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作家的创作心理对文学创作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童年经历在作家创作心理的体验生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著作《阿历克西,又名徒劳无益的战斗契约》、《苦炼》以及《哈德良回忆录》等一方面享有盛誉,另一方面因其涉及的题材相当敏感而饱受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童年的经历以及她与众不同的同性恋性向的选择,探寻作家童年经历对其创作心理形成的影响。

  • 标签: 尤瑟纳尔 玛格丽特 文学创作 女作家 心路历程 法国
  • 简介: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7.5小时:54.8%中国人起床后仍会犯困:57.1%中国人起床需要闹钟叫早;一成中国夫妻分床而睡;超四成中国人有睡回笼觉的习惯:48.6%的中国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学龄期儿童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40分钟;媒体人睡得最差,睡眠指数得分仅为56.5;7612%的职场人士上下班路上曾在车里睡着过,中国人躺在床上玩手机、平板的时间平均为29分钟;城乡居民睡眠得分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的睡眠指数得分均在70分之上,而城市居民的睡眠指数得分仅为61.6分;高知群体指数得分持续走低。中低学历人群的睡眠指数得分已逾70分,而高学历群体与低学历者问的差距扩大到11分;睡眠指数调查所涉及的40个城市中,三线城市的睡眠指数平均得分为61.4,而一线城市则降为60.3分;城市职场人在工作的强压之下,有七成会在车上倚窗椅小睡,上班时大脑空旷也司空见惯;城市职场人的睡眠指数得分皆处于平均分之下,即便是得分最高的教师群体,也只有63.7分,而分数最低的媒体人仅为56.5分;超两成公众在受访时报告自己每天睡不够7小时;人们都在抱怨自己睡不好,却舍不得早早睡着。58.9%的人将上床后睡着前的时间全交付给了各种网络活动。

  • 标签: 中国人 睡眠 城市居民 职场人士 低学历者 高知群体
  • 简介:如今,中国城市中行乞的人到处可见。有专家将中国乞丐分为五类:一、挟技之丐,他们唱歌、舞蛇或玩杂耍等,靠卖艺行乞:二、残疾之丐,如断肢、毁容者等,靠博得行人怜悯得到施舍;三、行乞之丐,在繁华商业区,向路过的行人、商店等讨钱;四、诡托之丐,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或假称父母有病,无钱上学,从而骗取钱财;五、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这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的儿童乞丐。

  • 标签: 乞丐 中国 职业化 行乞 商业区 行人
  • 简介: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 标签: PTSD流行病学 神经生物学基础 病因学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漫长的农耕文明.铸就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信条,请客吃饭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好礼尚往来,请客遂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趣地阐释了请客行为中的经济学原理.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请客吃饭 中国人 经济学原理 农耕文明 交际方式 礼尚往来
  • 简介:通过对囚徒困境博弈的囚徒策略选择发现,中国被试的囚徒策略选择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影响:在一次囚徒博弈中,并不像传统博弈论预测的那样被试选择坦白为最优策略,而是有一半多的被试选择了不坦白策略;在进行囚徒选择时大多数被试都意识到了囚徒之间的熟悉关系。囚徒关系被激活后,选择不坦白策略的被试与选择坦白策略的被试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以及相应的人际信任是导致被试选择不坦白策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策略 人际信任
  • 简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深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标分析以及实证调查等支撑性研究,我们建构了三大领域六个指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

  • 标签: 学生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国际比较 传统文化.
  • 简介:宗教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民国初期传入我国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现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队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标签: 宗教 心理学 心理机制 心理治疗 佛教 道教
  • 简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道家的“无为”和“自然”思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禅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的认识对于人类心灵的净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学思想 《易经》 积极作用 暗示功能
  • 简介:只信任亲近的人,不信任陌生人,即差别信任是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共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本研究通过3个涉及信任游戏的实验来考察共情与差别信任的关系。在实验1中,对虚拟人物表现更高共情水平的被试更少受到关系距离的影响。在实验2、3中,被试的共情水平通过文章、图片记忆任务来操纵,两个实验都发现共情组比控制组表现更低的差别信任。实验结果表明,诱发共情能增强个体对陌生人的信任,进而减少差别信任。

