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齐国的始祖是吕望。吕望在翦商定周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于西周初以功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当时的东方,小国林立,齐国的始封之地只有方圆百里。此后数百年间,齐国由小到大,到齐宣王时代,“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战国策·齐策》)一跃而成为东方大国。齐国得以富强的原

  • 标签: 渔业生产 齐国 渔业区 营丘 淡水渔业 发展
  • 简介:他是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汉学家,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钟情于东方文化,倾心于中国哲学,涵泳于儒道各家,贯通古今中西,举手投足间尽显谦谦君子风范。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广中国典籍,翻译了《论语》、《老子》、《中庸》、《孙子兵法》等多部经典,他对中华元典的新诠释、新解读,成就非凡,独步当代,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标签: 安乐哲 当代西方 《孙子兵法》 中西比较 领军人物 哲学研究
  • 简介:和中有''观念,旧释或为'智慧',或为'智慧之人'.仔细考察则会发现,''在上述文献的不同篇章中分别表示神圣意志、帝王的聪明才智、社会人群的聪明才智.其内涵的扩大,可能意味着上述不同篇章文献完成于不同时代;其内涵的变迁,则反映了''观念在西周早期、中晚期、春秋时期的变化.

  • 标签: 《尚书》《诗经》 “哲” 古代思想
  • 简介:12月13~14H在复旦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2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从事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于“现代性与中国精神”进行了跨专业、多视角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 标签: 中国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现代性 专家论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正>一、平面阴阳画阴阳图是为了解说《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里的阴阳是包罗万象的。许多领域里的阴阳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不容易抓得到摸得着的,唯有地球上某一地区在一年四季中的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可以画成图形拿给人们看。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第一张阴阳图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界研究《周易》的人画出来的。在古代大概也不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研究《周易》,所以,虽然阴阳从实质上讲属于横跨天文学和数学两学科的科研成果,但它并没有被天文和数学界所承认,只能作为涓涓细流,汇入“周易之河”。在当今出版的涉及《周易》的书刊中,由于种种原因,印刷出来的早期阴阳图形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尽管如此,熟悉平面解析几何并且粗知我国天文学发展史的人,仍然能够从所见到的并不规范的图中看出早期阴阳的分界曲线实际上是由两条著名的

  • 标签: 阴阳鱼 界曲线 日照时间 北极圈 周易 变化规律
  • 简介:齐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及其继任者在渔业治理领域有着超前的管理策略,主要措施有:立"海王之国"为基本国策,发展齐国的海洋经济;行"官海"之制,谋"渔盐之利",设"三虞"、"祈望"之职管理陆海渔业;渔业生产"取物顺时,以时禁发";资源索取"网罟必有正"、"地利不可竭";重视经济调节,"相地而衰征",渔业税制机动灵活;运筹轻重,繁荣渔业外贸;海陆兼顾,发展淡水养殖。管仲等诸先贤的渔业治理策略循道而为,令顺民心,最终促成了齐国富民强国的霸主之业。其中,有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调节的法律思想,直至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 标签: 管仲 《管子》 渔业 治理之策
  • 简介:孝道在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一品质的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的道德行为才是道德的。安乐思文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中的"孝",将"孝"视为家族的、社会的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的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的风险。从德性伦理学的视阈阐述"孝"的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的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孔子 德性 道德情感 角色伦理
  • 简介:一炉水乳交融李学勇中国有句古语:"道不同,不相问。"以此说明作学须专一,不无道理。然而至道相通,人类各方面的智慧从根本上是同出一源的。读罢姜国柱教授新著《兵学与哲学》(沈阳出版社出版)一书,我们得到的正是这样的收获和体会。兵学,是关于研究战争指导...

  • 标签: 中国哲学传统 兵学 哲学本体论 中国传统哲学 思维特征 辩证法
  • 简介:中国古代人的性思维呈现着一种生态化的特点,它体验性且合理性地表征了生态——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诗意化地悟解着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内在机理。她在以“一”为始,以“无”为本的“大道”之境中,将实存的“有”消遁在本真存在的“无”中,从而去“活化”性地探求天地自然存在之本,梳理人的生命存在之根,去透析“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节奏韵律与无穷意味,同时还力在打造一种内蕴精神生态平衡节律的“生态人”。本文所分析的太极、“无”性、“化”,性、“心“性和“游”性等思维范式就明显呈现着这种生态体验性特点。

