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习近平从时代特色、理想追求、实践品格、民族底蕴和国际视野五个维度审视青年发展,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的思想。从时代之维来看,青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和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从信念之维看,他要求青年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念,明确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立志为中国梦而奋斗的追求;从实践之维看,明确青年要立志加强学习苦练本领,不断在基层中加强锻炼,勇于投身社会建设实践;从民族之维看,指出青年要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养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从国际之维看,强调青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者,是深化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
简介:在维尔默的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学处于核心地位,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作出了重要贡献。维尔默政治伦理学的理论前提,是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规范基础进行重建,并构建所谓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理论。而对启蒙辩证法进行重新诠释,则是对批判理论规范基础进行重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维尔默的视闽里,启蒙辩证法作为启蒙理性批判与资本主义批判的融合,是一种理性的历史辩证法;作为知识论批判与唯物主义批判的交织,它最终变成了阴郁的现代性理论;这样,启蒙辩证法就从工具理性批判到“工具理性的他者”。当然,要想真正理解“启蒙辩证法”,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启蒙是什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启蒙的原因何在?如何定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维尔默站在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立场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启蒙辩证法》,而且为其政治伦理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阈。
简介: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始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维·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1965),鲁·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1996)和塞缪尔·亨延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是上世纪60年代比较政治学界以发达国家为蓝本来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时提出的比较政治学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学界莫衷一是。享延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可以被定义为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运动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布莱克则认为,政治现代化就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我国学者罗荣渠给政治现代化下定义时指出,政治现代化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钱乘旦则直截了当地将政治现代化概括为就是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政治现代化指的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政治领域的反映。
简介:<正>今年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三十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引起的变化对我们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具有决定意义。这一变化的发端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历史是不能淡忘的。许多当事人已经发表了不少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这场讨论。我只是参与这场讨论的普通一兵,同理论界的一批同志一起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十年前我在一个会议上介绍过一些亲身经历的情况,但没有见诸文字。今年有两家报纸要来就这次讨论的情况采访我,这才又一次引发了我的回忆。除了回答采访的问题外,我想借此机会提供一些并非众所周知的情况.算是对其他的文章的补充吧。
简介:从提高增强狠抓改革落实本领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个维度,深入而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习近平关于增强狠抓改革落实本领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领会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精神实质,促成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提高增强狠抓改革落实本领思想上的自觉性,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依托、提高全面深化改革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检验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增强狠抓改革落实本领行动上的科学性,就要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自我革新,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迎难而上,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提高增强狠抓改革落实本领实践上的有效性,要试点示范,由点带面推进;督察问效,齐督共管推进;落实责任,主动作为推进;统筹兼顾,整体协同推进。
简介:医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肩负着振兴医疗卫生事业和维护全民健康的重任,其生命观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全民的生命健康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培养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是医学院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义。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它研究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等普遍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归宿等基本原理。“人”是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和人学的关联点,如果对人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根本的把握和科学的认识,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人对生命认知问题的根源,也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因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人”,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价值性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