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我党历来具备文化自觉意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但在论及文化建设时已经涉及文化自觉的思想。探究邓小平的文化自觉思想,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文化自觉” 邓小平同志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解读 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安全意识
  • 简介:价值自觉是主体对价值及其价值观高度省思基础上,认同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价值关系的活动与状态。培养大学生价值自觉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当前大学生价值自觉面临工具理性的负面冲击、价值虚无的裂变式传播、价值交锋激烈且隐蔽等现实困境。破解现实困境,培养大学生价值自觉要从激发主体意识、夯实理论基础、深化社会实践、厚植文化沃土、健全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协调推进。

  • 标签: 大学生 价值自觉 实现路径
  • 简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为了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我们必须具备文化使命意识、文化生命意识和文化承命意识这三种意识。文化使命意识是对于时代所赋予我们复兴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文化生命意识是对于中华民族理想性文化在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之时仍然能够通过"反本开新"而重获生命力的理性信念;文化承命意识则是以一种正视文化冲突之现状的坚韧刚毅之心态,对于民族文化命运的承接和担当意识。

  • 标签: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文化使命意识 文化生命意识 文化承命意识
  • 简介: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思想,旨在维护各民族文明的生存和发展,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理想。这种思想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本民族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如何构建未来世界文明的全球问题;同时也存在忽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轻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缺乏文化与综合国力结合的整体视角,以及无力解决全球性问题等缺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理论缺陷,阐述崭新世界文明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顶层设计,为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前提、基础和途径。

  • 标签: 文化自觉 世界文明观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循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严明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实现宏伟政治目标的坚强保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廖冲绪研究员独著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纪律建设研究》正是一部专门研究党的纪律建设的力作。该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通观全书,体现三个鲜明的特点。

  • 标签: 党的纪律建设 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 党的组织 力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文化自觉研究是关于实践主体对文化活动及其结果的感知和觉悟,以及实践主体对文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问题的研究。对政党而言,文化自觉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和文化品质,是政党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有着丰富的本质内涵,包括定位文化角色的主体自觉,营造文化生态的时空自觉,探索文化选择的行动自觉,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自觉。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层面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把握文化自觉规律,增强文化自觉程度,破解文化自觉瓶颈,从而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觉 本质内涵 提升途径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组织涣散、纪律松弛这些突出问题,习近平就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纪律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和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等,形成了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纪律建设
  • 简介:科学精神是人类理性传统和实践探索历史的升华,体现了现代化形态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特质和思想追求。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为基础,整合、重塑我们的文化传统,逐步使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真正成为我们全民族内在的文化自觉和思想动力。

  • 标签: 科学精神 现代化 文化自觉 文化特质
  • 简介:晚清中国所处的世界环境远不同于传统中国。与传统的天下论、君主论、循环论正好相对,晚清时期万国论、宪政论、进化论影响广泛而深入。晚清时期三股重要政治力量中,清政府统治者、太平天国起义军均缺乏宏阔的世界眼光、敏锐的时代意识,在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方面乏善可陈,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比较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意识,比较有文化创新意识,比较有文化自觉,所以最后取得了胜利。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对于一个政权而言,文化创新、文化自觉都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文化自觉 晚清时期 政局变动 文化创新意识 传统中国 世界眼光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梳理几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发现,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表现在多个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坚决巩固主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基本经验;批判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大胆吸收是中国共产党对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创新发展当代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充分学习借鉴、继承发扬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立足于、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 简介: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中国革命由曲折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军事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深入探究延安时期党的文化自觉与先进文化建设,总结其经验启示,对于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觉 先进文化建设
  • 简介:有效的政治实践有赖于文化理论的突破,城市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也需在如此互动中有所推进。本文意在提示当前形势下中国城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认为不能再把"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作为比照性的文化形态进行画地为牢式的区分,而要将城市作为文化发展的公共平台,有意识地整合历史和现实社会实践中极具标志性,却也极易被忽略的各种经验、资源及其文化政治要素等,借此突破狭义的"城市文化"概念,重建以城市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由此拓展出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城市文化"的大观念、大格局。

  • 标签: 中国经验 文化自觉 城市文化 中国文化 大众文艺
  • 简介:3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飞跃性发展,离不开我们不断增进的学科自觉。这种自觉表现在:学科的前辈们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科体系的不懈努力,学科对社会责任、政治责任的自觉担当,学者对学科理论体系的持续建构、对人才培养规律的积极探索。学科自觉的这些方面,应当贯穿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每一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还应当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注入新的自觉,以新的自觉推动学科的新发展,开创学科的新未来。这种新自觉,尤其表现在自觉地植根生动实践、夯实基础理论、拓展宏观视野,自觉地走入历史深处、直面数据时代以及持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性。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建设 学科自觉
  • 简介: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文化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的发展进程。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还应表现为文化的繁荣,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人们所向往和期盼的。因此,要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用先进文化武装党;要以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文化全方位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注重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列宁的文化战略主张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 标签: 列宁 文化战略 文化自觉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创立与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申与曲折、改革开放以来的恢复与改进、新时代纪律建设的最新部署四个阶段。通过梳理党章中纪律建设内容的演变,可以得出四点结论:一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尽管其间经历了曲折,但总体上不断深化对纪律重要性的认识,是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二是对执纪主体的认识逐步拓展,实现了执纪主体的全覆盖,明确了党委、纪委、党组以及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在执行纪律方面各自的责任。三是党的纪律内容逐步清晰和明确,形成了“六大纪律”。四是对纪律客体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从强调党员要遵守纪律到强调党员、党的干部、党的组织都要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强调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纪律建设 中国共产党章程
  • 简介:“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思想的提出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提升民众主体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时代内涵包括:在生活尊严的存在状态上,强调“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生活尊严的层次上,强调“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统一;在生活尊严的社会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的统一。就现实中的个体而言,人生活的尊严性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实现个体的生活自觉和精神自觉,这是实现人的生存尊严的最高状态与目标。

  • 标签: 尊严 生活自觉 精神自觉
  • 简介:作为成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家,李达和冯契的共同之点在于,他们坚持自觉的民族意识与中国问题意识的统一,坚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与兼收并蓄的统一,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保持独立人格的统一。这对于我们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 标签: 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李达 冯契
  • 简介:《导论》是建立文学理论学学科的初步研究成果。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发展中自觉追求科学建设的具有标志性的专著之一。它从性质、定位、对象、要素、形态、范畴、理论的生成和转化、理论及理论体系等方面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整体综合创新研究。体现了新思路,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新高度。学科建设是个艰巨系统工程。由于偏重于规律法则的逻辑探讨,对历史的方法有所忽略,因此《异论》有些论述显得粗略,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文学理论科学建设 自觉探索 综合创新
  • 简介:[受访者简介]丰子义,男,1955年生,山西应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发展理论。主要著作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发展的呼唤与回应》《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发展的全球审视》等。曾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经典文本研究 方法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