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位于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一的国际能源开发咨询机构对卡纳塔克邦的专题研究阐明了印度各邦是否实际需要进行更多的电力开发或建设。通过分析实际负荷和对电力真实需求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指出卡纳塔克邦电力局以MW计算实际负荷(或电能的需求)不是对电力需求的真实度量。

  • 标签: 电力需求 电力局 班加罗尔 “硅谷” 国际能源 度量
  • 简介: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幅度大,各断面形态变化情况复杂,导致其平滩流量也剧烈变化。本文在分析沿程床沙组成、不同年代断面形态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概化不同河段不同年代河道的糙率、比降,探索提出了滩唇比降法计算断面的输水能力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水文站经验方法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是研究沿程不同河段输水能力的一种新的途径。对比分析得到渭河下游河道平滩面积与平滩流量具有指数关系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不同年代平滩流量与断面形态的影响关系变化规律。

  • 标签: 输水能力 断面形态 滩唇比降 平滩流量
  • 简介:事故工况下的渠道水力响应及应急措施对大型输水渠道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事故工况的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提出应急调度闸门控制规则,模拟分析了事故工况下渠道的水力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事故渠段节制闸紧急关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灾害控制,但是渠道水位壅高及退水量较大;节制闸闸前控制水位越高,则渠道水位壅高也越大,但弃水较少。

  • 标签: 大型输水渠道 事故工况 水力响应 应急调度
  • 简介: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为;(2)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启动与响应两个层面管理机制不清、缺乏对应急响应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3)应当从理论层面理清应急启动与响应的功能,在管理层面逐渐形成启动与响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问统一指挥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对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响应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框架的设计。

  • 标签: 洪涝灾害 应急响应 应急
  • 简介:本文对水平向地震作用下的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动力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码头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检验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进行了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平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前墙-拉杆-锚碇墙以及前桩-后桩-卸荷平台均能形成整体结构受力体系,仍然发挥承担荷载的作用;后桩的弯矩方向在动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改变,但前墙、前桩和锚碇墙的弯矩方向基本不变;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前墙、前桩、后桩、锚碇墙以及拉杆的最大内力值都呈现为不同比例的增大,其中前墙弯矩增幅最大,锚碇墙弯矩和拉杆拉力的增幅次之,前桩和后桩的弯矩增幅最小,表现出了码头结构分离卸荷的特点。

  • 标签: 板桩码头 动力响应 地震波 结构内力
  • 简介:生态恢复是目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手段。为寻找相关生态恢复项目的理论指导,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用SCS模型对贵州平湖流域进行不同生态恢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深水文响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流域林地和草地对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且林地的涵养作用大于草地,而耕地的增加使径流深增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岩溶地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退耕还林(草)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岩溶地区 SCS模型 生态恢复 水文响应 坡耕地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扩展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的应用范围,首先通过理论推导,比较了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与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的特点,比较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更强的修正稳定性以及更好的修正效果;然后通过理想案例和实际案例对该方法应用效果和参数选取进行讨论,应用结果显示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应用于达开水库流域具有较好的修正效果,明显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一个最优的权重系数使得修正效果达到最佳,并且在实际流域上权重系数取值幅度较大。

  • 标签: 系统响应 平稳矩阵 权重系数
  • 简介: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情景分析,涉及到众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构建未来洪水风险情景、开展未来预见研究,借鉴英国已有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流域未来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的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清楚地分析洪水灾害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影响洪水风险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趋势。文中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影响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起各因素之间的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并判断了各因素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性和不确定程度,从而为研究流域未来洪水风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 标签: 动因 响应 未来洪水风险 太湖流域
  • 简介:为分析塔背不同回填材料与不同回填厚度对进水塔动态响应的影响,建立6种回填材料与4种回填厚度相互组合下的数值试验模型,对进水塔进行动力分析。对比进水塔关键部位的应力与位移发现:回填材料的不同对塔背与回填交界区域应力有一定影响,石渣回填时,此区域应力最大值有很大减小,接触面应力分布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回填厚度对塔顶位移的影响不大。根据数值试验的计算结果与分析规律,合理使用石渣回填,设计了一种新的回填型式。此型式下塔背与回填交界区域不在为集中应力发生的部位;接触面最大应力大幅减小,相同部位的应力值减小;大应力区位置向下偏移,且区域变大、变宽,说明新回填型式改善了进水塔结构的应力状态,对其安全很有利。将提出的回填方法应用于某泄洪洞进水塔结构中,对比分析了新回填型式与原回填型式两种情况下此进水塔塔背与回填交界角点应力时程曲线、塔背与回填接触面应力云图与损伤云图。结果表明新回填型式下进水塔与回填接触面的动态响应得到了很大改善,该方法对进水塔结构的抗震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标签: 进水塔 塔背回填 动态响应 回填优化 时程分析
  • 简介:希腊下阿谢洛奥斯河的小水电开发总体规划包括开发斯特拉托斯(Stratos)水电工程,以便从一座6.7MW的电站向埃托利亚平原提供灌溉用水。已推断出,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所需的日平均最大灌溉流量为30~36m^3/s。尽管电站按45.4m^3/s的最大灌溉流量设计,但两台机组一天中有时必须短期运行,而流量的反调节则由反调节水库完成。这表示斯特拉托斯小水电站两年的运行都是为了满足灌溉需求。由此得出结论,小电站的全面运行是为了满足灌溉需水量特性。

