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1958—2007天津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探讨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天津降水降水日数总体减少,二者每10a分别减少8.9mm和4.1d,其中年降水日数的减少比年降水的减少显著;四季中,夏冬季降水明显减少而春秋季呈增加趋势,四季的降水日数均减少;降水日数在1980前后有一次明显突变,夏季降水和春夏秋的降水日数在20世纪70代和80代均存在一次明显突变。降水日数和降水的不同步变化反映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增加,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利。

  • 标签: 天津 降水量 降水日数 线性倾向估计 突变检验
  • 简介:卫星红外遥感亮温数据值除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存在密切关系外,还与大气环境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应用青海省黄河门堂观测点的降水和水位,以及对应点地表亮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降水与亮温存在可比性,在峰值时间区段内,亮温与降水呈现明显的反向变化关系;降水的波动变化导致地表温度的波动变化;水位、降水和亮温属于温度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物理量。

  • 标签: 地表亮温 降水量 气候 卫星红外遥感
  • 简介:根据博州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0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新疆博州近30a各量级降水及其雨雪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博州地区夏半年降雨量占降水的81%,其中5—8月占降水近60%,而小雨(雪)量占降水的近50%,夏、冬半年及降水均自西向东随海拔的降低而减少。降水总体以0.76mm/a的速率呈不明显的增多趋势;年有效降水日数中以小雨(雪)日数为最多,有效降水日的长期变化呈明显的增多趋势;降水增加的主要由有效降水日数的增加和降水强度的增强造成。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日 趋势系数 气候变化
  • 简介:利用青藏高原81个气象台站近30a来年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OF分解的前三个主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42.8%,地形特别是高原主体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对降水的空间变化影响显著;降水的时间变化在缓慢减少的过程中未发生突变现象;青藏高原降水的空间异常类型可分为高原中部区、西藏北部区、青海东部区、柴达木盆地区、高原东北区、中北部边缘区、高原西北区、西藏南部区、东南区共9个区.其分区丰要受地形和高原低涡的影响较明显。

  • 标签: 年降水量 时空分布 EOF分解 青藏高原
  • 简介:以洞庭湖区24个气象站1960--2011降水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小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降水的变化特征,并采用正交分解函数EOF、旋转正交分解函数REOF计算了洞庭湖区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洞庭湖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降水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时间上没有显著变化趋势。1963洞庭湖降水发生突变。洞庭湖区降水存在6、9a和16—17a振荡周期。洞庭湖区旱涝频繁,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洞庭湖区降水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普遍干旱或洪涝,但也存在南北反相变化即南部干旱北部洪涝或南部洪涝北部干旱的特点。洞庭湖区降水存在南部、西北部和中部3个异常气候区。

  • 标签: 周期变化 突变 旱涝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湟水流域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调整。水资源短缺问题困扰现代流域发展。文章依据1960~2010近50湟水流域降水实测数据,运用多指标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流域降水年内、际以及丰枯率等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湟水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少是12月。1~2月、11~12月降水占全年的3%左右,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80%左右,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特点。降水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丰枯程度有所变小。

  • 标签: 湟水流域 水文分析 降水量 用水结构
  • 简介:利用1957~2008(共52)河南省48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利用标准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对降水的正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多数气象站的月和降水不服从正态分布,但对降水序列进行开平方或开立方处理后,降水序列的正态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半数台站的降水原始序列服从正态分布。对各站偏态系数进行平均,可以发现,所有站月序列的偏态系数均为原序列的最大,立方根序列的偏态系数最小。原序列均为正偏,平方根序列以正偏为主,立方根序列则以负偏为主。所有站月原序列的峰度系数均为正数,平方根或立方根的峰度系数则正负相间。

  • 标签: 河南 降水量 正态性 概率分布
  • 简介:利用开鲁气象站1954-2011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近58a降水降水日数的、季变化趋势和气候倾向率以及4-10月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的比例.结果表明:(1)开鲁58a平均降水为332.5mm,年平均降水日数64d,占全年总日数的17.5%,日降水强度仅5.2mm;(2)降水降水日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日数多,降水则多;(3)近58a降水日数和降水均呈显著的减少变化趋势,降水日数减少1.8d/10a,降水减少13.2mm/10a;特别是1999-2011降水强度明显减小,年平均降水仅277.5mm,比前45a平均减少了2成,春夏季干旱突出;(4)降水降水日数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3%,雨季集中,旱季明显;(5)作物生长季(4-10月)降水级少,有效降水日数少,因此,发生干旱的概率高,特别是季节连旱,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 标签: 开鲁 降水量 日数 变化趋势 降水强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长城站的GPS数据和地面气象要素的数据,推出了利用天顶对流层总延迟直接推算可降水的经验模型,并对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经验模型的精度达到了1.55mm。若利用大气压强和天顶对流层总延迟两个变量来推算大气水汽含量,其模型的精度可以达到0.59mm。

