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测绘仪器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测图技术应运而生。而这一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牵涉技术本身,更要考虑诸如观念、市场、应用方式、资金成本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 标签: 数字测图 技术发展 电子测绘仪器 计算机技术
  • 简介:浅议测绘经济法及其作用杜永刚(山西省测绘局,太原,030001)随着测绘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测绘经济已经步入商品经济的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测绘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依法、依靠价值规律来管理、规范测绘市场。《测绘法》公布施行以来,与之配套的法规...

  • 标签: 测绘经济 社会主义法制 经济纠纷 测绘市场 经济关系 双方当事人
  • 简介:一、GPS系统概述1.GPS基本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3部分构成。

  • 标签: GPS系统 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卫星导航 定位功能 三维导航
  • 简介:山西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可查证的方志可追朔到公元三世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西方志达412种。目前最新的省志为省政府1989年确定,各有关部门正在编印的50卷《山西通志》,《测绘志》位居其中24卷。方志最主要的价值为“存史”,兼有“资政”、“教化”的作用,是光彩夺目的文化宝库。即将印刷出版的《山西通志·测绘志》填补了山西测绘无专业志的空白,是迄今为止反映山西测绘内容最全面、资料最丰富的一门之史和百科全书。

  • 标签: 地方志 价值
  • 简介:ArcGIS提供了静态转换、动态转换和即时转换3种坐标转换方法.基于我国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选定等级较高、分布均匀的坐标成果点,利用静态转换、动态转换和即时转换进行坐标转换方法精度分析.

  • 标签: 坐标转换 精度评估 ArcGIS软件 地理数据库
  • 简介: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之一。然而,DEM误差的存在程度不同地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精度。本文首先说明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提取方法,通过误差地图以及量化研究方法,揭示DEM误差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结构显示误差地图是实现DEM误差可视化的有效方法;DEM地形描述误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值随地形复杂度与DEM分辨率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该结果为DEM误差的估算与模拟

  • 标签: DEM 地形描述 误差 GIS 空间结构分析
  • 简介: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常规大地测量的广泛变革,但其任务和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某些方面还必须予以加强。

  • 标签: 大地测量 空间技术 电子技术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但是在我国古代文献上的“中国”,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称谓,在许多情况下它更象一个形容词而非专有名词。随着“中国”一词所指称的对象和时间的不同,其涵义也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

  • 标签: 源流演变 “支那” “中原” 别称 直接统治 专有名词
  • 简介:基于欧空局开发的跨平台SAR处理系统NEST,阐述了二轨法差分干涉的基本原理,介绍了Nest软件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并对Barn地震区域的形变量进行提取。

  • 标签: NEST D—InSAR Bam地震 地表形变
  • 简介:一.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概述1.定义近景摄影测量也称非地形摄影测量,目的是以摄影方法记录並研究各类目标,以确定其形状、大小和位置。人们习惯将被摄对象到摄影机距离不足1毫米至300米范围内的摄影测量称之为近景摄影测量。

  • 标签: 近景摄影测量 应用 测量方法 摄影方法 摄影机 地形
  • 简介:清康熙乾隆年间的测绘及其影响杨宪光(山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太原,030001)我国是世界上绘制和应用地图最早的国家之一。西晋时开始采用的“计里画方”法,其内容之丰富,山川城邑之详实程度,都在我国和世界的地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这种制图方法...

  • 标签: 乾隆年间 测绘技术 《皇舆全览图》 纬度测量 何国宗 康熙帝
  • 简介:通过解译徐州市矿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TM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斑块数等属性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3个时期各地类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在分析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分形维数与稳定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从不同地类的空间形态的变化上定量探讨徐州矿区20a土地利用的演变。结果表明,1990~2000年,徐州矿区空间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上升;2000年是一个转折点,1990年相对于2000年,5类地物分维数降低,稳定性上升;2010年相较于2000年,特别是建成区与耕地这2类地物分形维数上升,稳定性下降幅度较大。在城市化驱动下,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生态保护是区域土地利用分形特征与结构稳定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分形理论 徐州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