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1年9-11月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邛海湿地境内5个采样点进行蝗虫(OrthopteraAcridoidea)采集,共获标本1280个,采集到的蝗虫隶属于3科12种。其中,花胫绿纹蝗(Aiolopustamulus)、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和疣蝗(Trilophidiaannulata)为优势种。5个采样点中,梦里水乡的蝗虫物种数最多,其他依次为焦家村、核桃村、小渔村和青龙寺。就蝗虫个体数而言,各采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焦家村和小渔村的蝗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蝗虫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核桃村都最高,在小渔村和青龙寺最低。蝗虫的优势度指数在梦里水乡最高,其次为焦家村和核桃村。蝗虫的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各采样点间差异较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采样点间各指数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渔村和焦家村达到极相似水平,青龙寺和焦家村、核桃村和小渔村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生境分析表明,邛海湿地中农田生境更适宜蝗虫的生长和繁殖。水分、植被和产卵地是影响邛海湿地蝗虫种类的重要因素。
简介:选择长白山区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泥炭沼泽,对其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植物群落的α、β多样性指数,探讨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泥炭沼泽中,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沿湖岸到湖心梯度上都呈现减少趋势,反映出在个体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被向着多样性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β多样性在此梯度上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说明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物种也随环境变化出现增减,但变化幅度不一;群落过渡地带,草本层α多样性大于群落内部,说明群落过渡地带植物多样性比群落内部更加丰富.在整个泥炭沼泽演替序列上,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这是由于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沼泽,植物群落的草本层虽然物种较为丰富,但优势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低,从而使得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偏低.从植物群落的结构来看,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呈现出草本层-(草本层+地被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因此综合来看,泥炭沼泽是向着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化,多样性丰富化的方向进行演替的.
简介: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生态孤岛问题,提出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建设的设想,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各种尺度体系的主要任务和功能,并设计了体系的初步框架,以期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外一切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域空间和条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空间关联性和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保护性地域的协调整合上,建构一个用地节约且效能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通过实证,从县域、省域、省际不同的空间尺度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的建构。县域尺度以福建省明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例,分析了各类自然保护实体空间的协调和保护以及主生态廊道的架构;省域尺度以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群网体系构建为例,在增补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节点的基础上,探索了地域上分割的同类或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的网络连接;省际尺度以中国南方华南虎潜在分布区生境廊道构建为例,探索华南虎种群生存空间体系网络架构。
简介:在遮荫条件下,对栽培基质设置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对照处理、轻度湿润、中度湿润、重度湿润和水淹共8种水分处理,研究湿生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对基质水分条件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基质重度干旱处理下,蕺菜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茎叶含水量受到显著抑制;在水淹处理下,茎叶含水量显著增加;在轻度湿润处理下,蕺菜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在中度湿润处理下,蕺菜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最低;随着干旱和水渍胁迫的加剧,蕺菜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合成都受到抑制;并且在干旱和水淹处理下,蕺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增大,相反,适度湿润能提高叶片叶绿素b含量,因此,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减小。蕺菜叶片的脯氨酸积累与可溶性糖含量的调节作用具有补偿作用特征;适度干旱促进蕺菜根系活力,湿润环境下其根系活力降低,并通过糖耗补充能量维持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直观地反映了其对基质水分变化的适应性。遮荫条件下,蕺菜能适应轻度干旱至水淹的基质条件。
简介:暖温带河滨湿地植被以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以黄河下游河滨湿地的河漫滩和背河洼地的15个草本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研究河滨湿地不同草本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5个草本植物群落中共有31科73属94种植物,包括2科蕨类植物门植物和29科被子植物门植物,其中,禾本科植物最多(12属17种);丰富度最高的是狗尾草(Setariaviridis)群落;15个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介于0.22~2.07之间,人工群落荷花(Nelumbonucifera)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仅0.22,而另一人工群落水稻(Oryzasativa)的Shan-non-wiener指数却最大,达到2.07;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如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水烛(Typhaangustifolia)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大于0.6;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荷花群落,而最低的是水稻群落;15个群落中,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各群落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河滨湿地自然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人工草本植物群落,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是前者低于后者,但人工草本植物群落与自然草本植物群落间4个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不明显。
简介:以三江平原的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内7个雨量站、3个水文站和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2个水文站的水位和径流量资料,应用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诊断分析了研究区20世纪下半叶降雨、径流的变化事实、趋势和可能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区沼泽性河流的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都有减少的总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分别在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一次突变减少现象;近50年来,随着宝清水文站和菜嘴子水文站之间的沼泽湿地不断减少,沼泽性河流流域的滞洪调节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研究区出现年最大出流量小于入流量年份的频次是50%,而80年代至90年代,其频次只有35%,表明研究区的滞洪调节作用在逐渐减小.
简介: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PID主动增温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土壤呼吸长期室来探讨持续性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增温样地平均增温幅度是4.93℃,与预设的5℃增温相差0.07℃,完全到达预期的效果.对照样地的温度变化越缓慢,实际增温幅度越接近预设值.2)增温对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具有“光敏性”,即增温提高了夜间的总呼吸速率,但有光照情况下土壤的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3)增温后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从18时提前到15时,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每日土壤总呼吸速率的上升曲线越来越陡.4)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夜间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温的拟合曲线越来越接近指数关系,酽从增温前的0.60增加到0.93.5)增温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更不容易受到降水的阻滞,恢复速度更快.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在讨论部分已加以分析.
简介:2014年7月、10月和2015年1月、4月,对会仙湿地的鱼类多样性各进行了一次调查和采样。在会仙湿地共鉴定到鱼类30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各季节的优势种明显不同,2015年4月的优势种为鲫(Carassiusauratu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giurinus),2014年7月的优势种为高体鳑鲏(Rhodeusocellatus)和叉尾斗鱼(Macropodusopercularis),2014年10月的优势种为鲫,2015年1月的优势种为鲫和短须鱊(Acheilognathusbarbatulus);2014年7月与2014年10月的物种数差异显著(p〈0.05);2014年7月,湖泊与河流中鱼类的物种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鱼类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7月的鱼类群落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p〈0.05);2014年7月,湖泊中鱼类的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都比河流中的少,而2015年1月,这些指标都是河流中的较大,可以推测,会仙湿地鱼类在7月多在河流中生活,1月则多在湖泊中生活。
简介:2015年1-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4目40科11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30种。鸟类季节型组成中,有留鸟37种(占32.7%),夏候鸟23种(占20.4%),冬候鸟29种(占25.7%),旅鸟24种(占21.2%)。鸟类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种57种(占50.5%)、东洋界种11种(占9.7%)和两界广布种45种(占39.8%)。在113种鸟中,有水鸟46种,其中有雁鸭类8种。该区鸟类优势种有8种,常见种31种。对鸟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秋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较高。在树林-灌丛、农田与草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荡、滩涂与鱼塘和大面积水域5类生境中,树林-灌丛中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大面积水域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和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和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的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的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的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的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对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和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的存在,对水禽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简介:中国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旨在使湿地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常规考虑内容,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建立高效的项目实施机构,采用形式多样的措施,如政策立法、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来推动湿地保护主流化。该项目取得已一系列成果,表现在:推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湿地数据信息交流共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和公众湿地保护的意识;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示范先进的湿地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能力建设,推动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政府和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