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宫颈鳞癌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测量的APTw值及其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方法前瞻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24例宫颈鳞癌患者,均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Ⅲ期,于3.0 T MR扫描仪行盆腔形态学MRI、三维快速自旋回波APTw和DWI成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病灶最长径、病灶最大层面的APTw值和ADC值。计算观察者间ICC以评估测量一致。由1名病理科医师评估病灶Ki-67标记指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宫颈鳞癌病灶APTw值、最长径、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结果宫颈鳞癌的APTw值为(2.9±0.5)%,观察者间测量一致良好(ICC=0.972,95%CI 0.937~0.988)。宫颈鳞癌APTw值与Ki-67标记指数[(61.9±18.7)%]呈中度正相关(r=0.532,P=0.008)。宫颈鳞癌病灶最长径为(28.7±10.6)mm,ADC值为(0.998±0.217)×10-3 mm2/s,与Ki-67标记指数均无明显相关(r=0.038、P=0.859,r=0.238、P=0.263)。结论APTw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鳞癌的增殖活性。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超低剂量CT(ULDCT)应用深度学习重建(DLR)进行肺癌筛查的可行,并比较其与ULDCT混合迭代重建(Hybrid IR)及常规剂量CT(RDCT)Hybrid IR的图像质量和结节检出率。方法前瞻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肺结节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RDCT(120 kVp,自动管电流)和ULDCT(100 kVp,20 mA)扫描,并采用Hybrid IR(AIDR 3D)重建RDCT图像,采用AIDR 3D和DLR(AICE)重建ULDCT图像。记录辐射剂量和结节数。使用主气管及左肺上叶的客观噪声、信噪比(SNR)、肺部总体及结节的主观图像评分评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Likert 5分制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ULDCT与RDCT辐射剂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对3种重建方法的定量指标、客观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32~74(55±11)岁。ULDCT的辐射剂量为(0.17±0.01)mSv,显著低于RDCT[(1.35±0.41)mSv,t=15.46,P<0.001]。ULDCT-AICE、ULDCT-AIDR 3D及RDCT-AIDR 3D图像在气管CT值、气管噪声、气管SNR、肺实质噪声及肺实质S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LDCT-AICE的气管及肺实质图像噪声、气管CT值显著低于ULDCT-AIDR 3D(P<0.05),与RDCT-AIDR 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CT-AIDR 3D、ULDCT-AIDR 3D、ULDCT-AICE总体图像质量和肺结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0.57、117.20,P<0.001),其中ULDCT-AICE总体图像质量和肺结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ULDCT-AIDR 3D(P<0.05),与RDCT-AIDR 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CT-AIDR 3D、ULDCT-AIDR 3D、ULDCT-AICE方法检出结节的数量一致,均为72个。结论胸部ULDCT采用DLR重建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且与Hybrid IR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图像噪声并提高SNR,并对肺结节的显示良好,图像质量及结节检出效果不弱于目前临床中常规使用的RDCT Hybrid IR。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重建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以MRI为参照,探讨不同延迟强化容积占比下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节段细胞外容积(ECV)的可行。方法前瞻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27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在1周内行心脏光谱CT和MR检查,根据MR图像上每个心肌节段延迟强化容积占比,将心脏节段分为3组:A组(0~4%)、B组(5%~49%)和C组(50%~100%)。由2名医师分别测量并计算相应的心肌ECV。整体心肌及每组心肌节段的CT-ECV和MRI-ECV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一致采用Bland-Altman检验。2名医师测量的CT-ECV和MRI-ECV组内一致采用ICC评价。结果27例患者共432个心脏节段,其中A组199个心脏节段,B组151个心脏节段,C组82个心脏节段。27例患者整体心肌CT-ECV为32.25%(28.04%,34.28%),MRI-ECV为32.27%(28.35%,34.77%),两者间相关很高(r=0.969,P<0.001)。CT-ECV和MRI-ECV一致分析的偏倚为0.4%(95%CI -6.9%~7.8%)。A、B、C 3组CT-ECV分别为28.23%(26.18%,29.92%)、33.29%(30.16%,35.96%)和40.22%(34.06%,46.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9.219,P<0.001)。A、B、C 3组内CT-ECV和MRI-ECV的相关依次升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P<0.001)、0.852(P<0.001)和0.953(P<0.001)。A、B、C 3组内CT-ECV和MRI-ECV的一致偏倚较小,分别为2.0%(95%CI -17.6%~21.6%)、-0.4%(95%CI -13.8%~12.9%)和-1.8%(95%CI -17.4%~13.9%)。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CT-ECV和MRI-ECV组内一致ICC分别为0.877和0.945。结论心肌延迟强化容积占比越高,CT-ECV和MRI-ECV的相关越大,CT-ECV可作为MRI-ECV替代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

  • 标签: 心力衰竭 细胞外容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特征追踪(FT)技术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与局部心肌应变的可行。方法前瞻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于7 d内完成CCTA和心脏MR(CMR)检查。采用CVI 42后处理软件分析图像,获得左心室心肌整体和局部应变参数,包括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整体周向应变峰值(GPCS)和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以及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径向应变峰值(PRS)、周向应变峰值(PCS)和纵向应变峰值(PLS);同时测量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等。CCTA和CMR图像测量值的差异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相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CCTA组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采用ICC评估。结果CCTA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为6.00(4.86,7.63)mSv。CCTA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极好,ICC为0.85~0.98。整体应变参数中,CCTA的GPCS值[-8.10%(-10.32%,-5.20%)]小于CMR[-8.49%(-13.79%,-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P=0.031)。两种测量方法间GPRS和GP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A和CMR间GPRS、GPCS和GPLS均呈强相关(r=0.65、0.63、0.71,P<0.001)。局部应变参数中,CCTA组中间段和心尖段的PCS值小于CMR组(Z=-2.17、-2.62,P均<0.05);余各节段局部应变参数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基底段-PCS、基底段-PLS、中间段-PRS和心尖段-PRS呈中度相关(r=0.46、0.52、0.58、0.53,P<0.05);余局部应变参数呈强相关,r值为0.64~0.70,P均<0.001。心功能参数中,CCTA和CMR的LVEF、LVSV、LV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极强(r=0.90、0.89、0.96,P<0.001)。结论基于CCTA-FT技术测量心肌应变的可重复性好,且与CMR测量结果间相关好,可作为无创便捷评估心肌运动功能的新方法。

