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以下简称CD64)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1组及同期接待的健康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2组。三组新生儿均采集外周血检测PCT、SAA、CD64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血培养,总结细菌感染类型。对比三组检测结果,分析单独检测、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比较不同细菌感染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PCT、SAA、CD64水平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PCT、SAA、CD64水平高于对照2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PCT、SAA、CD64单一检测(P均<0.05);革兰阴性菌感染与革兰阳性菌感染在PCT与CD64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更高(P<0.05),但二者在SAA上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非感染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有明显的外周血PCT、SAA、CD64水平升高现象,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还可鉴别病原菌类型,从而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有创动脉检测在危重症新生儿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调查,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选取 A医院当中 2019—2020年的危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当中的危重症新生儿的有创血压监测评估,本次研究新生儿一共有 78名。通过对比普通监测与有创动脉监测两组监测数据,深入分析哪种监测方式更能够直观高效的发现危重症新生儿所患有的病症。结果:通过运用有创动脉监测技术,在七十八名实验危重症新生儿中,桡动脉置管 60例,胫后动脉置管 18例,通过有创动脉监测的危重症儿童无一人出现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监测能够为抢救危重症新生儿提供宝贵的机会,并且通过合理的护理与检测能够避免危重症新生儿出现不同形式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对体液免疫状态及新生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产检并生产的200例HBV感染孕妇纳入本研究,按照HBV DNA载量不同分为4组,另选50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对比各组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新生儿HBV感染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载量组血清IgG、IgM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高载量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血清ALT、AST、GGT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比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孕妇HBV DNA载量上升,会增加孕妇体液免疫紊乱、肝功能受损及新生儿HBV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故临床可动态监测HBV DNA载量,以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呼吸道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密闭式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分别对他们施以常规护理和呼吸道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SpO2、 MAP、HR。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SpO2、 MAP、HR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施以呼吸道综合护理能稳定患儿吸痰过程中生命体征,缓解患儿的情绪波动,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