  • 标签: 反调节水库 小水电站 水电工程 灌溉用水 机组 小水电开发
  • 简介:非正常工况下的渠道水力响应对大型调水工程输水渠道的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典型渠段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非正常工况下渠段的水力响应特征及退水闸的退水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事故渠段上、下游端节制闸紧急关闭时,节制闸前(或后)水位壅高(或降落)的幅度很大,渠段内水位波动剧烈;节制闸关闭时间的延长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水位壅高和降落幅度,但效果并不明显;退水闸的启用能够较好减小水位的壅高幅度,有效降低水流的漫溢危险。

  • 标签: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非正常工况 水力响应
  • 简介:基于VOF方法,对地震和风共同作用下坝水流固耦合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针对空库、坝水相互作用和坝-水-风相互作用三种工况,计算分析了大坝在地震、风浪等作用下的动位移、绝对加速度及动水压力响应,同时通过对自由液面的追踪,验证了VOF方法追踪自由液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水与坝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坝水相互作用能增大坝体振动的动位移和绝对加速度;风对大坝的动位移和绝对加速度基本没有影响,但风载荷对动水压力的影响极为显著。

  • 标签: 流固耦合 风浪作用 VOF方法
  • 简介:我国东部近海区域目前建设的风电场基本均采用桩基结构,桩基一塔架结构体系是典型的细长高耸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动力性质、随机性质和非线性性质。本文结合江苏响水近海试验风机长期的桩基础一塔架结构体系振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结构体系振动与风、浪等环境荷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与风速均方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塔架顶部的振动加速度随均方差的增大而增加;建立模型进行了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较好反映了响水近海试验风机不同工况的动力响应。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海上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近海风机 桩式基础 振动监测 响应分析
  • 简介:分析气候变化下河川径流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对河流流域内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和田地面站点1953—2014年的气温、降水数据以及同古孜洛克站和乌鲁瓦提站1957—2014年径流数据,运用累积距平、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和田河源流区近60年的径流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和田河源流区径流年际变化趋小,径流数值更加稳定,并在前期减少的情况下,在2006年发生突变,径流明显增大;和田河存在25~27年的主周期和6~9年的第二周期。在过去60年中,和田河经历了“丰-枯-丰-枯-丰”的交替变换,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表现为径流增加趋势;和田河径流的变化是气温、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气温是影响和田河径流变化最为主要的因子。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和田河径流对于气温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 标签: 和田河 径流特征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M-K突变
  • 简介:根据《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预计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3800万千瓦、气电6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53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中,水电1400万千瓦、核电876万千瓦、并网风电19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并网生物质发电100万千瓦左右。水电是技术成熟、出力相对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需要放在优先开发的战略位置上。水电要坚持绿色和谐开发,以大型基地为重点,大中小相结合,推进流域梯级综合开发;重视水电消纳市场研究,扩大水电资源配置范围;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合理消纳。

  • 标签: 非化石能源 中国电力工业 生物质发电 太阳能发电 可再生能源 水电开发
  • 简介:水文要素是控制湿地生态过程发展与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综合反映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本文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和敏感性指数,分析探讨了保护区内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两种水文要素的耐受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对水深、淹没频率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其中:(1)虉草和蓼子草2种群落对水深的耐受性最强,南荻群落最弱;苔草群落对淹没频率的耐受性最强,蓼子草群落最弱。(2)相较于淹没频率,5种典型植被群落对水深的敏感性更强;(3)南荻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变化的敏感性最强,而蓼子草群落对水文要素变化的响应最不敏感。

  • 标签: 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 敏感性指数 水文要素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 简介:以位于内蒙古的第一大湖-呼伦湖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RS、GIS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通过解译该区1973、1975、1986~2009年近36a的MSS、TM、ETM遥感影像,实现了呼伦湖湖泊水位、面积的遥感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呼伦湖面积在1999年达到了1959年以来的最大水面面积2106.95km2后开始骤然下降到2009年的最低水面面积1813.69km2。以24.44km2/a的速度减少了293.26km2,水面面积比1999年最大面积时减少了近14%。水位高程自1999年的最高水位下降了3.94m,是呼伦湖平均水深(9m)的39.4%。收集、整理了呼伦湖及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点、3个水文站点近52a的气象、水文资料。分析了呼伦湖区域尺度内的水热状况变化,发现研究区域温度升高。降水呈波动性减少.并且在1999年后温度和降水的变率增大,是呼伦湖面积减小、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呼伦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并建立了湖泊水位和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以及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可为寒旱区湖泊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湖泊 遥感监测:统计模型
  • 简介:针对丰满水库下游鱼类多样性减少的问题,在满足最小生态流量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营造适宜鱼类的水文情势研究。通过筛选改变度大且适宜鱼类的水文情势指标构建生态完整度函数,将此作为生态目标建立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调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态调度模型在满足发电、供水和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基础上,可将生态完整度至少提高48%,其中,涨水率、高流量脉冲数指标隶属度分别增加了0.112、0.261,且涨水率指标在枯水年改善程度好,高流量脉冲数指标在枯水年改善程度大、丰水年改善程度小。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显著提高了适宜鱼类水文情势的生态完整度,可为有鱼类修复任务的流域提供参考。

  • 标签: 丰满水库 水文情势 鱼类 生态完整度 生态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