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魏之际,佛教在中国的流布主要有禅学和般若学两大体系.当时缁素对般若学的理解、注释,都脱不了魏晋盛行的、玄学思想.而名僧与名士颇相投缘,与又相互发挥,故史称晋代之玄学、之合流,为学术界之大宗.也借玄风得以广为流行.禅宗历代大匠与佛陀核心思想--拈花不二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中国禅宗老庄化、玄学化,是不能分辩玄佛同异之混淆之论,是不能成立的.
简介:以陈连笙(上海市道协副会长)为团长,苏宗赋(上海市道协副会长)、张文希(上海市道协副会长)、潘雨廷(上海市道协副会长)等四人组成的上海市道协赴港参访团,应香港园玄学院邀请,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往香港进行为期六天的参访。二十五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抵达香港,受到香港道教界同人的热烈欢迎。参访团赠送香港园玄学院一部道教珍贵丛书《道藏辑要》,园玄学院主席汤国华、副主席吕重德、宋锡珍、
简介:葛洪虽然生活在玄学盛行的两晋之交,但他所处的地域及家学、师承都倾向于汉代儒学。受此影响,葛洪的学问也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正因为这样,葛洪与玄学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对玄谈所引起的任诞世风提出严厉的批判,对老庄之学的不合世务屡有非议。但与此同时,他也崇尚以人物品评为主的汉末清议;在构建神仙道教理论的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玄学关于本末、有无、养生等问题的理论精华。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以葛洪为代表的魏晋神仙道教思想与汉末儒学、魏晋玄学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僧肇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简介: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般若学“格义”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由“格义”到“得意”的转变过程,以及玄学“言意之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辨析,来揭示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相互交融的基本方面,以勾勒出二者交融的大致线索。
关于汉魏佛学玄学化及所谓“禅宗”的玄学化问题
上海市道协应邀参访香港园玄学院
葛洪的汉学倾向——兼论葛洪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老庄玄学、小乘实有还是大乘真空——僧肇《物不迁论》辨析
从“格义”到“得意”──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交融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