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得”在殷商甲骨文中写作“”,从“手”持“贝”。《文解宇》释为“行有所得也”,表示在道路上拣到“贝(宝)”而有所获。所以“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譬如:①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②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标签: 并禽 《四世同堂》 殷商甲骨文 文解 老人仓 小雅
  • 简介:从语义认知的角度对“很有……”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很有……”结构的语义分析来论述它的语义特点,分析了“很有……”结构的歧义现象及其语义承载能力的发展。

  • 标签: 语义 认知 语义偏移 语义承载
  • 简介:<正>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三要素理论即“论点”应如何看,这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余绍秋《向“论点”开一炮》的文章认为:“论点”“无视文章的性质,尤其是无视议论文的性质”,“无视所有名家名篇议论文中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篇议论文的思想认识即道理并不是一点,而是一连串”;“论点”把“议论文教学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因此他要求“废止‘论点’是当务之急”。作者的看法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还是肤浅的脱离实际的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并与余绍秋同志商榷。

  • 标签: 议论文 思想认识 善性 中心论点 文体 本质属性
  • 简介: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

  • 标签: “元气”论 “文气”说 禀气论
  • 简介:《报刊纠错例》一书中《“赴”》一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赴”》就用于人物简历中的带“赴”的句例提出“赴”跟时间状语的搭配有可商酌之处。其实,这些带“赴”的句子都是连动句,句中的时间状语跟动2语义上相容,状语与中心语可以搭配。这符合连动句中状语的语义指向规则,因而这些受到指责的句子也都是合乎汉语语法的。

  • 标签: 连动句 状语
  • 简介:热贡唐卡艺术脞胡青华据西方学者提供的材料,佛教艺术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就出现了。它起初的形式是非人格化的,佛并不是以人体的形式出现。而是用某些象征物来代替。如一座印度塔,它用于珍藏佛的遗物,象征着佛的真体;一个法轮,一棵菩提树,它们都象征着...

  • 标签: 唐卡艺术 艺术特色 唐卡画 热贡 十二指 佛教美术
  • 简介:靠近渤海、黄海的海岱地区是古代东夷人的主要聚居地,而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与古代东夷人有着较多相同的文化特质,可能主要源自东夷。

  • 标签: 台湾地区 世居少数民族 来源 东夷
  • 简介:曹丕在其著名的《典论·论文》中,第一个以命题性的方式确立了“气”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至此,“气”作为核心概念之一,便时隐时现地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文艺学理论,并被广泛地用来阐释和说明文艺创作与欣赏诸问题,甚至被古代艺术家们理解为文艺活动的原始动力,以及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之所在。然而,这种在曹丕看来是作家所不可或缺之“气”,究竟是什么呢?或者,站在现代文艺美学的高度来透视,这种“气”的基本含义、基本性质以及特殊功能是什么呢?

  • 标签: 曹丕 《典论·论文》 文艺创作 文艺活动 文学创作活动 文艺美学
  • 简介:作为文学作品的满族部是满族战争法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满族部讲述的战争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满族的战争法文化崇尚开战正义,在战争中遵行程序及人道规则,奉行消解战争、以智取胜、以恩威治军、重民依民的战争理念。满族的战争法文化折射着正义、理性与人道的光辉,与现代的战争法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其弘扬和升华是我们的应然选择。

  • 标签: 满族说部 战争法文化 正义
  • 简介:梳理了学界对李渔"立主脑"的各种解释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立主脑"就是把作家在创作构思时的"立意"通过与"立意"相契合的"一人一事"贯注于全篇的内容,使作品结构整体不仅有序,且有生机、活力。

  • 标签: 立主脑 一人一事 结构 曲论 观念的变革
  • 简介:“活法”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但对吕本中建构这一理论的渊源,还有深入研讨的价值。本文从宋代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时代入手,在仔细研读基本文献的基础上,认真爬剔清理,微观的文献解读、文字校勘和宏观的理论阐释、分析考论相结合,上探其源,下明其变,匡正了一些误识。

  • 标签: 吕本中 活法说 儒释道 互补
  • 简介:长期聚讼不决的艺术起源问题近来出现"多元综合趋势".由于原始材料发现与占有是一个"无限"过程,更兼之材料意义的形成需要理解和阐发,因此艺术起源研究注定受到不同艺术观影响,并形成原始艺术发生研究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层面上的追索带来的不同结论.认识艺术起源研究形成不同观点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导致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生命、劳动生产、巫术礼仪、游戏精神等皆是原始艺术发生的重要因素.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开放性结构模式,能够较为圆满诠释目前材料,并吸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

  • 标签: 艺术起源 原始艺术发生 现代诠释学 原始艺术 结构模式 原因
  • 简介: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加深,战乱频仍,社会急剧动荡,对于唐季的文学发展与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今人谭优学先生将晚唐诗分为三派:“一是以艳丽著称的温李派,以韩偓为代表;一是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以李洞为代表;一是著重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继承元白新乐府精神的这一派,以皮日休为代表。”(《唐诗人行年考·薛能》)基本上把握住了晚唐诗坛的三大走向。但把韩偓归入艳丽派,显然是就其《香奁集》立论的,虽然不无道理,却不很准确。韩偓的诗歌创作决不是《香奁集》所能范围的。

  • 标签: 韩偓 香奁 谭优学 民生疾苦 新乐府 李洞
  • 简介:以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柳文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李绂与方苞评析柳文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认识方苞“义法”的实质。方苞的“义法”的提出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文创作的要求,但与李绂的古文理论相比,“义法”则相对苛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阻碍了古文的创作和发展。

  • 标签: 方苞 李绂 评点柳文 义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