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百花竟放,孕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组织和文学派别,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这些社团、组织和派别包括文学研究会、左联、创造社、语丝社、新月派、湖畔派、鸳鸯蝴蝶派……跻身于不同阵营的著名作家更是数不胜数:鲁迅、茅盾、郭沫若、徐志摩、郁达夫、闻一多、沈从文、林徽因、谢冰心、叶圣陶、冯雪峰、张恨水……这些文学团体、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当时,铸造了文坛的辉煌;在当今,依旧是文学重铸辉煌不可抹去的绚缦底色。本刊摘编孙郁先生在其所著《在民国(修订版)》中介绍新月派的文字,以窥当年文坛风貌之一隅。
简介:一关于,云:",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郑玄谓:"狂童恣行,谓突与忽争国,更出更入,而无大国正之."揭示了"突与忽争国"的背景.孔颖达:"以国内有狂悖幼童之人恣极恶行,身是庶子而与正适(嫡)争国,祸乱不已,无可奈何,是故郑国之人思得大国之正己,欲大国以兵征郑,正其争者之是非,欲令去突而定忽也."进一步指出公子忽就是所谓的"狂悖幼童之人"[1](P74).
简介: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生于1905年10月,1923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1932年以作品《老马》一举成名,193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后出版诗集《罪恶的黑手》轰动诗坛。他的诗,富有时代精神、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在艺术表现上,朴素、精练、含蓄,以少胜多。1929年发表处女作,这一生著有诗歌、散文、小说、回忆录、诗论集《自已的写照》、《运河》、《从军行》、《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凯旋》、《怀人集》、《涛与生活》、《学诗断想》等50余本。
简介:(一)悼邓公为纪念小平同志百年华诞作思映日月眼界空,直言真有马列风。
简介:海妖潮水妩媚杏红布鞋彻夜舞蹈一道流光照耀你走过的阴郁和寒冷栩栩如生我的光年在一轮轮的晨辉里爬上岸
简介:秋天阳光从山顶倾斜而下怒江开始下陷潜伏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巨石从江水中昂起头颅
简介:<正>1935年6月18日上午8时,霍秋白走上刑场前于长汀囚室写下了以下这首绝笔诗。偶成·集唐人句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身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流中”句,因集句得
简介:匆忙回家过春节,行走在路上。“你好!‘眼镜’搭车吗?”一位“眼镜”兄好热情。“是的。”对和自己同样戴眼镜的人,我也挺热情的。“你的家是……”“眼镜”热情不减。“家在简阳县,坐三岔的车便可到达。”“呵,我就是三岔镇的,正好作个伴。”“好的。”我挺爽快。...
简介:<正>诗与音乐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童诗更是如此。童诗源于"五四"时期的新诗,秉承了新诗朴素、自由、注重音韵感和节奏感的鲜明特点。因为童诗是为少年儿童所写,为便于琅琅上口,所以就更加强调童诗的音乐美的重要性。那么童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金波先生的童诗是童诗创作中被公认最有音乐美感的作
简介:古今有不少英雄豪杰。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舍身取义,视死如归,写出“绝命诗”留传千古。但也有一些贪官每当身陷囹圄、死到临头之时,竟然也故作镇静,煞有介事般地索笔赋诗,留下一些“绝唱”。
简介:远行阳光挂满枝头的时候,远方的思念如同拔节的嫩绿,总把情感的绳索拉得很长很长。我侧耳聆听到岁月的号角,吹起潜伏在村庄角落里曾经的往事,让透明的水域变得波光粼粼。从子夜的站台出发,沿途的呓语被月光无声地剔透,唯有远方传来的几声空洞的犬吠,打乱了我贫血的思绪,故乡在跋涉的回望中渐远渐隐,我不再回首,生怕一滴忍咽不下的泪打湿你甜美的梦。
简介:夏明翰同志就义时,凶手问他有无遗言,夏明翰同志提笔写了四句话:“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简介:“文如饭,诗如酒。”饭,充饥而已。但人们在腹饱之后,或未饿之时,却又离不开酒,它是生活中另一种高级的需要。正像诗,它比之其他文体是更高一级的艺术。制酒曰酿,喝酒叫品,作诗曰赋,念诗叫吟;而无论好酒、好诗,一律统之曰:醇。醇香、醇美、醇厚之谓。诗、酒是相通的。
简介: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简介: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在现代文化史上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五四"初期的几首白话诗清新活泼、谐美流畅,充满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股新鲜气息。同时,诗的思想性更趋深沉、含蓄。五峰山与李大钊有着不解之缘。李大钊从青年时代至1924年,曾多次到五峰山游览、度假。1917年和1924年因政治斗争还两次入山避难。李大钊白话诗现在可以看到的共有8首,其中7首是在五峰山创作的。
简介:清朝时,有这样一则小故事——郑板桥小时与老师到村外去野游,走到一桥上,发现桥下有具少女的尸体。老师顿时诗兴大发,挥笔写就一首绝句。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则不以为然。他问道:“老师,您怎么知道这少女是十六岁?又有什么根据她是风吹落下小桥的?又怎么能看见她的三魂和七魄呢?”据说,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请教:“那么以您看这诗该怎么写呢?”
简介:“一柱南天百战身,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其后一手拿枪,一手握笔,既是伟大的战士.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朦胧恋情 朦胧心
月下诗魂:新月派的那些人那些事
《褰裳》朱熹“男女相咎”说探源——兼论《韩诗》的“说人”主题
诗与画
臧克家:“生活是诗的土壤,诗是我的生命”
诗四首
丰茂军的诗
评瞿秋白绝笔诗
灵魂(散文诗)
略谈童诗的音乐美——以金波童诗为例
知心人·称心人·放心人
两种“绝命诗”
散文诗二章
革命烈士就义诗
酒与诗的联想
写给未来的孩子的诗
李大钊创作的白话诗
郑板桥改诗及其它
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