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实测资料对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场的一般特征和局地性特点作了计算分析,详细分析了山谷风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了山谷风演变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差异.

  • 标签: 山区 复杂地区 风场
  • 简介:台风是一个能量巨大的“巨人”,有人曾经计算过一个成熟台风在一天内可下大约200亿吨降水,其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相当50万颗1945年广岛所投原子弹的能量。若把这些能量用来发电大约等于35万个新安江水电厂的发电量。台风危害可想而知。1893年8月,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溺毙近2000人;同年10月墨西哥湾沿岸又夺走近1800多人生命;1959年9月26日名叫“薇拉”的台风侵袭名古屋,七千吨级货轮上了马路,4464人死亡,二万多人失踪,三万多人受伤;在我国1992年8月2日,一个强台风侵袭广东汕头,造成六万人死亡;1956年“八·一”台风侵袭我省,死亡人数达4629人,伤15617人……。然而人类对台风的评价向来是公正的,既看到台风上述罪恶的一面,也看到为人类造福的一面。每当我国江南正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干旱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时,正是台风活动调节了这一时期水份供给,缓解了这些地区的旱情,确保了工农业生产丰收,同时带来习习凉风,为人们降温消暑。

  • 标签: 台风活动 风影响 绍兴 新安江水电厂 工农业生产 宁波地区
  • 简介:本文就浙江省暴雨与地形特点探讨了暴雨与地形的关系,指出梅雨暴雨主要分布在本省西南山区西侧而台风暴雨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东侧。地形抬升与辐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暴雨中心的分布型式,而地形使降水量增幅的机制主要在于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云系与系统云系间的相互物理作用。

  • 标签: 暴雨中心 降水量分布 台风暴雨 地形雨 云系 辐合
  • 简介:对山体滑坡、洪水、海啸、火山灰流和泥石流的位置和发生时间的预报,取决于精确的地形资料。现有的全球地形资料分辨率仅为30—90m,垂直精度约为10m。这样的分辨率和精度对于上述目标是不够的。推荐的具有分米精度的全球5m分辨率地形测量,允许以一个很小的尺度,例如对特定场所的土地利用做出决策,测绘山体滑坡和水灾。

  • 标签: 地形测绘 LIST 激光雷达 地表 垂直精度 山体滑坡
  • 简介:地表水为世界上75%以上的人口提供赖以生存的主要饮用水水源,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相应的地表水观测系统。此外,就跨境水域而言,一个国家河流的水藏量、流量和改道情况会对下游邻国的水资源产生影响,然而要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往往是不容易的。

  • 标签: 地表水 SWOT 海洋地形 探测 饮用水水源 水资源
  • 简介:一、引言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地形对降水增幅作用问题愈来愈被重视。由于地形增幅作用的机理相当复杂,虽然人们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仍未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有人认为:地形增幅是地形抬升运动与系统上升运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共成因基于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也有人认为产生降水增幅的先决条件是迎风面有云(雨)带向山脉移动,增幅作用是由于云

  • 标签: 上升运动 迎风面 回波强度 气象科技 系统扰动 个例分析
  • 简介:通过对地形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特殊地形下的物理量场,得出该地区地形对降水分布的作用。

  • 标签: 特殊地形 降水分布 对比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区的多次强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随地域和海拔高度变化的平均状况分析,初步揭示了山区地形对强冷空气降温幅度的影响程度和特点。同时,对山区强冷空气的分片预报及利用气候优势布局农林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降温幅度 农林业生产 海拔高度 冬半年 河谷盆地 灾害性天气
  • 简介:利用法国动力学气象实验室开发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考察了海陆地形高度对阻塞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式中地形高度的存在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阻塞事件的发生位置,使气候态的阻塞发生区域产生调整。可以看出海陆地形在阻塞形成中起固定阻塞位置的作用,也可以加强阻塞的强度,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

  • 标签: 阻塞 地形强迫 数值模拟
  • 简介:通过对0509号台风“麦莎”造成临安市局部地区特大暴雨的环流形势和云系演变及地形对台风降水影响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特殊地形对降水增幅效应显著。这对今后预报台风暴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台风 暴雨 天气形势 地形
  • 简介:利用IAP9LAGCM模式对印度夏季风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基本上模拟出了印度夏季风系统中各风系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模式中非洲大陆的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地形敏感性试验,对比了敏感性试验和控制试验的结果,分析非洲地形高度对印度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地形高度升高使得阿拉伯海热带区域、南印度洋副热带区域和非洲大陆东南部在低层分别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和反气旋环流,这些异常环流使非洲大陆东岸的越赤道气流增强,阿拉伯海热带地区的西风气流增强;地形升高也会使印度半岛区域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增强,整层垂直上升速度加强,降水增加,故非洲地形升高最终导致了印度夏季风增强;而非洲地形高度降低,则情况相反,这充分说明了非洲大陆地形是印度夏季风形成的关键因子。

  • 标签: 印度夏季风 数值模拟 非洲地形 敏感性试验
  • 简介:为了解榆林机场复杂大雾变化过程中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利用常规天气图和AWOS系统采集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实时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11年12月1日榆林机场出现的复杂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湿度为91%~95%是榆林机场冬季大雾形成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95%是榆林机场大雾稳定持续的临界值,机场积雪被清扫的跑道与周围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地表之间存在辐射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浅雾、碎雾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机场 复杂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 简介:一、引言海拔高度在各个领域的用处众所周知。海拔高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遥感的手段来测量海拔高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尤其是对那些人迹难以达到的地方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目前主要用航空遥感测量地形高度。

