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国内外海图潮信的配置形式,针对现行纸质海图潮信的问题,探讨了海图潮信的配置原则与改进对策,提出了海图潮信简化配置法,并给出应用该简化方式推算潮汐的方法。为制图人员合理选择港站潮信,准确表达潮信特征数据以及在海图上的优化表示提供了依据,更好地满足航海人员简便直观认知港站潮汐特征的需要。

  • 标签: 海图制图 潮信表 半日潮 混合潮 日潮 配置原则
  • 简介:以1977-2012年中国海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及2001-2012年赤潮的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的年发生频率与时间的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的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的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的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的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的数据存在的较长的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的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的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为解决传统舰载雷达和岸基雷达很难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时间-Doppler分析法来检测小目标。该算法用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实测海杂波数据分析得到不同距离门的时间-Doppler速度图,通过分析和比较距离门含有小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Doppler速度大小与其他距离门不含有小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速度大小的不同,即可检测出小目标。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标签: 海杂波 小目标检测 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Doppler速度展宽 Doppler速度
  • 简介:为探索体育活动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干预作用,采用修改后的《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所职业技术学院549名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表明,高职学生上网成瘾、体育活动在性别、城乡上存在差异。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上网成瘾和体育活动显著相关(P〈0.05),体育活动对高职学生上网成瘾干预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机成瘾行为。

  • 标签: 手机上网成瘾 体育 干预
  • 简介:海军海洋测量表簿修订工作日前在津展开。来自海司航保部、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东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这一修订工作。随着新仪器、新装备的不断更新和作业手段的改变,原有的簿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有的簿三、四十年一贯制,相当一部分簿已完全不能使用,急需进行修订和改进,有的必须按照国标、军标《规范》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因此,海司航保部领导非常重视这项

  • 标签: 海洋测量 修订工作 海军 海洋测绘 《规范》 十年一贯制
  • 简介: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的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的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的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

  • 标签: 海洋模式 海气通量 海表温度 HYCOM模式
  • 简介:根据2004年5-11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甲洋生产数据,结合温资料,按经纬度1°×1°的格式,利用Marlneexplorer4.0软件作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7月在160°E以东海域作业,产量较低;8—10月在150°-160°E海域作业,为生产作业的产量高峰期,占总产量的62.5%;11月在150°E以西海域作业,产量也较低。在150°E以两海域CPUE最高,150°-160°E中部海域次之,160°E以东海域最低。作业渔场的适宜温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各月适宜温分别为:5月12℃~14℃;6月15℃~16℃;7月14。C~16℃;8月18℃~19℃;9月16℃~17℃;10月15℃~16℃;11月12℃~13℃。K-S检验表明,卜述温可作为寻找中心渔场的指标。

  • 标签: 柔鱼 北太平洋 产量分布 表温 K-S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