  • 标签: 天顶总延迟 可降水量 大气压强
  • 简介:摘要:利用昌吉州10个气象站1961—2010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对各站月、降水进行了正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昌吉70%的台站降水服从正态分布,月降水多不服从正态分布。对降水序列进行开平方根或立方根处理后,降水全部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95%的台站通过正态性检验。降水序列均以正偏为主,降水原序列峰度系数以正值为主,平方根序列和立方根序列则以负值为主。对各站月降水偏态系数进行平均,发现原序列均为正偏,平方根序列以正偏为主,而立方根序列以负偏为主;各站的偏度系数均为原序列最大,立方根序列最小。所有台站月降水原始序列的峰度系数均为正数,开平方根和立方根后的峰度系数则正负相间。

  • 标签: 昌吉州 降水量 正态分布 正态性检验
  • 简介:摘要:遥测雨量计实现雨量的自动测量、采集、存贮、报讯及资料收集、传递、整编工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雨量报汛的工作效率,推进了自动化报汛系统的建设,促进了水情报汛工作的快速发展,为防汛决策更及时的提供参考。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遥测降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遥测雨量计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统计分析了通辽市近百以来的年均温、冬季均温、5—9月均温、降水变化趋势阶段性和周期。结果表明:(1)通辽市近百来年均温、冬季均温、5—9月均温都呈上升趋势;(2)通辽市、冬季、5—9月均温的阶段性明显;(3)通辽年均温的功率谱有两个谱峰值分别对应30和准2的周期,并且超过0.05的信度水平;(4)通辽市降水在20世纪初至50代初为波动阶段,50代中期以来明显减少;(5)通辽市降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标签: 气候变化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利用乐陵市1981-201030降水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RAP方法,分别统计分析乐陵市一四季及降水的变化特征,降水特点结果表明:乐陵市年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起伏较大,年均降水变化呈明显增多。同样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降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在上升幅度上有较大差异,秋季降水变化最大,其次为春季降水明显增多;再次夏季降水;呈增多趋势。

  • 标签: 年降水量 季降水量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利用P-Ш型频率曲线、累计差积曲线、Man-Kendall非参数分析,对沅江下游常德(二)站自1951以来年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多年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年降水量 变化趋势分析 常德(二)站
  • 简介:【题目】读某地年平均等降水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M是___海峡,通过该海峡主要的运输物资是____。(2)简要说明图中Q地区降水特点和原因。

  • 标签: 分布图 降水量 平均 降水特点 海峡
  • 简介:随机森林是21世纪提出的基于分类树的算法,在处理大数据集中具有明显优势,首度将其应用在降水长期预报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份降水预报为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原则,在74项大气环流因子以及前期月降水中筛选模型预报因子,进行长期降水预报,并将其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发现随机森林的泛化误差为13%,预报准确率达到75%,而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率仅为67%。此外,本研究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汛期降水进行了长期预报,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降水长期预报中模拟和预报的效果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随机森林 长期降水预报 等级预报 泛化误差 重要性因子评价 决策树
  • 简介:摘要利用陕西省8个气象站平行观测期间的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资料,对日降水差异、造成差异原因以及差异对气候预测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降水差值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3个样本超出了误差范围;采集原理不同、采集时间不同步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观测记录的差异,导致个别月份气候预测分级评分出现错级现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分结果,给正确衡量预测水平带来误差。

  • 标签:
  • 简介:降水对作物产量影响评价的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如美国环境评价中心(NOAA/CEAS)1979提出的产量水分指数(YMIj);作物水分比(GMR)及产量对水分的反应系数(Ky)等。参考可以收集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短缺等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降水对作物产量影响评价的方法——Ry指数,并用实例做了应用说明。

  • 标签: 作物产量 应用说明 气象观测资料 评价方法 气候影响评价 拔节孕穗期
  • 简介:阐明了用逐步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所选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多级处理,结合极值判断、距平趋势判断和预报级别分析等综合分析后得出预报结果。

  • 标签: 逐步回归 判断 汛期 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