或Siewert 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28例,首先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放疗剂量为45 Gy,1.8 Gy/次,同步口服替吉奥40~60 mg,2次/d。CCRT后3周接受4~6周期SOX方案巩固化疗(CNCT)。CNCT结束后4~6周完成胃癌D2根治术。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治疗,治疗中≥3级不良反应在CCRT期间出现3例(11%),分别为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食欲下降;在CNCT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2例(7%)、血小板下降3例(11%)。共20例(71%)完成手术,达病理完全缓解者占50%。3例手术并发症分别为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中期分析结果示局部晚期胃癌接受全新辅助治疗可获得显著的降期,治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可耐受。

  • 标签: 胃肿瘤/放化疗法 胃肿瘤/化学疗法 治疗结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UD-EGC)后水平及垂直切缘阳性率高,淋巴结转移风险较大,因此存在争议。本研究对比ESD与外科手术治疗UD-EGC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入组标准:(1)早期胃癌,行ESD手术或外科手术;(2)组织学类型包括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细胞癌伴印戒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3)术前经CT和超声内镜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既往因胃癌行手术治疗;(2)合并其他肿瘤;(3)死亡原因不明;(4)ESD术后1个月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根据上述标准,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ESD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的UD-E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进一步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结果,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各61例患者入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ESD组中位手术时间46.3(26.5, 102.3)min,整块切除率100%(61/61),完全切除率93.4%(57/61)。ESD组有4例(6.6%)切缘阳性,其中2例为水平切缘阳性,2例为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阳性。外科手术组有1例水平切缘阳性,无垂直切缘阳性。两组切缘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59.8(3.0~131.5)个月,ESD组和外科手术组的随访率分别为82.0%(50/61)和95.1%(58/61)。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6.7%(P=0.641),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6.6%(P=0.68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D组有1例(1/61,1.6%)发生淋巴结复发,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外科手术组中有1例(1/61,1.6%)发生局部复发,为吻合口复发;另有1例(1/61,1.6%)发生远处转移。结论ESD治疗UD-EGC的远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胃肿瘤,未分化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行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56例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切除术后未达到治愈标准追加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价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56例患者内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共44例(79%),其中有38例(68%)侵犯黏膜下层深度超过500 μm,切缘阳性33例(59%)。补救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6例(11%)有淋巴结转移,14例(25%)有肿瘤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深的黏膜下层浸润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 CI=1.000~1.002,P=0.03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21%),出现腹腔或吻合口出血需要手术干预者3例(5%)。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中高危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追加手术是有必要的;腹腔镜补救手术是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患者安全可行的补救方式。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检查 淋巴转移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3)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4)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8例,女性132例,年龄(55.0±10.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SOX(替吉奥+奥沙利铂)151例,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105例,FLOT(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66例以及DOS(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68例;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100例,采用SOX方案2~4周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替吉奥)。术后并发症指术后出现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术后梗阻、术后狭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根据Clavien-Dindo法评定术后并发症分级。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87/490,总计101例次),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Ⅲ~Ⅴ级)29例,非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Ⅰ~Ⅱ级)5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3.077,95% CI:1.827~5.184,P<0.001)和胃切除范围(HR=1.735,95% CI:1.069~2.814,P=0.026)是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全组患者随访时间0.7~131.8(中位数21.5)个月,5年生存率为47.4%。并发症组(87例)与无并发症组(403例)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3.2%和50.9%(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06,95% CI:1.248~2.913,P=0.003)、ypTNMⅡ~Ⅲ期(Ⅱ期:HR=5.853,95% CI:1.778~19.260,P=0.004;Ⅲ期:HR=10.800,95% CI:3.411~34.189,P<0.001)、手术时间>3.5 h(HR=1.492,95% CI:1.095~2.033,P=0.011)、全胃切除(HR=1.657,95% CI:1.216~2.257,P=0.001)以及术后并发症(HR=1.614,95% CI:1.125~2.315,P=0.009)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治疗(HR=0.578,95% CI:0.421~0.794,P=0.001)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手术切除范围密切相关,重视减少并发症的损害及加强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新辅助治疗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胃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2位,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和健康。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筛查体系不完善,中国约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根治性手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单纯手术治疗和传统的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术前新辅助治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减小肿瘤原发灶、消除肿瘤微转移、减少术中散播和术后复发、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等优点。近年来,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取得进展。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重要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SD的255例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同时性癌、异时性癌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果255例EGC患者中,分化型EGC(D-EGC)组175例,未分化型EGC(UD-EGC)组8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171例,超出ESD扩大适应证84例。255例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2.0%),同时性癌5例(2.0%),异时性癌6例(2.4%)。D-EGC组患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1.7%,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P=0.675)。D-EGC组和UD-EGC组同时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1.2%,异时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3.4%和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GC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3%,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9%,P=0.236)。D-EGC组患者的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 P=0.156)。结论ESD治疗EGC的远期疗效好。EGC患者ESD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异时性癌的发生,这些病变再次实施ESD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D2根治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对规范胃癌的外科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随着胃癌外科领域的膜解剖理念的不断发展,对胃癌的手术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胃癌患者,是否能够完成膜解剖胃癌根治术是当下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如果新辅助治疗使系膜边癌推向系膜内,理论上膜解剖手术联合新辅助治疗是有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疗效的。但膜解剖在新辅助治疗患者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1)新辅助治疗胃癌患者术中胃周组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干扰到层次的解剖,由于患者凝血功能的破坏造成出血明显,很难达到"微出血"或者"无血",因此,对于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患者是否能够实施膜解剖的胃癌根治术,尚存争议;(2)对于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是否需要行膜解剖手术,临床中是通过强化新辅助治疗来获得最大的病理缓解率,还是以膜解剖手术获取患者的生存获益,尚存争议。开展膜解剖手术在新辅助治疗患者中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是解决众多临床困惑的唯一途径。

  • 标签: 胃肿瘤 膜解剖 新辅助化疗 D2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