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ANPCE)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ANPCE患者31例31只眼(ANPCE组)以及同期检查确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17例17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患者年龄(t=-0.564 )、性别构成比(χ2 =0.1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6、0.670)。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肿瘤高度、最大基底径、最大径、最大径与基底径比值及最大径与高度比值。观察肿瘤位置、形态、内回声强度、回声均匀性、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虹膜、继发虹膜膨隆、晶状体不全脱位等。两组患眼测量参数及观察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ROC曲线下面积(AUC),筛选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指标。结果ANPCE组、对照组患眼肿瘤最大径、高度、最大基底径、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最大径与高度比值分别为(5.64±0.98) mm、(4.24±0.59)mm、(3.66± 0.71)mm、1.58±0.34、1.34±0.19和(7.82±2.03)mm、(4.47±2.44)mm、(7.02±1.96)mm、1.13±0.16、2.09±1.06. ANPCE组肿瘤最大径、最大基底径、最大径与高度比值均小于对照组,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9、-6.808、-2.924、6.257,P<0.05 )。ANPCE组肿瘤主要表现为球形(87.1%,27/31)、声衰减不显著(77.4%,24/31 )、较少侵犯根部虹膜(77.4%,24/31)、瘤体多位于睫状体冠部(74.2%,23/31);对照组肿瘤主要表现为半球形(47.1%,8/17)或球形(47.1%,8/17)、声衰减显著(76.5%,13/17)、多侵犯虹膜(70.6%,12/17)、瘤体多位于睫状体平坦部至冠部(76.5%,13/17)。两组患眼间肿瘤基底部位置、形态、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虹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2、19.767、13.118、10.58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声衰减程度和是否侵犯虹膜的AUC较高,分别为0.881、0.769、0.740。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对ANPCE和睫状体黑色素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肿瘤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根部虹膜是鉴别两种肿瘤的重要参数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腺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1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且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PE腺瘤15例(15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眼部超声影像图中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的肿瘤内血流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5.7±10.2)岁,范围25~58岁。出现最多的症状是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11例),其他包括眼前黑影或遮挡感(3例)和无症状(1例);1例患者存在既往眼部外伤史,其余患者均没有明确眼部外伤史。RPE腺瘤生长部位分散。超声检查示肿瘤最大基底径(8.07±2.75)mm,高度(4.02±1.81)mm;形态多为陡峭隆起的圆顶形(6例),边缘不光滑,内部呈中或低回声,其中2例肿瘤内部可见挖空征;无脉络膜凹陷;可继发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混浊;CDFI检查示肿瘤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RPE腺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是多为陡峭隆起的圆顶形态、边缘不光滑、无脉络膜凹陷,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近视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在东亚地区尤为严重。鉴于其患病率高,眼部并发症多,目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遏止近视眼患病人数的迅猛发展。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的保护因素,且日光可以延缓近视眼的进展,因而作为日光与近视眼之间潜在媒介的维生素D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负责调节钙磷代谢,此外它还与多种眼病相关,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本文总结了与维生素D和近视眼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利用维生素D进行近视眼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70-476)
简介: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治疗已经到了挽救生命的同时挽救视力(life-saving and vision-saving care)的阶段。既要提高RB患儿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要保留眼球,提高生活质量。诊断不及时,不恰当的治疗,都会引起RB复发、向眼外蔓延和转移,保眼率降低,生存机会减少。随着对RB治疗的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式不断出现,如何正确选择、评价这些治疗方式,对RB患儿采取最安全有效的规范化治疗,达到远期治愈的效果,是临床医生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黑色素细胞瘤(MCOD)的超声形态、超声造影特点,观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MCOD患者35例(35只眼,35个病灶),分析病灶的超声检查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伴随表现、病变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等。