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207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主要探讨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问的亲合水平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直接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其偏差行为越高;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的亲合水平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越低。(2)流动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压力抵抗效应:在低亲合条件下,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高亲合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联不再显著。(3)留守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单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稳定性,在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的扩大化。这表明,养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系是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
简介:早期关于正义动机的研究多以西方、受良好教育、工业化、富有、民主社会(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anddemocratic,WEIRD)的被试(特别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并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文化区分的理论基础,发现西方人表达个人正义动机多从独立的自我参照视角出发,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美好世界;而中国人表达正义动机却从互依或他人参照视角出发,认为社会整体是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和谐世界。近年来,主流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样的研究存在重大的取样偏差或自我偏差、情境偏差,其揭示的人类行为特征(WEIRD)也是奇怪的。本文利用元分析技术,对36个中国样本(N=8396)的个人世道正义观(自我参照)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他人参照)的相关系数和均值差进行效果值检验。结果发现,个人世道正义观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之间存在强正相关(r=0.64,Fisher’sZ=0.75),平均数差异显著,但效果值很小(d=0.20);进一步的调节变量分析发现,只有在非学生样本、弱势情境下(如生活逆境),被试的个人世道正义观得分才显著低于一般世道正义观,即认为'自己委屈、他人应得'。总之,中国人的正义动机呈现低自我参照、高情境区分的特点,并非'独立'或'互依'就能简单概括的。
简介:<正>我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均为教师,在他们的培养下我考下入了大学并顺利地应聘到一家合资公司工作。没多久,在公司迎请客户的联欢会上,我结识了宇波,他是与我们公司达成生意往来关系的新客户,那天我一袭长裙的清纯摸样吸引了宇波,联欢会结束他找借口“套”去了我的手机号码。从此他三番五次地“骚扰”我,我的办公桌常铺一盖地堆满了他送的玫瑰花。最意外的是,有一次他突然来我们公司,当着办公室所有人的面对我说:“东芹,我喜欢你,请答应我的追求吧!”话音未落,同事们鼓掌、尖叫、吹口哨,我彻底被他感动了。就这样,我们谈起了恋爱,宇波很擅长制造浪漫,常给我带来一些惊喜,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那段日子里,我和他拥抱、接吻、抚摸,但始终没有跨越最后的界线,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不要在婚前发生性关系,那是不好的事。妈妈的话在我心里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