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反杜林论》哲学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著作。哲学编中'分类。先验主义'又是理解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基础一章。不少的解读者都把解释的重点放在恩格斯对杜林的'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思想的批判,重点阐述'事实在先'的从客观事实出发的哲学思想,这显然是不错的。但是这种解释忽视了这一章的基本思想是表达恩格斯的哲学观。恩格斯在这一章集中批判的是杜林的旧哲学观,阐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哲学观。杜林由于其旧哲学形而上学性质导致他掉入唯心主义泥坑,形成了'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哲学思想。学习和理解这一章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批判杜林'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思想方法,更要了解杜林错误的根源在于他的形而上学哲学观的问题,真正理解和掌握恩格斯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
简介: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已经渗入无意识层面,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确立"实在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立关系,便构成了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起点,"穿越幻象——认同症候"是其基本方法。从实在界的"无"来勘破符号界的"有"是这一方法的超越性所在。但是,偏执于实在界的否定,沉迷于哲学化的玄思,又成为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两大重要缺陷。
简介:由于拥有大众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难以企及的传播路径数量优势,网络传播一方面推动网络舆情迅猛发展,改变微观政治场域的信息结构与博弈格局,形成舆情信息传播的新样态,带动宏观政治生活世界发生深刻变迁,构成公共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的压力和动力,一方面也使公共权力中心把关成本上升,把关收益下降,难以实施彻底有效的舆情管理,不但给其传统的政治沟通与社会治理方式带来重大冲击,也给其维护信息安全与政治安全的努力带来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树立源头治理、合作治理的基本取向,主动适应、吸纳、整合、引导民意,发挥对话、沟通与协商的积极作用,调动社会自主治理的潜力与活力,提升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和三公水平,形成激励相容、利益共享的分配格局,构建网络治理新常态,应成为推进网络传播时代政治沟通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简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三大视角,也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内容。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需要理解和把握逻辑整体性、历史整体性与方法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逻辑整体性反映的是理论构成所呈现出来的内在复杂的逻辑关系。当内在复杂的逻辑关系从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的角度反映出来时,它就会转化为历史整体性,这就是理论逻辑统一于历史逻辑,表现为对历史逻辑的理解。逻辑整体性和历史整体性的科学性的基础是方法整体性,即两者都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
简介:不同学者对权力研究的视角会有所不同,如尼采把权力意志作为未来的科学,罗素专注于权力的形态转换,福柯着力于受操控的权力微观领域等,而关于马克思的权力视角,因为其在政治经济学的贡献,许多学者都自然归之于资源、经济领域,这种认识有失偏颇。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的权力理论研究,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可以析出一条权力理论的模式路线:以权力的可交换性为起点,以权力不平等的内在化为过程,以权力的不平等改造为手段,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权力不平等内在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类商品属性理论、场理论、结构形成理论三种理论模式。
简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角度深入研究邓小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小平有很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家,邓小平一直将作风建设与探索、确立、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并加以谋划推进。转变思想作风,树立并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成功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思想前提。继承和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严肃纪律作风,加强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反映出国家层面对乡村治理的愿景。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深化,出现了“乌坎事件”等一系列乡村治理失效案例,其主要原因和表现是治理主体有效性不足,而乡村治理主体失效的根源在于农村产权主体权利结构不当或失效。作者运用农地产权制度与乡村治理辩证关系的分析框架,分析乡村治理主体选择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提出理应在国家权力、集体产权、农民权利以及其他主体权利关系中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特别是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托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起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实现乡村治理主体的有效性选择。
简介:邓小平关于“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思想蕴含着他对政党问题的真知灼见,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体现了理论本源坚守、执政实践要求、体制机制创新的三重意蕴,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政党学说理论属性和政治立场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积极发展,是在执政条件下怎样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积极回应,是在不断增强党的自我修复能力进程中对中国特色治党机制的积极创新。这一思想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其逻辑起点是政党执政本体论,逻辑主体是政党执政实践论,逻辑归宿是政党执政建设论。深入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深刻启迪,即共产党人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着力构建和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实施机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管党治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