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道德经》为参照,以曹锦炎先生的释文为底本,借鉴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上博简《凡物流形》部分简文重新释文、断句、注释,并做白话译文,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凡物流形》的性质及作者,认为其是一篇听课笔录,是《道德经》的来源文献之一,其作者是老子(周太史儋)。
简介:遵循网络文化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做大做强网络文化产业和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化市场优先传播低成本采集、分析和制作的网络信息,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政府要引导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网络文化市场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网络信息主要流向网络利润区的商业逻辑,政府要重点规制网络利润区的传播秩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政府部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彻底破除管理万能观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法治化建设。
简介:作为当下中国城市日渐流行基层管理服务模式,网格化管理在提供社区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但因其本身作为基层政权行政力下沉的一种方式,与代表基层民主的社区自治力量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也蕴含着城市基层政权“内卷化”的风险。本文认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诉求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权益诉求在社区服务上存在着衔接点,关键在于淡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行政色彩,做到“社区服务网格化,社区管理民主化”,从而使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能够相互协动,并获得良性持久的发展。
简介:10月18—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办,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协办。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西班牙以及中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信息哲学元理论问题、信息哲学与当代前沿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或学科的比较问题、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交叉问题,从多个学科与不同视角进行了学术探讨与对话交流。
简介:9月2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相关编辑参与论坛。
简介:先贤用天象来解释乾卦六龙,但由于未涉及具体的星宿证据,不能断定乾卦爻辞只能来自与苍龙有关的天象。本文发现乾卦荧辞中按天象出现的先后顺序,除了容易被泛哲理化解释的“龙”之外,还隐含着五个星宿信息,即天田、键闭、天管、鱼、天渊,因此可断言这些爻辞的原型来自天象。
简介:6月22日在重庆举行,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应邀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来自日本的陶吉(SatoshiTojo)、萨诺(KatsuhikoSano),新西兰的斯里曼(JeremySeligman)和挪威的艾高腾(Thomasǎtgotnes),以及西南大学何向东教授、郭美云副教授、马明辉副教授等。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基本命题逻辑的延伸、基于代理(agent)通信信道的动态认知逻辑、关于不确定性推理的自由选择、关于证据决策的困境等。
简介:
简介:根据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归纳出信息产权民事法律保护的三个理想型规范形态:第一是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产权保护模式,其规范形态是底层数据安全与隐私权为主的事后救济。第二是互联网平台信息产权交易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的事前授权规范。第三是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价值共享法律保护,形成共享激励模式,以反垄断法为主的事中规制规范。数字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市场分配方式,需要以信息产品定价机制来分配信息产权,形成公法嵌入私法的法律规范模式。
简介: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曲解、裁剪引致的信息异化是规划编制部门与建设单位为规避组织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决策义务的微妙的机会主义策略。本文分析了基于分工深化条件下个体的知识接受机制、不同预算约束线下个体效用异质性的两类信息异化现象,从信息证明费用的维度对抑制机会主义的司法治理给出与传统环境法学不同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着眼于激励而非强制的推动义务履行的制度框架安排。
简介:摘要“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的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化的演变过程。
简介: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界哲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及英文《中国哲学季刊》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20余位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参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任大会主席。会议重点讨论儒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关系及其在全球化时代展开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相关论题进行诠释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论述。
简介:<正>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的发展目标模式。最先使用这一概念的是苏南地区的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他们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来表达城乡社区、城乡产业、城乡社会生活正在向紧密联系、协调发展方向发展的趋势。后来,这一概念相继为一些
简介:<正>中国儒家学说东传,对日本的政治思想、社会习俗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成为日本一千多年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儒学东渐的过程与东进后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就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一般说来,日本古代儒学大致经历了间接移植、直接模仿和日本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从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朝鲜儒学家王仁携《论语》赴日讲学,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9)日本派遣小野妹子入隋进贡,这三百多年间,是日本间接引进中国儒学的时期,也
简介:<正>一、传统儒学与东南亚的经济腾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的困境,而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却显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是与传统儒学的复兴有关,正是由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完全是由于改变了原有的那种保守僵化的社会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商品经济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与传统儒学根本毫无关联。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恐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简介: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信仰划一、有限宽容和宗教多元化加速实现的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期。其间,英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经历了从信教自由、政治平等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平等的渐进过程,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对象依次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唯一神派、非基督教徒和无神论者。同时,现代英国的宗教多元化存在明显的保守性。
简介: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①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一般较注意智力开发,而忽视人才资源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人格资源的开发问题。...
简介:本文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我国经济先发达地区也应该成为三个文明率先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并就区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作出了较深入的理论探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现代化的四个战略重点和深化文化体制、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等七项战略举措.
简介:关于行政规章规范化问题的探讨程干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给政府的法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轨过程中,鉴于市场经济对法制保障的客观要求,当前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就...
上博简《凡物流形》新释新解
论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
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
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
信息文明与当代哲学发展论坛
《乾卦》爻辞中星宿信息钩沉
逻辑、语言与信息国际研讨会
2013年哲学学科其他成果获奖信息
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的规范形态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的信息异化
“常惺惺”的儒学化演变
现代化与全球化语境中的伦理与儒学国际研讨会
论城乡一体化
儒学东渐及其日本化的过程
“传统儒学”与“现代化”散论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论中国现代化的人格支持
“全球化”大潮中的孔子儒家
区域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与主体内涵——促进江苏文化率先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关于行政规章规范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