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学研究(包括华文文学研究),有分析和评价两部分。“分析”以观作家和作品的真,“评价”则论其善,并审其美。这里真指其内容和形式的实际表现;善指其对社会人生的正面影响;美指其艺术性。分析比较容易,评价甚为困难。文学读者和批评家常常会说某某为“大师”,大师之称有时满天飞。批评家从事文学评价时,应力求客观,笔者提出评定文学大师的标准如下:一,大格局;二,大篇幅;三,大创意;四,大好评;五,大影响;六,大销量。关于创意,可引用《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等来论述;批评家要极为“博观”,才能发现创意的存在与否。关于格局、篇幅、好评、影响、销量,都涉及“量化”研究。在影响方面,朱寿桐的“文学存在”说可借重。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未必就可称为大师。大师的作品,理应成为未来的经典,但也不一定。一个时代有多少作家可称为大师呢,是极难回答的问题。当代有没有华文文学的大师?笔者对此有所议论。
简介:本文用《文心雕龙》的“六观”说来析评莎剧《铸情》(RomeoandJuliet)的各方面,包括主题、风格、文学地位等,指出本剧有其“炳耀仁孝”之处,有其“辞浅会俗”之风。《铸情》的语言华丽,多处用“英雄偶句”和十四行诗,其音乐性、其近于中国戏曲的“曲”元素,我们可用《声律》篇的理论来分析;它常用比喻,我们可透过《比兴》篇的理论来加强认识此剧的审美性;它常用夸张手法,《夸饰》篇的理论正用得着;它多有矛盾语,还有类似中国文学常见的对偶语句,我们可用《丽辞》篇的理论来加以剖析。本文引用《丽辞》篇的“正对”、“反对”等说法,对本剧的对偶语句,作重点式讨论:说明其运用增强本剧语言的华丽风格;并指出对偶语句与本剧的求偶情意和对立情态,或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