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研究检验云放射的强迫(CRF)在亚洲季风区域(0°50°N-60°150°E)在气候变化(IPCC)上由Intergovernmental面板模仿了第四个评价报告(AR4)AMIP模型。在北方的冬季期间,没有模型写实地复制更大的长波浪的云放射的强迫(LWCF)在西藏上,高原(TP)和仅仅几个模型相当捕获更大的短波CRF(SWCF)到TP的东方。在北方的夏天期间,为在活跃对流区域的模仿的CRF的中央地点和紧张有更大的偏爱。CRF偏爱是仔细与在模型的降雨偏爱有关。定量分析进一步显示在模仿的CRF和观察之间的关联不高,并且在SWCF的偏爱和差异在LWCF比那大。在东亚上的模仿的CRF的年度周期(0°50°N,100°145°E)也被检验。尽管许多模型在热带捕获基本年度周期,到在早春的TP开始的东方的强壮的LWCF和SWCF被大多数模型低估。总体上,GFDL-CM2.1,MPI-ECHAM5,UKMO-HadGAM1,和MIROC3.2(med物件)在亚洲季风区域为CRF模拟表现很好,并且多模型整体(MME)在单个模拟上改进了结果。加强在TP上包含的物理parameterizations,并且改进积云传送对流处理,模型实验设计对在亚洲季风区域的CRF模拟关键,这被建议。
简介: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