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较多内容,为保证工程项目有效开展,还要明确工程管理的不足,积极开展精细化、动态化控制。鉴于此,下面文章对建筑工程现场工程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提升措施。
简介:摘要:佛山是制造业之都,家电之都,应该有一座家电博物馆来见证佛山家电发展史。现在的学生都缺乏生活常识、动手能力,还有缺乏创新意识,连生活当中的生活用品的基本的结构、原理他都不懂,谈何科技创新?学生不可能凭空去进行科技创新。家用电器的这个更新换代很快,家电全身上下都有很多物理知识,而且每一个产品的更新换代意味着一种新的物理知识、新的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来,但很多学生是不懂得这个更替过程,因此我们创立家电博物馆,开设拆装废旧家电课程,通过“拆、改、创”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科技研究、动手实践、创新创造的兴趣,为STEAM教育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技能学习中,角的度量一直以来是一个学习难点。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学习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传统课堂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 技能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对技能学习 本质的理解。本文以《角的度量( 2)》一课为例,从具体的实际案例出发,力图阐述如何改变原有技能学习模式,通过问题引领,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主动建构认知,理解知识 的本质内涵,掌握量角的技能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简介: 【摘要】所谓反思,是指人的一种心理、认识活动。对于数学反思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想反思,教给学生的反思方法,让学生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進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反思意识;反思方法;反思习惯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以,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离不开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因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它是数学潜能的重要内容,是后续数学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想反思 反思意识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长期的、有效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问题结果进行自我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格式是否规范,方法是否合理,答案是否准确等,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互逆验算、估算检验、不同方法解答检验、代入法检验等。第二,培养学生总结的意识。在学生初步具有了检验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总结的意识,促进知识网络的主动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培养学生审视解题策略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解题策略,要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探索更简单的解题途径。 二、教给学生的反思方法,让学生会反思 反思方法是反思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反思能力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中,应该重视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反思方法,从而真正学会反思。 1.课前反思法 课前反思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进行一些必要自我反思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场景引入法,通过实验、多媒体、编制故事等手段来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亲临问题的焦点,面对思维的挑战,寻求解决的方法。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高年段学生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特点,对有些学习内容可事先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反思评价表,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五年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一课的预习反思评价表,可以编拟以下题目:①我能独立分析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吗?②我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③我能独立解答同类应用题吗?④我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有新的发现吗? 2.课中反思法 课中反思法是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应反思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新知导入时引导反思。在提出问题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的探究方法。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续的“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迁移,从而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第二;在探究新知时引导反思。学生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对自己学习的反思,缺少了学生自我反思,就难于促进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三;在纠错中引导反思。学生做错题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粗心的,有笔误写错数字或符号的,有考虑不周全而出错的。例如: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遇到这样一道题; 2/15+7/9+3/15+2/9,有些学生是这样做的: 2/15+7/9+3/15+2/9=( 2/15+3/15) +( 7/9+2/9) =1+1=2。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反思:这道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通过反思,很快得出由于受“凑整”思维定势的影响,把 2/15+3/15的结果错算成了 1,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次改错,你有什么收获?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了纠错追因的意识,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爱反思 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协同的过程,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课堂外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如果教师能不断总结并付诸实践,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建立学习档案”的习惯 给自己建立数学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常性的、及时的收集与分析,通过学习档案进行数学反思。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完美与成功目标的向往,增长智慧与才干。 2.养成“反思他人回答”的习惯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反思他人回答的习惯,如“这样回答正确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学会从他人的回答中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让学生明白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学习的合理性水平。 总之,数学反思有助于弄清数学问题的实质,有利于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更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对问题实质、知识特点及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想反思,而且会反思,同时爱反思,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巩玉存 .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J].中华少年, 2016,( 15) . [2]纪成涛 .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玩陀螺》教学与反思 [J].山东教育, 2016,( Z1) . [3]沈志林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