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气象产品综合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结构及功能,对综合多种气象产品输入输出业务集于一种人机交互界面中的技术要点及其运行环境要求进行了探讨。关键词:##4气象产品;中文菜单;节目库;输入输出

  • 标签: 气象产品 中文菜单 节目库 输入输出
  • 简介:一、引言目前旱涝预报大都采用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多缺乏对预报对象的物理分析,因而难以取得准确的稳定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数值预报。它物理基础较好,但由于计算过程复杂,往往难以分析预报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因而亦很难对具体的旱涝过程做出准确的物理分析。

  • 标签: 旱涝 数值预报 物理分析 物理因子 预报对象 物理基础
  • 简介:目前,我省各台站普遍采用机制气表-1封面封底,使用时,对文字输入部分普遍感到费时费力。本文采用ucdos系统下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封面固定词组及封底常用词组,以期达到封面封底快速输入之目的。目前微机的中文平台普遍采用ucdos系统,因此,本文利用ucdos系统中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自定义词组。编制自定义词组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WPS文字处理系统编制。

  • 标签: 自定义词组 快速输入 文字输入 WPS文字处理系统 UCDOS 固定词组
  • 简介:利用欧洲气象中心、日本东京和北京气象中心每天发出的各类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前期数值预报要素产品与未来天气过程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在回归方程中考虑预报因子和预报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经统计发现方程中选入的非线性因子具有较高的相关显著性.实践证明,合理利用这些数值预报产品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 标签: MOS预报 非线性因子处理 数值预报产品 回归方程 预报量 短期天气预报
  • 简介:对锦州14a玉米各生育期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同品种玉米的物候期相近,变化在2d左右,而吐丝期到成熟期所需日数变化较大,为6d或以上;玉米各生育期的影响因子不同,气温与湿度对玉米出苗期、三叶期和七叶期的影响显著,播种期到七叶期的积温占整个生育期积温的20%,并与同期的空气湿度累积量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R^2=0.91)。积温与空气湿度累积可较好地模拟玉米播种期至七叶期和玉米的总生育期。

  • 标签: 玉米 生育期 温度 空气湿度 物候模拟
  • 简介:一、前言茶树原产热带雨林之中,性喜温暖湿润,耐荫而不耐干旱与严寒。实践表明,气象条件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1991年冬至1992年春我省异常气候事件频发,12月下旬的严寒大雪、2月下旬的奇暖、3月中下旬的低温连阴雨以及4~5月上旬的持续升温现象,导致1992年春茶生产形势独特,开采迟、结束早、产量集中、总产下降。为了深刻地认识气象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为茶叶生产、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气候依据,现对我省1992年春茶生育期内的异常气候及其对春茶造成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 标签: 春茶产量 茶树生长 气象条件 农业技术措施 冻害程度 杭州茶叶试验场
  • 简介:中国夏季降水的时空规律比较复杂,降水的多寡与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密切相关,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中国夏季降水的特征、降水与季风的关系以及影响因子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夏季降水 季风 影响因子
  • 简介:根据蚕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1983~1996年天目山南侧气候考察资料(包括临安、昌化两站气象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立体上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气候条件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找出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最佳气候层.

  • 标签: 蚕桑生产 气候影响 农业气象学 生物学特性 气候条件
  • 简介: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商洛市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气候条件是其发病轻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抽穗期气候条件对其影响很大。根据丹凤县最近26a的小麦条锈病观测资料,结合气候条件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影响其发病的有利气候条件,并建立影响小麦条锈病因子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认为,小麦抽穗期的温度、相对湿度、连阴雨次数、降水、日照和蒸发量是影响其发病轻重的重要气候因子

  • 标签: 小麦条锈病 气候因子 回归分析
  • 简介:环境因子对洞窟水分蒸发有重要影响。在敦煌莫高窟72窟蒸发水分的收集过程中,通过对窟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分析窟内温湿度对水分蒸发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根据围岩水分蒸发机理,探讨影响水分蒸发的外部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洞窟2.0℃的温度变化即可对水分蒸发产生显著影响,短期内蒸发量可增大1倍以上。温度高、蒸发量大,可导致窟内相对湿度增加,因此目前全球性的气温升高对洞窟文物将产生不利影响。敦煌地区降雨量的增加增大了空气潮湿过程激活壁画盐分的可能。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热、地形结构、围岩孔隙度和洞窟结构本身对围岩水分蒸发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因素揭示了莫高窟壁画能够保存至今的关键原因,为今后洞窟文物的更好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莫高窟 环境因子 蒸发 影响
  • 简介:利用2001—2011年常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年霾日数呈波动变化特征。常州地区11月至翌年1月霾出现较多,夏季霾出现最少;11时霾出现频次最多,14时次之,05时霾出现频次最少。霾发生时高空主要存在两种天气形势,地面存在3种天气形势。有降水出现时,如降水明显,不易出现霾;如降水较弱,可能出现霾,但出现几率较小。大气垂直方向的逆温对霾的出现有重要作用。常州地区霾出现时以2级以下偏东风为主,相对湿度多为41.0%—70.0%。大部分雾日(除雨雾外)基本上均出现霾,有雾霾的转换现象发生。2001—2011年常州地区污染物中CO、PM_(10)浓度与霾关系较密切(2012年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始PM_(2.5)的监测)。个例分析表明,秸秆焚烧在有利的风向下将污染物输送至下游地区,加上气团的下沉运动使污染物聚集是霾出现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天气形势 逆温 污染物
  • 简介:1前言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之而来,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也日益关注,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空气质量改善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气象局2000年11月24日,联合下发环发[2000]231号文件,气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联合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从2001年6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共同发布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 标签: 城市空气质量 预报工作 气象因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福州市 环境保护部门
  • 简介:通过对1989~1998年早稻产量与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找到了影响早稻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进而分析了导致早稻产量波动的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产量预报方程。

  • 标签: 早稻产量 气象因子 分析
  • 简介:将干热风三要素换算成干热风危害指数,用其作为预报量,选用海温与环流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预报河套灌区干热风发生强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好,易于推广.

  • 标签: 干热风危害指数 大气环流因子 海温 干热风强度
  • 简介:利用环渤海地区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各季节雾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运用天气学基本原理和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环渤海地区春夏季和秋冬季雾出现的天气形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雾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呈小幅波动且略减少的趋势;雾出现次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冬季和夏季为雾的高发季节;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雾出现的次数最多,河北省南部和辽宁省中部地区雾出现的次数多于其他内陆地区。环渤海地区雾发生时高空环流形势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低槽型、高压脊型、平直西风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而地面天气形势类型较复杂,主要包括均压场型、高压前部型、锋面气旋型、弱高压型、东高西低型、地形槽型和西南倒槽型等7种。环渤海雾发生时近地面逆温温差(T925-T)维持在2.5℃左右,温度露点差(T-Td)全部小于3.0℃,地面风速以微风为主(1—3m·s-1),风速较大时也有雾出现,但风速不超过8m·s-1。通过对环渤海地区雾出现时高低空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结合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为环渤海地区雾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空环流形势 地面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