其中1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形态:6个病灶(17.1%)超声表现为视盘前半球形强回声,29个病灶(82.9%)表现为视盘前局限隆起强回声;大小:病灶最大基底径(4.0±0.8)mm,高度(1.9±0.4)mm;内部回声:8个病灶(22.9%)内部回声均匀,27个病灶(77.1%)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35个病灶(100%)边界均清晰;伴随表现:15个病灶(42.9%)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9个病灶(54.3%)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16个病灶(45.7%)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13个病灶中11个(84.6%)内可见造影剂微泡填充。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MCOD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睫状体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眼内肿瘤,由于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其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眼科医生需充分发挥裂隙灯显微镜及透照试验的作用,捕捉隐蔽的睫状体肿瘤引起的眼前节继发性改变,如单眼局限性白内障、晶状体压迹、色素播散等,并结合眼科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超生生物显微镜,达到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由于睫状体肿瘤良性居多,局部睫状体切除手术治疗复发率低,能够满足病理诊断,且能保留患者部分视力,因此应主张保眼球治疗。但对于肿瘤太大而无法通过局部切除或放射治疗的肿瘤、患有顽固性青光眼以及对放射治疗无反应的肿瘤,眼球摘除仍然是需要选择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毛细血管瘤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临床确诊的7例视盘毛细血管瘤,总结超声检查中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继发改变及病变内血流情况。结果7例患者超声均可测及视盘前占位性病变。病变大小:基底径(5.39±1.90)mm×(4.79±1.28)mm,高度(3.61±1.37)mm。病变形态:5例呈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病变回声强弱:3例病变内部为中回声,4例病变内部为高回声。内回声均匀:5例内回声均匀,2例内回声不均匀。继发改变:6例存在继发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混浊,1例伴有其他部位的视网膜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有病例均可在病变内部测及血流信号,呈树枝状、条状或斑点状,血流频谱为动脉-静脉相伴行的血流频谱。结论视盘毛细血管瘤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和随访依据。
简介:摘要随着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快速发展,超广角成像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等的多模态成像技术在眼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血管瘤及转移癌等)的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角成像对于完整显示瘤体范围、大小及其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关系、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均比普通眼底照相更具优势。尽管目前各种相机和广角成像类型的确切用途仍存在争议,阅片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超广角成像仍面临分辨率不足、伪彩图像的色彩校正、周边部视网膜面积放大及伪影遮挡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临床研究的验证,多模态超广角成像将在临床诊疗及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85-9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PRT)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07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因UM行PRT的共819例患者资料,包括术前视力、眼压以及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间接检眼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眶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情况,PRT次数、时间、并发症、随访时间,敷贴器取出后半年UM瘤体的基底最大直径和瘤体高度,末次随访肿瘤转移率、病死率及视力变化情况。UM控制标准: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瘤体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瘤体高度增加2.0 mm或肿瘤任一边界扩展2.5 mm视为瘤体增长,反之则定义为敷贴治疗有效。采用配对t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9例UM患者中男性408例,女性411例;年龄13~85岁,平均数为47岁;均为单眼发病,9例为睫状体黑色素瘤,43例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累及睫状体,767例为脉络膜黑色瘤。819只患眼中,中等大小肿瘤697只眼,大肿瘤110只眼。所有患者接受1次PRT,放射治疗时间6~50 d,平均数为15 d。819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无感染,无邻近组织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治疗半年后瘤体基底最大直径为(12.41±3.20)mm,与治疗前瘤体基底最大直径(12.82±3.21)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1);治疗半年后瘤体高度为(6.18±2.55)mm,与治疗前瘤体高度(7.21±2.5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1)。随访时间为(34±24)个月(1~125个月),至随访期末25例患者在PRT术后2年失访,71例治疗后行眼球摘除术,PRT的有效率为88.3%(723/819),眼球保留率为91.1%(723/794);视力不变393只眼,视力下降344只眼,视力提高82只眼。60例患者发生全身转移(肝脏、骨、乳腺转移),22例患者因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生存曲线分析显示5年肿瘤转移率为12.8%,病死率为5.8%;10年肿瘤转移率为20.6%,病死率为5.8%。结论PRT对UM安全、有效,保眼率高且能保存部分有用视力,可以作为控制中等大小UM的主要治疗方式。(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70-675)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因误诊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后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病理检查确诊的RB患儿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2例2只眼;均为单眼患病。平均年龄(4.8±1.7)岁。