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新生儿撤机后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撤机后呼吸困难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45例撤机后持续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黏膜炎16例(35.6%),肺外气道梗阻29例(64.4%)。29例肺外气道梗阻患儿中,声门下狭窄15例,11例为瘢痕增生引起,4例为痰痂形成引起;单纯喉软化6例,鼻腔狭窄2例,喉蹼2例,喉头水肿、声带麻痹、声带赘生物、气道痉挛各1例。16例支气管黏膜炎患儿经气道灌洗后供氧或无创呼吸支持治愈;11例声门下增生狭窄患儿中,9例经气管导管扩管治愈,2例经内镜介入治疗治愈;1例鼻腔膜性狭窄、2例喉蹼、1例声带赘生物患儿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余14例患儿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治愈出院。结论在严格把握撤机指征情况下,对撤机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考虑存在上气道及中心气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等肺外因素引起的气道梗阻,尤其应重视插管后声门下狭窄的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619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术后发生AKI 74例(11.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3.826,95%CI 2.267~6.458)、合并高血压(OR=2.376,95%CI 1.162~4.86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49,95%CI 1.024~1.07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OR=1.066,95%CI 1.027~1.106)、血小板计数降低(OR=0.994,95%CI 0.990~0.997)及淋巴细胞比例降低(OR=0.873,95%CI 0.774~0.985)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内部及外部验证,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 0.817 ~ 0.919),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 0.773 ~ 0.941),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结果提示建模组和验证组P值分别为0.932和0.424,预测模型校准度较高;决策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AKI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有效评估AKI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 IVC-CI)指导补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与干预组(E组),每组60例;根据入室时IVC-CI值是否小于35%对C组和E组进行再分组,C1组(22例)、E1组(24例)为IVC-CI<35%,C2组(38例)、E2组(36例)为IVC-CI≥35%。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照4-2-1法则补充术前液体生理需要量,C组患者的超声结果对补液不产生影响,E2组则通过加快补液将IVC-CI值降至35%以下再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E1组与C组维持10 ml·kg-1·h-1补液速度不变,扩容30 min后对患者实施麻醉。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高血压病史、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T0)、蛛网膜下腔麻醉前(T1)、麻醉后1 min(T2)、麻醉后5 min(T3)、麻醉后10 min(T4)、麻醉后30 min(T5)时MAP、心率。比较4组患者T0、T1时刻IVC-CI水平,蛛网膜下腔麻醉后30 min内低血压发生率,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例数,蛛网膜下腔麻醉前、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以及T0、术毕时刻乳酸(lactic acid, Lac)及PaCO2。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根据低血压定义分为低血压组(46例)与正常血压组(74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IVC-CI在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诊断效能。结果4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及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MAP在T2~T5时刻均有所下降,心率在T3时刻有所上升(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T2、T4、T5时刻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刻,C1组、E1组IVC-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1组比较,C2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0时刻,IVC-CI水平增高(P<0.05);与C2组比较,E1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1时刻,IVC-CI水平降低(P<0.05);与T0时刻比较,E2组T1时刻IVC-CI降低(P<0.05)。麻醉后30 min内,C1组与E1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E2组(P<0.05);与C2组比较,C1组、E1组、E2组低血压发生率均降低(P<0.05)。C2组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多于C1组、E1组及E2组(P<0.05)。E2组患者麻醉前输液量高于C1、C2及E1组,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低于C1、C2及E1组(P<0.05)。T0、术毕时刻4组患者Lac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1时刻患者的IVC-CI是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2.53,P<0.05),心率为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IVC-CI为35%时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66.79%,特异性为84.72%,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对IVC-CI≥3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前通过IVC-CI<35%为目标导向补液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IVC-CI为35%时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人类最早使用X射线进行医学治疗起源于13世纪,人们发现使用X射线能够更加轻易的穿透患者的身体组织,并根据患者的组织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反射效果,从而能够为医学治疗提供较大的辅助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技术的完备,这一技术逐渐发展为CT影像技术,并且使用CT影像技术来进行临床病症的治疗也逐渐走向了深化的过程。使用X射线扫描人体断层后,将传回的信号使用电脑进行矩阵处理,然后通过电信号的方式将其以一种影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以及最小的危害性为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式,本文将从CT工作原理与目前在医学领域的新应用入手,探讨CT影像技术对于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