  • 标签: 心力衰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和对钙化病变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确诊或拟诊冠心病的33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45~86(61.9±9.0)岁。所有患者接受CCTA检查并于1个月内进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采用DLR和混合迭代重建算法(HIR)重建CCTA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近段选取不同的感兴趣区测量两种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以Likert 4级评分法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1分,优秀;4分,不能诊断)。以ICA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LR和HIR的CCTA诊断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血流梗阻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共33例患者的123处病变纳入分析。DLR图像的噪声低于HIR图像(定义为主动脉根部CT值的标准差:18.12±3.66比24.19±5.71,P<0.001),CNR和SNR均高于HIR图像(主动脉根部CNR:43.83±23.73比26.38±9.69,P<0.001,SNR:26.66±7.83比21.23±8.65,P<0.001),主观评分优于HIR图像(1.12±0.41比1.46±0.60,P<0.001)。DLR与HIR对于诊断钙化病变所致冠状动脉血流梗阻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77.4%、78.9%和100.0%、63.5%、65.9%。与HIR相比,DLR图像上CCTA的假阳性病例减少3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DLR重建算法能够显著降低CCTA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DLR有助于提高CCTA对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血流梗阻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 冠状动脉疾病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光谱CT单能级技术结合高浓度对比剂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可行。方法前瞻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光谱CT检查的确诊或疑似有冠状动脉疾病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高浓度对比剂400 mg/ml碘美普尔18 ml,流率2 ml/s)和B组(常规对比剂370 mg/ml碘帕醇45 ml,流率4 ml/s)。A组重建获得不同亚组,即各个单能级图像40~80 keV(间隔10 keV)和传统混合能级图像(A2组),B组重建获得传统混合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组各个亚组和B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高年资医师以4分法评估A组各个亚组和B组图像的图像质量(1分:不能接受,4分:优秀)。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A组各个亚组和B组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若总体存在差异,则用Steel Dwass检验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A组各个亚组不同血管节段的CT值、噪声、SNR、CNR和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O的CT值在40、5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5),LAD中段、LCX中段及RCA中段的CT值在4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噪声在40 keV、A2组和B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50~80 keV噪声均小于B组图像噪声(P均<0.001)。AO的SNR、C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AD中段、RCA中段的SNR在40、5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AD中段、RCA中段的C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CX中段的S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CX中段的CNR在40~7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5)。A组各个亚组和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组40、50 keV图像的评分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0~80 keV、A2组图像的评分低于B组图像(P均<0.001)。结论40、50 keV单能级图像联合高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在降低对比剂用量和对比剂流率的同时提供了相当或优于常规扫描方案的图像质量,为临床患者的冠状动脉扫描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结合压缩感知、高速实时成像及回顾全自动非刚性运动校正技术的自由呼吸心脏磁共振电影(cardiac cine with compressed sensing real-time imaging and retrospective fully automated non-rigid motion correction, cine-MoCo)序列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者右室(right ventricular, RV)功能及应变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进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检查的疑诊或确诊PAH患者。对所有纳入患者均完成标准的2D分段采集结合回顾心电门控电影序列(2D segmented cine imaging with retrospective ECG gating, cine-SegBH)及cine-MoCo图像采集,对两种电影序列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RV功能及应变定量分析。结果4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cine-SegBH与cine-MoCo的图像采集时间分别为(143±42)s及(115±2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e-MoCo获取的电影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价(5分标准)及欧洲CMR质量评估标准评价中优于cine-SegB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边缘锐利度测量结果显示,cine-SegBH与cine-MoCo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e-MoCo在RV功能[RV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RVEF),RV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s, RVEDV),RV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s, RVESV),RV每搏输出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s, RVSV)及RV心肌质量(right ventricular mass, RVM)]定量分析中,与cine-SegBH获取的对应结果均存在强的相关(r=0.966~0.992),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V心肌应变[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CS)及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GRS)]定量评价中,两电影序列在GCS及GRS评价中存在强的相关(GCS:r=0.895;GRS:r=0.908),GLS存在弱的相关(r=0.564),且cine-MoCo获得的各向应变参数结果均低于cine-SegB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ine-MoCo获取的GLS,GCS和GRS在轻度PAH患者(WHO Ⅰ~Ⅱ级,组1)中均低于cine-SegB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重度PAH患者(WHO Ⅲ~Ⅳ级,组2)中与cine-SegBH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电影序列在右室功能及应变定量参数评价中均表现出高的组内一致及组间一致。结论cine-MoCo相较于cine-SegBH在PAH患者中能够缩短图像采集时间并获得相似甚至更优的图像质量,能够准确评估RV功能的各项参数,并且能够准确评估重度PAH患者的RV应变参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肌应变 心功能分析 运动校正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 压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