  • 标签: 海拔高度 NOAA卫星 AVHRR 地形高度 面元 遥感测量
  • 简介:利用ARPS(AdvancedRegionalPredictionalSystem)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7月19日低涡天气背景下发生在祁连山区的一次比较典型的地形云降水过程中云和降水的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模拟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ARP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面降水分布及其发展演变特征;祁连山北坡陡峭地形的抬升作用是祁连山云系降水的主要动力机制;祁连山地形作用下云和降水的微物理结构随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 标签: 祁连山 地形云 数值模拟
  • 简介:利用2011—2013年汛期海河流域逐时降水量资料,将国家常规气象站与区域加密站进行分拣合成,通过面雨量离差系数和面雨量比值系数、点面关系综合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站网密度对海河流域各水系面雨量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站网密度是影响面雨量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地形面雨量分析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混合地貌水系以地形分布和降水分布差异尤为明显的滦河水系影响最大,站网密度较低的常规站对面雨量估计比高站网密度的合成站平均偏高2.5mm,12%误差超过5.0mm;其次山区永定河水系低站网密度常规站对面雨量估计平均偏高1.5mm,相对误差达80.3%,尤其局地性短时强降水时,面雨量分析误差高达10倍以上;此外,混合地貌水系北三河和南运河站网密度对面雨量影响程度略低于滦河水系,平原区徒骇马颊河及混合地貌中地形差异较小的大清河和子牙河影响较小。

  • 标签: 面雨量离差系数 点面关系 泰森多边形 站网密度
  • 简介:在对云南2001年5月31日~6月2日的强降水过程较为真实模拟的基础上,对云南特有的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河河谷的喇叭口地形结构对此次云南强降水的落区和降水强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变近地层气流的走向,而且对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改变云南南部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气流走向和水汽分布也都有影响,但相对而言不如红河河谷的作用显著;而降低云南东北部地形,则使云南北部的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发生变化,它主要对此次云南北部地区的降水产生影响,但对该地区水汽输送影响不大。

  • 标签: 低纬高原地形 强降水 数值模拟 对比试验
  • 简介:利用NCEP/NCARTXT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8月30日发生在秦岭南麓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3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500hPa西风槽,00hPa、850hPa低涡切变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是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2)秦巴山区起伏地形,使陕南降水增多,关中降水减少;而地形起伏大小,会影响关中地区降水落区,地形起伏越大,关中地区降水落区越偏南;若去掉秦巴山区地形起伏,陕南降水落区和强度均减小,雨带北移.(3)秦巴山区对偏南气流的阻挡,使秦岭上空形成一风速梯度大值区,造成风速和水汽的辐合,激发上升运动,产生强降水;当秦巴山区地形高度按比例降低,或去掉秦巴山区地形起伏时,均造成秦岭上空风速梯度减小,水汽辐合减弱,雨强减小.(4)秦巴山区地形对秦岭地区降水有增幅作用,地形高度和降水强度呈正相关,地形越低,层结不稳定条件越差,能量越弱,上升运动越小,雨强就越小.

  • 标签: 秦岭南麓暴雨 秦巴山区地形 水汽辐合 层结不稳定 雨强
  • 简介:利用中尺度WRF数值模式对2015年7月22日龙岩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试验,从地形对大气垂直运动、高低层水平散度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控制性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龙岩地区特殊地形对此次大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降水分布对龙岩地区地形十分敏感,特殊地形作用能使当地降水产生明显增幅。高地形通过阻挡和摩擦作用使大气在近地面层形成堆积,为中低层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积累能量,这种地形影响可以通过中小尺度的扰动上传到对流层顶高度;地形的作用还有利于中低层大气水平辐合、高层水平辐散作用的加强,并以波列的形式影响周围大气,这种地形对大气水平散度的影响对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受地形影响,水汽在迎风坡有明显的累积,随着降水系统的移动在高地形区产生强降水。

  • 标签: 暴雨 地形作用 垂直运动 水平散度 水汽输送 模拟试验
  • 简介:应用ARW—wRF/3DVAR(V3.1)中尺度模式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宁波市135个自动气象站24h降水量预报与实况相关系数达到0.762,对50、100mm降水Ts评分分别达到0.963和0.778,BS接近1,200mm以上降水Ts评分0.320,漏报率明显增大。模式对“莫拉克”台风北抬过程中雷达回波的移动速度和强度把握具有较高的参考性,模拟降水回波主要出现在迎风坡,垂直结构均匀。地形导致浙江省50mm以上的降水增幅带主要位于28。N以北地区,与地形走向基本一致,降水增幅大值中心一般模式地形也相对高,但降水增幅与模式地形高度并不完全呈线性关系。地形作用在浙江省形成明显的地形辐合线,辐合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并随高度向浙江西南部收缩,浙北地区地形辐合线在600hPa以下层次表现清楚,而海拔相对高的浙西南地区,辐合线可伸展到400hPa。地形辐合线随着台风中心移动而北抬,其附近降水得到了明显增强,10mm/h以上的降水增幅带基本沿着中低层地形辐合线走向且随辐合线移动。地形导致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间增强,从而激发出次级垂直环流,进一步增强降水的局地性。

  • 标签: 浙江省 地形 台风 数值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