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对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对47例肺内小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在CT引导下行穿刺针吸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分析阳性率及病理学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穿刺活检病例穿刺成功45例,穿刺失败2例,其中恶性肿瘤29例,良性病变12例,异型细胞3例,交界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病例中,腺癌14例,鳞癌1例,小细胞肺癌2例,低分化癌9例,转移瘤3例,良性病变病例中,错构瘤1例,炎症8例,结核3例。失败2例是因为在穿刺过程中产生气胸,无法取得有效组织。穿刺并发症气胸4例,咳血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可以为肺内小结节病灶的患者提供可靠的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确诊率高,并发症少。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DiscoveryTM IGS 7复合手术室与传统CT术前定位肺结节在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经皮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92例肺结节患者资料,男38例,女54例,年龄26~72(47±12)岁,其中47例患者接受了DiscoveryTM复合手术室定位(复合手术室组),45例患者接受了CT室定位(CT室组)。比较两组从定位开始到手术开始的时间、脱钩率、疼痛评分等指标,判定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结节特征和质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CT室组,复合手术室组从定位到手术开始的时间短[(34.8±18.2)min比(250.7±141.2)min],脱钩发生例数少(0例比5例),患者疼痛评分小[0分比(4.00±1.31)分](均P<0.05)。结论在DiscoveryTM IGS 7复合手术室中行经皮穿刺肺结节定位安全有效,从定位到手术开始的时间更短,脱钩发生少,无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怀疑恶性的良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降低临床良性肺结节切除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因肺部病变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且术前不能排除恶性、病理回报为良性病变的28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51例,女130例,年龄18~80(53.8±11.4)岁。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信息。结果共纳入281例患者,占同期肺部手术总量的4.8%(281/5 868),其中74.7%(210/281)因体检CT检查发现肺部病灶。患者主病灶长径4.3~99.3(20.7±15.9)mm,87.2%(245/281)病灶直径>8 mm。共切除314个病变,其中实性最多见,占67.2%(211/314),常见的特殊征象为毛刺(189/314)、分叶(122/314)、胸膜凹陷(106/314)。入组患者中,有79.7%(224/281)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手术情况,有59.1%(166/281)患者接受肺楔形切除,5.3%(15/281)例接受肺段切除,35.6%(100/281)接受肺叶切除。病理主要为炎性病变52.2%(164/281)、结核22.0%(69/281)和错构瘤14.6%(46/281)。结论怀疑恶性而切除的良性结节,影像学以实性病变为主,但多具有1个或多个恶性影像特征。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病变,手术活检可作为一类备选的临床策略,但需尽量选择VATS手术和最小的切除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肺内注射吲哚菁绿(ICG)用于肺内小结节及磨玻璃影术前定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连续入住北京胸科医院34例CT上表现为肺内小结节或磨玻璃结节疑诊为肺癌、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9个结节),结节大小0.3~2.0(0.9±0.3)cm,其中实性结节6个,不纯磨玻璃结节9个,纯磨玻璃结节24个。术前在CT引导下向肺内注射ICG进行定位,记录患者的结节定位、手术及病理等信息。主要评价指标为定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0.6%(7/34)的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6例为少量气胸,1例为肺内出血,均无需特殊处理。无ICG相关不良反应。术中所有患者均可见荧光显影,2例患者ICG在胸腔内弥散,但在荧光最亮处仍然可以找到病灶。一处结节因直径过小(0.3 cm)未能在切除肺叶中找到,定位成功率为97.4%(38/39)。荧光持续时间可超过5 h。结论CT引导下肺内注射ICG定位肺内小结节和磨玻璃结节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肺纯磨玻璃结节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行胸部能谱CT扫描且有病理结果的44例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26~79(51±12)岁。分为炎性病变组(12例)、浸润前病变组(17例)、浸润性腺癌组(15例);为判断水基值鉴别腺癌浸润程度的效能,进一步将以上三组合并为两组,即非浸润性腺癌组(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腺癌组。分别测量病灶动脉期、静脉期的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及水基值;计算病灶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40~70KeV)。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三组间比较及多重比较法进行两两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评估三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水基值诊断效能。结果炎性病变组、浸润前病变组、浸润性腺癌组三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水基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291.95±58.66)mg/cm3、(297.61±63.96)mg/cm3、(374.52±60.62)mg/cm3;静脉期:(277.07±33.78)mg/cm3、(291.74±50.49)mg/cm3、(373.33±75.12)mg/cm3](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动脉期、静脉期水基值在炎性病变组与浸润前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腺癌组与炎性病变组、浸润前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鉴别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组(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的纯磨玻璃结节上,静脉期水基值AUC最大(0.770),以349.31 mg/cm³为最佳阈值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93.10%。