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际科研合作中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风险,思考并探讨在知识产权层面的风险管控举措。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和总结人类遗传资源的特殊属性和战略地位,回顾国际合作中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政策制度,深入分析其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点,提出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的风险管控建议。结果我国关于人类遗传资源的规范性管理日趋完善,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层面尚缺乏具有实操性的操作细则,实质性参与度不够,对人类遗传资源的战略意识和风险认知尚不足。结论在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中,应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明确操作细则,提高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实质参与度,增强对人类遗传资源的战略意识和风险认知,并在执行管理机构层面做好支撑。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差,手术切除辅以同步放化疗的标准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收效甚微。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的微环境中,存在不同类型、数量众多的被胶质瘤招募而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胶质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的功能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差,手术切除辅以同步放化疗的标准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收效甚微。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的微环境中,存在不同类型、数量众多的被胶质瘤招募而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胶质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的功能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典扩散方程建模求解,设计并研制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材料与方法建立信号源导入系统,设计多频段射频激发与信号采集单元,开发图像处理、建模计算与可视化模块,集成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将12只成年雄性斯普拉-道来氏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传统磁示踪法技术方案(n=6)与本研究系统方案(n=6)进行探测,计算并比较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等参数,对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引流过程进行可视化。结果该仪器可同步提供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结构参数及其内分子扩散情况,实现ISF引流途径的全脑示踪。相对于传统技术方案组,本研究系统组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均下降(P均<0.01),且两个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均减小。结论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的研发将ECS探测过程标准化、自动化,使得探测结果更加稳定、更趋向于真实水平,为后续兼容电阻抗、化学等多种信息的ECS探测仪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探讨合理有效的高校跨学科实体机构运行与管理机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熟的跨学科实体研究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国内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良好运行及科学管理提出参考性意见与建议。结果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实体机构多具有人才组织形式灵活、科研平台共享机制充分以及与产业界密切合作的特点,有效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产生、传播及转化的全过程与良性循环,驱动跨学科实体机构的高效运转。同时,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与评估体系为管理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撑。结论国内高校跨学科实体机构应采取矩阵式、灵活的人才团队组建方式,真正实现多元化背景的人才流动,提升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建立实质性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的建立;探索"外延式"知识转移机制,促进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在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研究关键因素的前提下形成科学明确的机构管理办法与评价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硬膜外动脉贴敷术(epidural arterial implantation, EAI)对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流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0只240~280 g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AI组(术后7 d、14 d)、EAI对侧测量组(术后7 d、14 d)5组,每组均为6只。用磁示踪法对丘脑区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内ISF引流进行探测,用扩散系数分布图(diffusion of extracellular space-mapping, DECS-mapping)技术研究ISF引流改变的潜在机制,获取宏观ISF引流分布指标:半衰期T1/2,以及ECS结构参数:扩散速率D*、迂曲度λ、容积占比α。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变化,并应用旷场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的运动和认知能力。结果磁示踪法和DECS-mapping分析显示,EAI7、EAI14组的半衰期较其余组下降(P<0.01),表示同侧丘脑区ISF流动速度加快;EAI7、EAI14组的扩散速率、容积占比较其余组上升(P<0.05),迂曲度较其余组下降(P<0.05),代表同侧丘脑区ECS构象变化导致分子扩散运动加快。空白对照组、EAI14组的脑血流量未见差异(P>0.05),表示该手术短期内未改变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大鼠行为学检测各组指标未见差异(P>0.05),表明该手术未损害大鼠运动、认知能力。结论EAI可以通过改变大鼠同侧丘脑区ECS微观结构,促进ISF流动,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脑ECS主动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