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肌肉体积及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其中第一眼位不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为A组,第一眼位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5三棱镜度)的患者为B组;健康志愿者为C组。采用MRI冠状位扫描观察各组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体积的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比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A组患者19例(38只眼),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0岁;B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岁;C组健康志愿者20名(40只眼),3个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匹配(均P>0.05)。3个组间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58.6±44.9)mm3,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34.7±35.6)mm3,C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437.5±49.3)mm3,A组、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均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5,6.025;均P<0.01);除内直肌外,其他直肌肌肉体积在3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内直肌及外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和C组比,B组患者体积比值更分散。结论共同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变化不明显,内直肌体积明显减小,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分布较分散可能与小度数垂直斜视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23-227)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并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有闭合性颅脑损伤史,第一眼位存在旋转性复视,眼球运动检查可见受累眼上斜肌麻痹,不伴有明显下斜肌功能运动过强。术前行双眼被动牵拉试验,术中根据被动牵拉试验肌腱松弛情况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旋转斜视角度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旋转斜视角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前部1/3上斜肌肌腱根据肌腱的松弛程度行6.0~10.0 mm折叠,折叠量为(7.7±1.8)mm。术中患者均主诉第一眼位旋转复视明显好转,双马氏杆测量第一眼位主观外旋转度数由术前10°(8°,15°)改善至术后第1天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P<0.05)。随访时间为(112±38)d,患者末次随访时第一眼位外旋转度数为2°(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5;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旋转复视主诉。结论成年人后天性外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能够有效改善第一眼位外旋转斜视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期随访效果稳定,未发生明显回退。(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85-688)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直直肌分级断腱术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第一眼位小度数[≤10三棱镜度(PD)]垂直斜视的12例成年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8±8)岁,病程(15±7)个月。所有患者除外颅脑疾病和眼眶及眼外肌异常。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第一眼位斜视度数及双马氏杆试验测量主观旋转斜视角度。根据检查结果行鼻侧或颞侧上直肌或下直肌分级断腱术。观察术后第1天与末次随访时垂直斜视度数与旋转斜视角度的变化及垂直直肌断腱比例与垂直斜视矫正度数的关系。垂直斜视度数以M(Q1,Q3)表示,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Friedman检验(Bonferroni校正)及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术前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为7.00(5.25,7.75)PD,术后第1天为1.00(1.00,2.00)PD,末次随访时为1.50(1.00,2.00)PD,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患者术后旋转斜视角度无明显变化。线性拟合分析显示垂直直肌断腱比例为50%~90%可矫正5~8 PD的垂直斜视(R2=0.72;P<0.001)。结论垂直直肌分级断腱术能够有效改善小度数垂直斜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眼外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患者9例,招募健康志愿者10名。采用MRI连续冠状扫描观察和计算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变化。根据检查结果分组:A组为双眼对称性DVD组,B组为非对称性DVD组,C组为健康志愿者组。将A组分为主视眼(A-D)和非主视眼(A-nD),B组分为显著DVD眼(B-s)和非显著DVD眼(B-m)进行分析,分别与C组眼外4条直肌和上斜肌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5例(10只眼),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2±4)岁;B组患者4例(8只眼),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8±8)岁;C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5±6)岁;3组间年龄(F=0.45,P=0.648)和性别(χ2=0.78;P=0.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内直肌=0.52,F外直肌=0.62,F上直肌=0.72,F下直肌=1.16;均P>0.05)。眼外肌4条直肌中,A组和B组内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62.8±64.4)、(560.6±53.2)、(557.0±48.7)、(551.5±45.8)mm3]、外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19.8±44.5)、(511.0±49.4)、(501.0±35.6)、(498.3±45.3)mm3]和上直肌[A-D、A-nD、B-s、B-m分别为(472.8±66.9)、(449.4±41.7)、(433.0±60.8)、(412.5±54.5)mm3]体积均大于C组[内直肌:(423.3±51.9)mm3,外直肌:(439.7±35.3)mm3,上直肌:(328.1±36.5)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和B-m下直肌体积与C组相比[A-D、B-m和C组分别为(453.8±46.8)、(463.0±16.6)和(380.4±59.7)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DVD患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基本正常,但内直肌、外直肌和上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而对称性DVD主视眼和非对称性DVD非显著DVD眼下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因不典型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特点、可能病因及手术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AACE并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8±7)岁,12例患者均伴有复视主诉,发病时长(8.83±3.71)个月,均行眼部常规检查除外弱视及眼部器质性病变,行眼眶及头颅MRI检查除外眼眶及颅脑疾病,并经病史询问否认存在引起AACE的常见诱因(如单眼遮盖、精神或心理因素、中高度近视眼等)。分析此类患者的发病特征、看近(33 cm)与看远(5 m)斜视度数差异以及斜视矫正手术前、后斜视度数和立体视变化。选取同期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单眼斜视矫正手术治疗且性别、年龄匹配的1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及10例自幼发病、无复视症状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资料作为对照,比较3类患者内直肌肌止点位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AACE患者睫状肌麻痹后验光的等效球镜度数为(1.70±0.88)D;术前第一眼位看近的内斜视度数为(22.42±5.82)三棱镜度(PD),看远的内斜视度数为(20.00±4.86)PD,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术中行被动牵拉试验,所有患者双眼内直肌无明显紧张或挛缩,外直肌无麻痹情况存在。12例AACE患者内直肌肌止端附着点距角膜缘距离为(5.20±0.27)mm,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5.30±0.25)mm,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为(5.30±0.31)mm,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8)。12例AACE患者术后6周、3个月和6个月均残留小度数隐性内斜视(平均3.42~6.33 PD),且术后立体视较术前好转,术前有2例患者无立体视,术后12例患者均有立体视。结论病因不典型AACE患者不合并高度近视眼,无远视眼,看远与看近内斜视度数无明显差别,推测其内斜视的产生可能与先天存在的隐性内斜视失代偿有关,从而产生复视的临床症状,常规手术量能够减轻内斜视,恢复立体视,但术后仍残存少量隐性内斜视,此类患者内直肌附着点无异常。(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4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