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碘相关参数(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水基值在纯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能较好鉴别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腺癌,有助于肺纯磨玻璃结节的定性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叶切除术,研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编为实验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经过治疗与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血流失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较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明显,是有效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治疗方法,值得面向大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观察选择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甲状腺结节患者152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选择次全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76例)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常规护理;C1组(观察组76例)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选择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配合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凸显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肺亚实性结节非侵袭性/侵袭性的病理亚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 年1月至2019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为肺亚实性结节、手术病理结果为不典型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共35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08例,女244例,年龄[M(Q1,Q3)]57(50,65)岁。根据病理分为非侵袭组233例和侵袭组119例。按照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外部测试集大约3∶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15例,非IA/IA为155例/60例)、内部测试集(69例,非IA/IA为52例/17例)及外部测试集(68例,非IA/IA为26例/42例,均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病例)。记录特定的结节定量参数、组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患者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LASSO 回归用于构建组学标签。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形态学模型、CT 模型、综合模型,在测试集进行验证。结果基于训练集筛选出2个最有意义的特征为Shape_MinorAxis(Gradient)、Glszm_ZoneEntropy(LBP)(均P<0.001),构建组学标签=1.065 75×Shape_MinorAxis(Gradient)+0.030 58×Glszm_ZoneEntropy(LBP)。综合组学标签、胸膜凹陷征、定量参数(直径、平均密度)构建的 CT 模型为最优模型,回归方程Ln(P/1-P)=-2.417 11+1.031 60×组学标签+1.203 06×直径+1.614 21×(胸膜凹陷征=有)在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54(95%CI:0.927~0.981)、0.865(95%CI:0.764~0.966),优于形态学模型0.857(95%CI:0.796~0.918)、0.818(95%CI:0.686~0.949)及综合模型0.951(95%CI:0.921~0.981)、0.856(95%CI:0.730~0.982)。结论综合构建的CT 模型对预测以亚实性结节为表现的侵袭性肺腺癌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行CT引导肺结节四钩定位针定位后导致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术前行CT引导单个肺结节四钩定位针定位患者212例,其中男83例,女129例,年龄(54±12)岁。根据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n=163)和中-重度疼痛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肺结节位置、肺结节大小(最大截面长径)、肺结节深度(距胸膜最短距离)、定位针进肺深度(定位针尖端距胸膜最短距离)、并发症(气胸、肺出血)发生情况、肺结节定位后的NRS疼痛评分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起肺结节定位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212例患者均成功定位,气胸发生率为22.6%(48/212),肺出血发生率为17.0%(36/2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ASA分级、肺结节位置、肺结节大小、肺结节深度、并发症(气胸、肺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中-重度疼痛组患者的定位针进肺深度[M(Q1, Q3)]为7(6,11)mm,小于轻度疼痛组的15(12,19)mm(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定位针进肺深度(每增加1 mm)是引起肺结节定位后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OR=0.645,95%CI:0.562~0.739,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当定位针进肺深度临界值为9.5 mm时,其预测患者定位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灵敏度为69.4%(34/49),特异度为90.2%(147/163),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820~0.935,P<0.001)。结论术前CT引导肺结节四钩定位针进肺深度是定位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定位针进肺深度越小,中-重度疼痛发生风险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分类以及分割算法,探究其在不同CT重建算法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至9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放射科363例胸部CT平扫影像学资料,每例患者的胸部CT平扫均包含三种CT重建算法(肺重建、纵隔重建、骨重建)生成的图像,这些数据构成了模型的测试集;模型的训练集由公开数据集(LIDC-IDRI)和私有数据集共4 185例患者胸部CT图像组成。模型的构建采用3D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在多任务联合学习下训练肺结节密度类型分类和分割,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放射科363例测试病例上进行效果测试,得到三种CT图像重建算法下结节分类准确率和分割Dice系数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对三种CT重建算法下的结节分类准确率和分割Dice系数进行比较以分析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三种CT重建算法下,模型对肺结节密度类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8.67%±5.70%、98.38%±6.61% 和97.89%±7.32%,其中实性结节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8.79%±5.58%、98.49%±6.89%和97.90%±7.41%,亚实性结节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7.57%±10.19%、98.52%±7.77%和98.52%±7.77%,三种不同重建算法下的肺结节的分类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重建算法下,所有结节分割的Dice系数分别为79.87%±5.78%、79.02%±6.04%和79.31%±5.95%,三组间结节分割的Dice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了3D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对不同CT重建算法图像中肺结节的分类和分割均有较为稳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