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对含铅、含汞等电子产品谈之色变,因此也进一步推动了无铅电子产品的大力研发和推广。手工焊接在电子产品焊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无铅焊锡丝用助焊剂的研发势在必行。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无铅焊锡丝用助焊剂进行科学性分析与研究,明确其应用要点,推动研究力度,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本文主要对无铅焊锡丝用助焊剂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分析。
简介:【摘要】压电陶瓷通过正压电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逆压电效应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机电转化效率高、输出电压高等优点。压电陶瓷能量收集器主要包括含铅和无铅两大类,本文对近年来公开的无铅压电陶瓷能量收集器的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个发明对现有技术做出的贡献,以使该领域技术人员对国内压电陶瓷能量收集器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
简介:摘要:银铜共晶焊料作为银铜合金的一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焊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真空器件的焊接领域,而焊料的流散对器件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介绍了几种焊料流散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锌冶炼厂中地下水铅,通过仪器设备、试剂、标准样品、人员能力、样品管理、性能指标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
简介:摘要:提出了络合滴定测定矿石中铅的新方法试样经酸分解,以硫酸铅钾复盐形式沉淀分离铅 , 在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络合滴定铅,方法快速准确。
简介:摘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铜合金,测试结果铅为待定,需要进一步通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铜合金中的铅进行检测。该方法检出限为2mg/kg,在0.02~10mg/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质控回收率在90%~110%,相对偏差较小,测试方法简单快捷。此次试验结果34984(mg/kg)满足欧盟指令2011/65/EU豁免条款第6(c)条,铜合金中的铅≤4%(40000 mg/kg, 质量比)的要求。 关键词:铜合金;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 X射线是由高能粒子(射线)轰击原子所产生的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从阴极发出的高速电子撞击阳极而产生X射线。X射线辐射出的能量极小,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特征X射线产生机制低能级由于外在的轰击出现电子空位,原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状态,高能级电子向下跃迁,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该光子的能量在X射线范围。测试原理是荧光和能量色散,能量检测是由检测器完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是由高频电流经感应线圈产生高频电磁场,使工作气体形成等离子体,并呈现火焰状放电(等离子体焰炬),达到10000K的高温,是一个具有良好的蒸发-原子化-激发-电离性能的光谱光源。而且这种等离子体焰炬呈环状结构,有利于从等离子体中心通道进样并维持火焰的稳定;较低的载气流速(低于1L/min)便可穿透ICP,使样品在中心通道停留时间达2~3ms,可完全蒸发、原子化;ICP环状结构的中心通道的高温,高于任何火焰或电弧火花的温度,是原子、离子的最佳激发温度,分析物在中心通道内被间接加热,对ICP放电性质影响小;ICP光源又是一种光薄的光源,自吸现象小,且无电极放电,无电极沾污。这些特点使ICP光源具有优异的分析性能,而且可以多组分同时测定,测定范要围宽(低含量与高含量成分能同测定),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精确度,操作要简便与易于掌握。 铅对人体会造成毛细血管损害及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肾脏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了铅的限量。 铅不固溶于铜,在铜合金中固溶度也很小,与铜形成易溶共晶组织。固态下,铅在铜中以单质状态分布,可以分布在晶内和晶介,含铅的铜合金,在发生相变或结晶时,晶介的铅可以转移到晶内;铅对铜合金导电和导热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善切削性能,铅质点又是固相,正是轴承材料所希望的,所以含铅铜及合金是宝贵的易切割材料与轴承材料,且含铅铜合金对原材料适应性极强,能直接使用再生铜生产铜合金,成本低廉,被广泛使用。 含铅铜及合金在使用过程中,有铅的溶出,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严格管控。本试验就是采用铜合金易溶解于浓硝酸的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铜合金中铅的含量。 1实验部分 1.1 XRF扫描图谱 由图谱可以看到:Pb的Lα和Lβ有峰,并且成比例关系,由此可得该样品含元素铅。 1.2样品前处理 将该样品剪碎,称取0.25g(精确至0.1mg)于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将烧杯放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至样品完全溶解,烧杯内剩余溶液适量时再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3检测方法 1.3.1仪器设备 ICP-OES Agilent 5110,电热板LabTech,万分级天平METTLER TOLEDO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在铅(Lead)检测中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的思考。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传统的铅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于仪器设备和复杂的化学分析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生物化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经济的优势,因此在铅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讨论了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探讨了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对生物化学技术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兴的铅检测方法,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有效的手段。
简介:摘要: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铅污染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比较不同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优化现有技术,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对比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常用检测手段,发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具有显著优势。然而,AAS因其成本效益和操作简便性,在特定条件下仍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