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边界范式,以60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结果表明:(1)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阅读效率;(2)预视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出现明显的预视效应;(3)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差异不显著;(4)未出现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阅读眼动的序列加工模型。

  • 标签: 中文阅读 预视效应 边界范式 小学 眼动
  • 简介:采用眼动记录的方法,考察在偏向句子语境中,不同类型的词汇歧义消解的不同。结果发现,歧义词不同意义的相对频率影响了不同类型歧义词的加工。当语境支持歧义词的主要意义时,被试加工同形同音歧义词要快于同形异音歧义词;当语境支持歧义词的次要意义时,被试加工同形同音歧义词要慢于同形异音歧义词。无论语境支持歧义词的主要意义还是次要意义,被试都要为同形同音歧义词从语境中寻找更多的信息来通达词义。实验证明,在偏向语境中,同形同音歧义词与同形异音歧义词的歧义消解过程不同

  • 标签: 歧义消解 眼动 同形同音歧义词 同形异音歧义词
  • 简介:摘要采用刺激分类范式,要求被试判断呈现刺激的性质(实验一和实验三)或颜色(实验二),旨在考察随机呈现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对数字和字母SNARC效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加工中是否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数字和字母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均未出现数字SNARC效应和字母SNARC效应。(2)数字和字母的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左手对字母的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的反应更快。数字和汉字性质分类时,左手对汉字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反应更快,不同类型刺激分类时出现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3)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刺激分类加工中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被自动激活,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类型刺激分类中的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刺激-反应相容性 SNARC效应 数字 字母 汉字
  • 简介: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 标签: 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 大五人格 年龄
  • 简介:本研究以245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及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对喜怒哀惧四种情感的移情水平都表现出下降趋势,四、五年级是下降的最显著时期。(2)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恐惧、愤怒情感的移情水平下降最快;对悲哀情感的移情水平下降较慢。(3)小学生在四种情感的移情水平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4)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之间存在着中低度相关。

  • 标签: 小学生 移情
  • 简介:儿童阶段是对外部反馈最敏感的阶段。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反馈(积极/消极反馈)和不同性质的强化物(物质/社会性强化)对儿童学习效果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联结学习范式以考察不同类型反馈对8~10岁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首先考察了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而在积极、消极反馈的基础上加入了物质、社会性强化物,探究物质、社会性强化条件下积极、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对于8~10岁儿童来说,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大。并且,物质、社会性强化物对儿童反馈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孩来说,在物质性强化条件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其学习;而对于女孩来说,在社会性强化物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她们的学习。该研究为如何运用反馈促进儿童学习提供了实证依据。

  • 标签: 积极反馈 消极反馈 物质性强化 社会性强化 性别差异
  • 简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变化社交人数操纵场景的社会性内容,比较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ASD)和普通儿童(TD)对真实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1)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少于TD儿童;(2)随着社交场景中人数的增加,ASD儿童和TD儿童一样,对面孔、身体和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逐渐降低;(3)相对于TD儿童,ASD儿童对社交场景中面孔、身体、眼部、嘴部等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少.但对前景和背景等非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多。整个研究表明,社交人数变化对ASD儿童和TD儿童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影响一致.但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具体社会性信息的视觉加工上仍表现出特异性.

  • 标签: 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交场景 社会性信息 人数.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自我价值感和应对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探讨自我价值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挑选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一所一般中学。通过对三所学校746名中学生进行自我价值感和应对方式的测试,结果表明:(1)三所学校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2)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的总体和一般自我价值感差异显著。(3)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自我价值感 学校 不同类型 中学生 应对方式 省级重点中学
  • 简介:以5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用公共演讲作为应激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旨在探讨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理应激后内向组和情绪稳定组TNF—α的明显升高,其余变化均不显著。这说明急性心理应激引起内向、情绪稳定的个体自然免疫增强的现象较明显.而对外向、情绪不稳定个体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心理应激 人格类型 免疫功能 放射免疫法
  • 简介:通过对陆军初级指挥官人格心理类型与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探讨个人的领导潜能、人格心理类型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方差分析表明,具有不同领导行为的指挥官在人格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了指挥官的领导行为取向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2卡方分析结果也表明,PM型行为的军官在其人格特征上具有“ESTJ”组合特征,而pm型的军官则正好相反;另外,pm型的军官在成就动机上获得高分的人数最少。3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成就动机”、“感觉”和“判断”三种人格因素与军事指挥官完成整体领导职能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指挥官 人格类型 PM领导行为类型
  • 简介:MBTI是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编制而成的一个自陈量表.此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两个相对的极点,代表不同的偏好倾向.对四个维度的基本偏好不同组合便构成了16种人格类型.本研究首次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修订,以258名大学生作为试测样本,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项目都具有相当高的鉴别力;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尤其结构效度极佳.

  • 标签: MBTI 偏好 心理类型
  • 简介:以288名9岁儿童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母亲为被试,使用同伴提名的方法鉴别出94名行为退缩儿童。以儿童的气质特征(害羞、消极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母亲对儿童的控制为分析变量,使用聚类分析统计技术对行为退缩儿童的类别进行划分,94名行为退缩儿童中有效观察值77个,被区分为三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弱社交型”、“害羞型”和“被控制型”。这三类儿童的行为特征不同,三个类别比率差异不显著,行为退缩儿童整体上不存在性别比率差异,三个亚类型的划分与性别没有关系。

  • 标签: 儿童 退缩 亚类型
  • 简介:焦虑性心理障碍,又称神经官能症,这类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是:焦虑是其核心的症状,而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其主要的原因。具体来说,焦虑性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身体症状障碍和解离型异常等。

  • 标签: 性心理障碍 焦虑 身体症状 共同特征 矛盾冲突 神经症
  • 简介: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年级升高而上升,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2-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4)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 标签: 儿童欺负行为 类型 攻击行为 性别差异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
  • 简介:为了探索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在90名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6人进行干预研究。为考察干预效果,在干预后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实验组、对照组)×2(性别:男、女)×3(年龄: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 标签: 癌症患者 集体心理干预 应对方式
  • 简介: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源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源作用没有差别。

  • 标签: 应激源 应激干预 血压 心率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的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的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的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的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本研究对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的操作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及男女性别对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均有影响,研究结果为操作台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 标签: 操作速度 操作台面 方位 斜度 选择反应时 操作区间
  • 简介:合取谬误是一种常见的判断偏差,它指的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评估合取事件及其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对合取规则系统性偏离的一种现象.实验1就认知需要类型对合取谬误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高认知需要的被试较不易表现出双重合取谬误和单合取谬误.实验2探讨了警告类型对合取谬误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警告时个体最易表现出单合取谬误,其次是间接警告,最后是直接警告;此外,认知需要与警告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高认知需要的被试在直接警告和间接警告时更少表现出双重合取谬误,在直接警告时更少表现出单合取谬误.

  • 标签: 合取谬误 认知需要 警告类型
  • 简介:“学习困难”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都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困难的症状分析入手,探讨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困难的5种不同界定方法、其中包括:临床推断分类法;推理定义分类法;多元实证分类法;学习过程诊断法;学业成绩分类法。并重点介绍了4种有代表性的划分类型:生理缺陷型与心理障碍型;单一型与综合型;暂时型与持续型;兴奋型与安静型。

  • 标签: 学习困难 界定方法 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