  • 标签: 哲性思维 生态体验性 “大道”之境 生生 自然无为
  • 简介:11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有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点的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共计200人参加。16位教授参与了本届论坛的论文点评。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58篇,涉及以下主题:(1)科学技术与人文;(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技术哲学;(4)科学技术史。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学术论坛 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 论文点评
  • 简介: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 标签: 希罗多德 《历史》 埃及观
  • 简介:基于阳明学与佛道二教的亲缘关系以及中晚明三教高度融合的基本背景,念庵尽管是一位恪守儒宗的王门后学,但与道教、道家无论在“术”还是“道”的层面依然有着深刻的交涉。在摒弃道教长生追求、道家弃世态度的同时,他曾向道士方与时虚心学习,将胎息术纳入悟良知的收摄保聚工夫中并进行了儒家本位的转换。在个体生命的终极关切层面,念庵晚年对老庄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超世旨趣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予以深切认同,他的思想亦开显为儒道一体之两面:万物一体的现实关切和忘情忘世的终极关切,为念庵的儒家价值本位抹上了浓厚的“道家”色彩。

  • 标签: 罗念庵 道教胎息术 老庄道家
  • 简介:光与牟宗三的先秦儒学观在基本观点上有显著的不同,集中于“宗教人文化”与“形上学之有无”两个问题。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两人对先秦儒学中的道德、形上学与信仰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两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先秦儒学的复杂面貌,其结论各有得失,体现了当代台湾地区儒学研究的多元性特征,对于我们更为充分而深入地把握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罗光 牟宗三 先秦儒学观 “生命哲学” “道德的形上学”
  • 简介:<正>鸠摩什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义学高僧,他所介绍的大乘中观学派思想,对包括禅学在内的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鸠摩什编译的几部禅经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禅学思想,对当时的禅学理论进展和禅法实际流行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历代经录登载且为现行《大藏经》收录的种种标识为什所译的禅经作一考辨,厘清各经是否为什所译、译出及修订的时间、经籍的名称沿革、卷数衍变等问题,以期正本清源,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可靠的文献基础.管窥蠡测,或有一得,敬请方家指正.

  • 标签: 鸠摩罗什 十二因缘 禅法 《大智度论》 中观学派 三昧
  • 简介:洪先是江右王门中的重要一员。洪先(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他尝自称与聂豹(双江)“如一手足”(《念庵集》卷十七,《祭双江公归窆文》),并表示自己与双江的思想“不谋而诺”(同上,《祭聂双江公入殓文》),故而后人将、聂二氏相提并论,以为同属于王门“归寂派”。

  • 标签: 生命精神 儒学思想 罗洪先 江右王门 明朝 生平简介
  • 简介:汝芳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赤子之心”和“孝弟慈”为旨归的学术思想和“以讲会乡约治郡”的伦理政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中或流荡虚无而近禅、或“不复为名教所羁络”的狂侠倾向,促其回归平实和正统。汝芳这一归宗阳明学正统、以“圣谕六条”化俗治乡的学行取向,也体现在他有关乡约的思想和实践中。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约 罗近溪 泰州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实践
  • 简介:在鸠摩什所译《维摩经》——《维摩诘所说经》中,以下几个译语,如净土、清净土、净国、清净佛土,从汉语的字面意义讲,当然都表示“净土”——清净的佛国、佛土,即业已净化的佛国、佛土。但是如果根据《维摩经》今存梵本对勘,我们就会发现什这些“净土”译语的对应原语其实存在颇为复杂的情况。以下我们就从梵汉对勘角度对什译《维摩经》34个“净土”译语的用例予以分析考察。

  • 标签: 《维摩经》 鸠摩罗什 净土 译语 《维摩诘所说经》 考辨
  • 简介:文章介绍评述了美国汉学家蒙(DonaldJ.Munro)的学术成果.阐发了中国人性论中自然平等的观念和道德典范的作用,并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倾向.侧重分析朱熹人性论中事实与价值的混合.研究了本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对人性的看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蒙着重分析了'帝国式的探索方式'的起源、弊端.

  • 标签: 人性论 中国哲学 认识论 朱熹 事实 道德
  • 简介:儒家经典的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的热点之一。明坚的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的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明坚西班牙文“四书”的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在概念西方语境中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的创造性及其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的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的契合点。

  • 标签: “四书”西文译本 罗明坚 耶稣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