首次就诊诊断为眼内炎2只眼(40%,2/5);玻璃体积血3只眼(60%,3/5)。均行PPV治疗。患儿均行裂隙灯显微镜、眼眶核磁共振成像和CT、眼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查。无明确眼外蔓延者行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手术;有明确眼外蔓延者行保留部分眼睑的改良眶内容物剜除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4.6±7.9)个月。结果5只眼中,行眼球摘除联合Ⅰ期义眼台植入手术2只眼(40%,2/5);改良眶内容物剜除手术3只眼(60%,3/5)。内生型2只眼(40%,2/5);弥漫浸润型1只眼(20%,1/5);混合型2只眼(40%,2/5)。眶内蔓延3只眼,肿瘤侵犯视神经1只眼,区域淋巴结转移2只眼。所有患儿均行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随访期间中无新发转移性疾病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RB误诊行PPV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无明确眼外蔓延行眼球摘除或联合Ⅰ期义眼台植入术,有明确眼外蔓延行需要行眶内容物剜除手术;手术后均应联合化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葡萄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102例102只眼的病理切片纳入研究。根据肿瘤切片最大截面外形,将切片分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A组),扁平形、半球形、球形葡萄膜黑色素瘤(B组),分别为30、72只眼。计算肿瘤高度-基底比值。根据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标准将肿瘤分为小、中等、大肿瘤。依据改良Callender分类法将肿瘤细胞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其他。应用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Motic Med 6.0 )软件行图像采集和测量。A组、B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A组30只眼中,大肿瘤19只眼(63.3% ),中等肿瘤11只眼(36.7% );B组72只眼中,大肿瘤49只眼(68.1% ),中等肿瘤16只眼(22.2% ),小肿瘤7只眼(9.7% )。A组、B组平均瘤体基底直径分别为(14.2±5.1)、(18.7±6.4)mm;平均瘤体高度分别为(10.0±2.1)、(7.6±3.9)mm;肿瘤高度-基底比值分别为0.77±0.29、0.44±0.28。A组30只眼中,梭形细胞型24只眼(80.0% ),上皮样细胞型1只眼(3.3% ),混合细胞型5只眼(16.7% );视网膜薄变22只眼(73.3% )。B组72只眼中,梭形细胞型52只眼(72.2% ),上皮样细胞型5只眼(6.9% ),混合细胞型11只眼(15.3% ),其他4只眼(5.6% );视网膜薄变21只眼(29.2% )。两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00 )。结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高度增加快,视网膜薄变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正常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MVR)患者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至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感染科确诊的AIDS患者111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按眼底情况分为3个组:31例CMVR活动期患者作为CMVR组,47例MVR患者作为MVR组,33例眼底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测量RNFL厚度,同时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及AIDS相关的全身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情况、血巨细胞病毒DNA水平)。计量资料以t检验或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完成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视盘上方RNFL厚度左右眼分别为145(79,231)和142(46,1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1,P=0.013)。MVR组患者视盘RNFL厚度患眼和健眼分别为116(91,138)和122(82,192)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61,P=0.389);MVR组患眼和健眼BCVA分别为0.0(0.0,0.2)和0.0(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8,P=0.705);CMVR组BCVA分别为(0.23±0.48)和(0.0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4,P=0.003)。CMVR组患眼和健眼视盘RNFL厚度分别为133(61,219)和121(69,1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5,P=0.017);其中鼻侧厚度分别为104(41,374)和82(55,121)μm,颞侧分别为99(14,173)和72(36,11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5,-2.543;P=0.041,0.011)。视盘RNFL厚度CMVR组、MVR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9(61,350)、126(71,304)和113(87,14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908,P=0.000)。结论AIDS患者的眼底病变各有特点,在OCT结果中有不同表现:活动期CMVR患者视盘RNFL厚度普遍增厚,HIV相关MVR患者视盘平均RNFL厚度较眼底正常的AIDS患者有所增厚。(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8-265)
简介:摘要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眼内侵袭性强且致命的肿瘤。由于UM及其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导致缺乏早期预防和治疗转移的策略。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的分析,为破译肿瘤内异质性和微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关键的视角。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有助于寻找预后相关的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但单细胞测序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样本要求高、测序花费昂贵和耗时长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完善和分析方法的更新,这些缺点可被逐步解决,未来终将攻克这一罕见肿瘤,实现UM患者长期生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