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黄河边上的一个交通枢纽,碛口一度足秦晋大峡谷沿崖700公里的重镇。鼎兴时,这里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被称作“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如今,这个古老的小镇依然驻守在黄河边上,只是不再繁闹喧腾,在其落寞清萧的身影背后,我们仍可以从中探触到黄河农耕文明粗重的纹理和晋商发家的深远历史。
简介:为了探究污泥造粒颗粒在曝气中培养过程中形态、粒径、含水率、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悬浮物固体含量(MLSS)的变化,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材料,进行人工造粒,对造粒颗粒进行好氧培养.结果表明:培养20d,颗粒污泥粒径由450.21μm增加到598.60μm,MLSS由5373.01mg/L上升到5576.02mg/L,颗粒污泥的SV由24.31%下降到19.31%;SVI由45.23mg/L下降到37.41mg/L;含水率由96.10%下降到95.19%.说明污泥造粒颗粒在曝气中培养过程中稳定性增强.
简介:
简介:山诺会成立于1994年4月27日,全称是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英文全称为TheScientificExplorationandOutdoorLifeofSociety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取其中的首要字母形成英文简写SEXOL,音译为汉语便是“山诺”,也有“对大山的承诺”,“高山的诺言”之意。
简介:联合国基金会将斥资挽救《濒临毁灭的世界遗产名录》“榜上有名”的三处“遗产地”。
简介:本刊讯(记者连小楠)12月16日晚,在昆明塞林格咖啡,参与《人与自然》杂志2014年第12期"红嘴鸥进城记"供稿的摄影作者、杂志全体编辑成员与热心读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愉快、热烈的现场交流。执行主编杨青向大家介绍了《人与自然》最近的情况,讲述了办刊的想法。然后,随着投影展示一张张红嘴鸥进昆明城29年来的经典老照片,照片的作者——跟踪拍摄了红嘴鸥多年的老摄影家们,一一将图片背后人与鸟的故事与在场的读者、编辑细细分享。红嘴鸥,这个昆明的老朋友,已经从一群候鸟,变成昆明的城市精
简介:2015年6月11日,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傅家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一位中国环境保护的学术泰斗、有机石油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温和可亲的谦谦长者离我们而去。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不敢也不愿意相信。我与傅先生相识多年,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像父亲一样给予我很多指导、关怀和帮助,回想与傅先生相识的点点滴滴,他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永远无法忘怀。
枕水黄河的碛口记忆
污泥造粒颗粒好氧培养特性研究
人类为什么会失去毛发?
《生态毒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自然是永远的向导——永不停步的山诺会
联合国基金会新近斥资 挽救三处世界濒危遗产
“鸟&人”聚会——《人与自然》2014年第12期新刊发布暨读友会
缅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傅家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