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自1984年,中共中央出台“1号文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以来,“民工潮”就没有停止过。根据2006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外出农民丁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总数约为2亿人。

  • 标签: 农民工 乡镇企业 就业 农村劳动力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新生代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不同,分析婚恋对新生代农民的重要性,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从婚恋观念、婚恋行为、以及婚恋影响因素等三个侧面建构新生代农民的婚恋模式。依据调查数据资料,归纳出新生代农民的婚恋模式特点。同时把个人背景与流动经历作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寻新生代农民婚恋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婚恋模式的建议。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婚恋模式 流动经历 再社会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满意度研究文献的回顾,构建了4个影响农民工作满意度的模型,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他们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教育状况、工作环境中的安全状况、劳动强度、工伤保险和自我认知状况等会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以此为基础,本文试图去解释这些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 标签: 农民工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影响机制
  • 简介:农民“返乡潮”2009年的这个冬季,对广大农民来说,或许是从未遭遇过的“寒冬”。2009年2月10日,即农历正月十六,往年在上海打工的王正生,今年却从安徽定远老家赶赴北京。他是2008年在离春节还有40多天的时候,从上海回到安徽老家的。

  • 标签: 农民工 再就业 返乡 创业 省市 上海
  • 简介:本文对农民打工前和打工中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正是学习促进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而目前农民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组织过程,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向农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 标签: 外出务工 学习过程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学习效率
  • 简介:本文运用2008年宁波城市新生代农民调查数据,对新生代主体视角下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现状及影响凶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以新生代农民为主体视角的社会距离建立在融入意愿和排斥预期两个层面基础上;与上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在增大。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关系网络、居住空间和社会文化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丁的社会距离。要促进新生代农民丁的城市融人,缩短新生代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需要新生代农民、城市居民、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行动者的共同努力。

  • 标签: 社会距离 新生代农民工 主体视角
  • 简介:社会资本在劳动者工资决定上的作用一直很受关注。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民抽样数据,对社会网络及其通过求职方式在新生代农民工资决定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了分析,研究发现:(1)社会网络规模与新生代农民工资问是显著负相关,但在通过关系找到工作的群体里,社会网络规模与他们的工资问是显著正相关;(2)社会网络质量提升有助于新生代农民的工资提高,但通过关系找到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并不能从优质的关系资源中受益而得到更高工资。(3)基于关系获得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资显著低于通过市场方式获得工作者。(4)社会网络在农民工资决定上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表明市场发育会弱化社会资本在农民工资决定上的作用。

  • 标签: 社会网络 求职方式 工资 新生代农民工 代际比较
  • 简介:通过对成都、义乌两地抽样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市居民对农民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农民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农民随迁子女的情感接纳程度>行为接纳程度>认知接纳程度。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和主观阶层地位的城市居民对农民随迁子女的接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对农民随迁子女的接纳差异性不大。回归模型表明,政治面貌、主观阶层地位、社会关系网络、政策认知认同、对两类子女素质差异的评价以及认知来源是影响城市居民接纳农民随迁子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城市居民 农民工随迁子女 接纳
  • 简介:运用长沙市25个社区994位新生代农民的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获取住房状况总体评价系数作为因变量,通过路径分析法分析新生代农民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新生代农民住房状况总体较差,作为中间变量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显著影响住房状况,社区环境因素是中间变量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作为初始变量的收入状况、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类型和工作行业不仅通过中间变量间接影响住房状况总体评价系数,而且对住房状况总体评价系数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初始变量的住房公积金对于新生代农民的住房状况没有影响。最后建议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制度的均等化,科学界定新生代农民的住房保障对象标准,充分保障新生代农民住房状况。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住房 路径分析法
  • 简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大量的田野资料,对当下Y村外出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闪婚”模式予以揭示和全面呈现,经由当地人鲜活的讲述和故事来透视当地人的婚姻观念和婚恋实践.力图全面呈现当地青年农民“闪婚”模式中,当事人、媒人、父母角色的变迁,指出“正统”的“闪婚”框架对自由婚恋强大整合消解能力,及“闪婚”与传统婚嫁形式的承续关系,继而清晰全面的洞悉闪婚这一婚恋模式的实践背景及其在传统与现代框架内的运作逻辑。

  • 标签: 现代 传统 闪婚 青年农民工 婚姻 乡土社会
  • 简介:本文探讨了Y村村民共同体“苦痛”的记忆与当地村民所践行的“闪婚”模式以及当地婚恋模式变迁之间的关联.村庄共同体的整体利益需求构成发生在村民个体身上的婚姻失败事件转化为“苦痛”的集体记忆的意义转换机制,同时也构成这种苦痛记忆代际承续的动力.这一在不同代际间被不断表述的“苦痛”记忆经由关涉婚姻的地方感与行动主体婚姻实践的结合引发了对当地婚姻规范的动态建构,致使当地婚恋模式的变迁和“闪婚”模式的映现,而这种被行动主体建构出的新的婚姻模式和婚姻规范又在规制着当地村民的婚姻实践.

  • 标签: “苦痛”的记忆 闪婚 青年农民工 婚姻实践 村庄共同体
  • 简介:<正>春节刚过,250万之众的外省民工相继涌入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其他县市,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广州三大报纸及广播电视等新闻机构连续十多天报导,广东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方面劝返已到粤的外省民工,另一方面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阻止民工继续来粤。到2月28日,连续半个多月的民工盲流浪潮才平静下来,滞留广州火车站的民

  • 标签: 珠江三角洲 外来民工 广州 经济发展 各级政府 经济落后地区
  • 简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1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以下简称公报),截至2006年底,中国农村共有5.31亿劳动年龄人口(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既包括在农村从事纯农业的劳动人口,也包括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还包括被称为“农民”的外出从业者。

  • 标签: 劳动人口 农民 现状 中国 农民工
  • 简介:漳州市芗城区从2005年9月起对实行计划生育的二女户家庭发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每人每月50元,目前我区共有123人享受这项奖励:从今年开始对农村独女户家庭发放农村贡献计划生育指标奖每人每月30元,直至60周岁自动转入家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全区共有113对223人;今年对200户农村计划生育户办理政府小额贴息贷款,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展生产;对领到《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一次性奖给500元,目前全区农村有9460人领到此项奖励;还有为近4000名独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买单。

  • 标签: 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合作医疗 计划生育户 奖励扶助金 小额贴息贷款 生育指标
  • 简介:北京大学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为确保养儿防老而流产女婴是事与愿违的错误选择

  • 标签: 儿子 回报 老年 女儿 养育 农民
  • 简介:上海远郊的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发展迅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单纯从生产、生活方式来看,上海远郊已经基本实现"农民的终结"。上海市"三个集中"与"1966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以及各级政府采取的就业转岗、保障转型、户口转性等制度安排对于引导、保障农民走向终结之路作用显著。反思大都市郊区城镇化的内涵,强化农村社区居民属地市民化,是农民终结后的重要工作。

  • 标签: 上海郊区 农民的终结 制度安排
  • 简介:本文以国家官方网站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以政策支持农民养老为理念,以系统协调性为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不协调表现在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本政策系统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 标签: 农民养老 政策系统 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