  • 标签: 差别信任 共情 关系距离
  • 简介:中国传统并没有西方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心理学,也没有纯粹的心理学思想。中国传统关注的是人,而对人的关注则不能不涉及人的心理。因此,尽管中国传统没有纯粹西方意义的心理学,但是若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其心理学思想还是非常丰富的。心性论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对于心性理论的阐发,则离不开对于人之“情”的关注,在对心性论重视的前提下,对于情感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了传统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称之为情感心理学亦不为过。中国传统的情感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就传统对情感的产生、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的阐释略作梳理,以期对传统的情感心理学做一个概观的了解。

  • 标签: 心理学思想 中国传统 情感问题 情感心理学 心理学观 中国哲学
  • 简介: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自我分量表》对44063份小学五年级到大学阶段我国青少年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自我得分从小学五年到高中一年下降明显,高中阶段变化不大,高三到大学阶段略有上升。构成整体自我的各维度、因子也大多具有相同的年级变化特点。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素质 自我
  • 简介:信任是指对某人期望的信心,是相信他人未来可能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生命史策略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基于个体的生活环境和分配原则,分为以未来生活为导向的慢生命史策略和以当下生活为导向的快生命史策略。信任与生命史策略都是连续的过程,并且都与社会环境发展紧密相关。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居所流动频繁、环境问题严重,以及过早的性成熟和性行为、更随意的性关系,个体更易知觉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处于快生命史策略中,而选择快生命史策略的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水平会较低。这是理解现阶段信任危机的一种角度。因此,或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的努力来提升中国人的信任水平。

  • 标签: 信任 生命史策略 生态环境 居所流动 性行为和性关系
  • 简介:本文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面对社会的变迁转型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的适应和应变,深入探讨了社会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内在机制和深层动因。认为使民众对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变迁转型作出适应和应变的深层动因来源于民众自身内在需求愿望的满足和实现,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民众自身主观认知的自我调适,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表现在九十年代初前后及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的变化。

  • 标签: 心理行为 中国 改革开放 行为方式 内在机制 外在表现
  • 简介: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东西方人行为表现的差异,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西化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本研究采取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观念为理论基础,并以Nisbett和彭凯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为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究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通过对2800名被试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联系性、变化性和矛盾性。其中联系性和矛盾性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研究一致,而变化性和其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这与人们日常观念和相关理论并不一致。本文还对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做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得出的结构模型信效度良好,表明这一测量工具适合于对中国人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学对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弄清楚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将是未来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文化 思维方式 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 社会认知
  • 简介: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中国和英国近万名(中国8937名,英国1035名)中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2)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较积极;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有联系。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而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4)儿童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多,而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 标签: 欺负 受欺负 态度
  • 简介: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对全国23个不同省市地区的4406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对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认知风格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青少年认知风格的发展是常态的;(2)我国青少年认知风格的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得分出现了“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 标签: 年级 青少年 认知风格 心理健康素质
  • 简介: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6432名成年人的认知风格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年人的认知风格总体水平较好。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成年人在认知风格各维度上的差异发现:(1)女性在灾难化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性;(2)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上升趋势;(3)农村成年人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成年人;(4)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年人的认知风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呈下降趋势;(5)年龄段与受教育程度在选择性提取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老年组被试得分最高。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认知风格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殡葬仪式是生者表达哀伤、对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价和心理修复的重要方式,更是对"互倚型自我"的一次洗礼和重塑。本文试图探讨传统民间信仰下殡葬习俗的宗教心理疗愈意义,以望对这一传统民间生命礼仪进行现代心理学的阐述,即厘清殡葬仪式"是什么"、"有何用"的问题,继而对民间信仰的本质和精神内核有更透彻的了解。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山东省曲阜市15名居丧者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殡葬习俗对逝者亲友的心理疗愈作用主要有:(1)情感宣泄的途径和哀伤处理;(2)仪式让分离具体化,增加对死亡事实的确定,使认知发生改变;(3)群体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获得,减轻个体的痛苦;(4)让生者与逝者的情感联结,遵循丧葬习俗,进而寻求精神寄托和宗教灵修;(5)个体在深层心理层面获得群体认同感以及释放自身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6)从灵异事件的心理发生机制层面说明殡葬仪式对居丧者的心理疗愈作用。基于以上探讨,在突发事件后对人们进行心理创伤修复工作时可借鉴传统殡葬习俗中的一些方法,这也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哀伤处理,促进咨询者自我疗愈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殡葬习俗 宗教心理疗愈 集体潜意识 灵异事件 仪式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